魏潮榮
(潮州市瓷都中學,廣東 潮州)
現階段,化學課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方式單一,理論教學貫穿課堂,學生缺乏興趣且遇到難題依賴教師等等。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因此,如何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當前形勢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以往的化學課堂,教學目標局限在傳授知識的范圍內,教師要做的只是如何讓學生接受知識,提高成績。新課程的理念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具備實踐和應用能力,教學過程也從單一的注重結果轉變為過程和結果的全面重視,教師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將學生放到主體地位上,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活躍學生思維,讓其學會探究科學和領悟科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之處,還能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
新形勢下的教學模式并不是將傳統的理念完全推翻,而是在保留精華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新改革,幫助學生提高化學學習能力。
化學是一門重視實踐能力的科目,新課程要求教師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學會論證和評價科學的生成過程,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為學生創建良好的科學學習環境。
高中知識覆蓋面廣且較為復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困難,而傳統的理論性講解過于枯燥、乏味,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興趣和自信。因此,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制訂課程計劃,創建情境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構建抽象思維,從而提高化學學習效率[1]。以氯水漂白性質的教學為例,教師演示在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讓學生觀察顏色的變化,隨后通入氯氣,再觀察顏色的變化,學生看到溶液在第一步驟逐漸變為紅色,第二步驟則紅色消退,又變為無色的溶液。教師根據“紅色轉變為無色的原因”這一問題創建假設:第一種,是由于氯氣與溶液的反應;第二種,是由于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學生可以根據實驗現象和教師的假設展開實驗并討論分析,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課堂更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新課程要求轉變學生在課堂中的被動地位,教師以引導和傳授為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鼓勵學生合作學習,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推動學生的交流與互動。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總結出準確的答案,而布置的課后任務也可以合作進行,小組成員之間分工明確,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想法,再經過匯總整合將小組學習的成果展現出來。很多平時膽小內向、沉默寡言的同學有問題也不喜歡請教老師,而合作學習可以增加課堂的參與度,在討論中解決疑點難題,還能鼓勵內向的學生暢所欲言,改變其孤僻的心理。合作學習的意義在于:一方面可以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以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活躍學生的思維能力,使當前所學的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不同的觀點中彌補自身不足,用客觀的眼光去評價事物。
信息技術是現代化教學的重要手段。傳統的教學模式以理論描述為主,課堂引入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以往的課堂形式,給高中化學教學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實驗是化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實驗所需的器材和藥品種類繁多,加之很多實驗反應用時較長,很難在短暫的課堂中演示出來,影響了學生對化學反應的直觀理解。利用多媒體技術就能成功解決這一難題,可以通過播放短視頻實驗過程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有直觀化的理解,還可以使用動畫演示操作配合文字和音效達到滲透教學內容的目的[2]。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去吸收和消化知識,彌補了傳統課堂的不足之處,還能減少理論描述和實驗操作的用時,多余的時間用于答疑解惑和小組討論,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方式的轉變不能局限于課堂模式當中,還要做好評價總結。評價的內容要以課堂學習為主,由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三種組成,教師評價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互評可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而自評可以讓學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評價內容分為口頭評價和書面評價兩種,口頭評價可以穿插在課堂中,教師尋找合適的時機以鼓勵為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書面評價要放在課后完成,內容可長可短,要具有客觀性。學生的自我評價也可以體現在書面上,除了對化學課堂的總結外還可以加入以后的學習計劃。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對課堂教學提出評價,將反饋內容作為以后教學設計的參考,使高中化學課程更為優質、高效。
總而言之,新課程的推進使高中化學的教學目的、方法和模式都發生了轉變,對教師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化學教師要掌握現代化教學技術,融入課堂中,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因材施教,使化學課堂更為生動靈活。課堂的設計要滿足學生的需求,調動其積極性和求知欲,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