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莉
(上海市青浦區(qū)東湖中學,上海)
我校每年校運動會上都會有一段團體操的表演,2016年由我負責這一項目。說真的當?shù)谝淮谓佑|這個項目的時候是有點無從入手的感覺,經過幾次的思考總結和師傅的引導我決定以我在大學校園學習的木蘭扇為題材來完成這次任務。
第一次的集合我就開門見山的給團體操學生講了我們將要學習的內容。
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木蘭扇。
一聽到學扇子操,大家的反響特別激烈,有積極響應的;有消極對待的;也有無所謂的。這些都是在我的預想中的,所以我也不擔心,就由著他們盡情地討論,我就一旁看著聽著。有的學生為了反抗自己還跳起了街舞,這倒讓我大吃一驚,于是順勢邀請這個學生來給大家展示了一段。就這樣五分鐘過去了,課堂慢慢地恢復了安靜,學生的逆反心也沒那么強烈了。
老師:同學們,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作為時代的青年我們是應該與國外的一些先進思想和文化相接軌,學習他們的舞蹈和健身方法。但你們知道,我們國家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且能鍛煉身體的好方法和好內容。如果我們一味崇外,不學自己的文化精華,那我們國家的好的傳統(tǒng)誰來幫我們傳播和繼承呢?學生無語……老師:武術不僅是我國的民間體育,還蘊含著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作為國家未來的主人,你們是不是要保護及承擔把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一代一代傳下去的責任呢!
“我們要學的是不是‘天龍八部’中的武功,人會飛來飛去的”“是不是‘笑傲江湖’中的厲害工夫”……“我以前看過少林寺的功夫,很帥的”“還有太極拳”“還有劍法”……學生們又議論開了。
(心想:此時我發(fā)現(xiàn)有點成效了,這樣的項目不僅僅是這40來個學生有收獲,而且在運動會上全校的學生都可以看到原來中國的民族項目還是很有魅力的)
老師:我們國家的民間體育有許許多多,如果有興趣,你們可以去課外做做研究。今天我們要學的是民間體育中的一種木蘭扇。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做完了準備活動。第一段的第一個動作起式,我教了近2分鐘學生才能夠勉強完成,看到這種情況我懷疑了,不僅懷疑老師自己教的水平也懷疑學生的接受水平。就在這樣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第一段終于在第一次的訓練中完成了,但在教授的過程和最后的結果我都不是很滿意,心想我認為很簡單的動作怎么到了學生這里都這么困難了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向師傅趙老師請教了原因,等聽完師傅的講解后我才恍然大悟。
第一次的教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動作路線的掌握還是比較清晰,但對新授木蘭扇的練習感覺沒有,只能是很僵硬的將動作重復,看到這種現(xiàn)狀我立馬認識到學生的基本功不扎實等事實,課后我總結出原因在接下來的課中我首先提高學生學習民族體育的興趣,改變學習態(tài)度,從而培養(yǎng)文化認同感。于是我首先通過形體與舞蹈、韻律與舞蹈、律動等內容,提高學生本體感覺,使他們認識到什么才是美,以及如何欣賞美,評價美。
經過一連串的準備,我準備繼續(xù)第二段的學習。
開始做準備活動,又做起了專項練習:馬步、仆步、歇步、弓步劈拳、亮掌、彈腿、單拍腳、側揣腿……一個個基本動作在老師的帶領下做得有板有眼。在木蘭扇組合內容(一)學練的過程中,教師先示范了一遍要學習的內容,優(yōu)美、準確、柔中帶剛、剛中帶柔的動作,引起了學生的興趣,紛紛模仿起來,一陣亂舞……總結上一節(jié)的經驗教訓,我把學習的內容分步驟從慢到快,從徒手到器械,從部分到完整系統(tǒng)地教了幾遍。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已經基本學會,開始鞏固邊思邊練,有的學生則還在摸索當中。這時,我拿出掛圖講解要領,指導學生如何看圖解。然后,分組讓學生以強帶弱,利用圖解共同完成學練任務,還適時地在一旁巡視指導。學生們很快就進入了各自的角色:有的看,有的說,有的帶,有的跟隨,練的有聲有色。……接著學生又完成了一些提高身體素質又與武術有關的力量練習……
下課的音樂響了,有的學生問:“老師,我們還有動作嗎?”
“有”我說。
“下次再多教我們一些動作”“我要回家練給爺爺奶奶看”……
看著學生汗滋滋的笑臉,我則若有所思,學生從第一節(jié)課不愿意學習到現(xiàn)在很有興趣地求知。我認為老師的教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遞,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一項技能時能有效地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的生活中。高中課改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情況下,公開的反對比隱秘的抵抗更容易處理,所以一開始我提出問題,學生反映強烈并不是一件壞事,學生有需要釋放的需求,從而宣泄內心的焦慮。針對高中階段女生的一些心理和生理因素,我這節(jié)課木蘭扇的教學實踐很適合他們活動,所以在一定的基礎上,他們的反應并不僅僅是不喜歡,只是為了發(fā)泄某種心理上的情緒。通過一節(jié)課的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習效率也很好,我覺得只要教師靜下心來多聽聽學生的想法,多想一些方法,帶著女生一起參加體育活動,她們會很喜愛運動的,一旦他們自己愿意主動養(yǎng)成了體育鍛煉的習慣,我們的教學目標也就完成了。總之,身為教師要多思考,多聆聽,多實踐,就一定能找到積極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