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啟興
(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第五中學,貴州 畢節)
現在知識更新的速度特別快,特別是生物學方面,每年都有許多新的知識更新,傳統教學方式教的內容滿足不了時代的需求。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因此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非常重要。
高中生學習生物的過程就是不斷的生物所學習的知識,然后在大腦中積累這些知識,最終能夠形成一種系統的概念。而生物科學素養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學生掌握生物知識并不斷積累,不僅包括課本上知識的積累和掌握,還包括現實生活中生物知識的積累。生物科學素養不僅限于學生對于學到知識的了解,還應該掌握相關的生物科學技能,就像如何快速準確識別生物的種類,以及怎么解剖生物等生物科學技能。
學生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就是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主要表現在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理解以及學會學以致用,然后逐漸形成良好的科學觀念。高中生物教學是學生生物學習的開始,因此需要學生有繼續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不能剛開始就失去了學習的信心,應該重視興趣對學生學習的幫助,通過興趣培養學生對于生物科學的好奇心,并逐漸形成良好的科學觀,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為培養生物科技人才打下基礎。良好的科學態度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態度影響較大,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感興趣的地方,讓學生能夠主動自覺地配合教學,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生物科學觀念。
高中學習很多學生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這樣的學習動機對于學習生物學并沒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只是為了考進更好的大學,并沒有將學到的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生物科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如果學生不會學以致用,只是應付考試而學習,這樣學習生物科學就毫無意義。因此,應該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生物科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這才是生物科學素養需要培養的重點,也是各位教師需要努力的方向。
現在都倡導學習應以學生為主體,弱化教師的作用,但并不意味著要徹底忽略教師的作用,不重視教師對教學的重要作用。在高中教學中占主導地位的還是語、數、英三大學科,其余學科相對的屬于次要的,所占用的時間也比較少,對于這方面的投入也相對較少。這就導致有的生物教師感覺教的生物課程得不到學生和學校的重視,逐漸產生消極的心思,對于自己教學技能的提高并不重視,只是一味地吃老本,憑借以前的教學經驗教學,不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因此,提升學生生物科學素養需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以及職業素養。
相比語數英三大學科的學習,生物科學的學習相比是輕松快樂的。因此,生物教師應重視這個優勢,努力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的興趣。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多進行創新,教師可以多申請課外實踐操作,讓學生多去接觸大自然,改變傳統的學習認知,培養學生探究生物科學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高中學習所開展的實踐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學習的重點還是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講的知識很枯燥,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也不學到有用的知識,開展的實踐課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也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的提高也只是空話。因此,教師應重視課堂知識的教導,讓學生在課堂中能夠有興趣學習,同時也能夠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在課堂上努力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逐漸掌握生物科學的基本技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物科學觀念,讓學生知道生物科學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通過多方面的幫助,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將會得到很大提高。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生物教學在高中教學中仍被保留是有一定的道理。但現在由于升學等原因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傳統的生物教學只是注重傳統知識的教學,并不重視學習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高中畢業后所學的知識都忘記差不多了,更別說在現實中使用了。因此,需要重視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這是目前教學中需要重視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生物的科學素養,讓學生逐漸從被動的學習模式中轉變為主動的學習,掌握知識的同時在現實中加以使用,最終培養良好的生物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