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在信息技術社會背景下,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相結合是當前教學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將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語文教學改革創新的主要工具是提升語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但是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文基于這一背景,首先闡述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優勢,然后分析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不足提出了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主要策略。
【關鍵詞】現代信息技術;語文教學;整合;優勢;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優勢
(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作為當代學生所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一方面,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網絡上的信息豐富,學生在查找的時候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篩選,挑選自己認為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還有利于培養學生信息加工的能力。學生在寫作中避免不了上網查找事例,然后進行轉化和整合。不僅為學生寫作提供資源而且提高學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二)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注重讓學生掌握語法和詞匯知識,學生難以在學習中建立科學的知識體系,而且傳統的教學以教師為主體,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知識體系。比如傳統的教學以教材為唯一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師可以針對課文的內容在網上選擇類似的文章供學生學習和閱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將理論應用與實踐的能力。通過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便于學生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這不僅可以增強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也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三)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拓展學生的視野
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學習的主要資源就是語文教材,教師在上課前查詢輔導書為達到教學目標提供教學的資源,而且教師的教學模式是固定的,學生學習的內容是有限的,甚至一些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傳統的教學內容難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教學內容難以讓學生體會大語文的魅力。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豐富教學內容,為語文教學提供資源,發散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拓展知識。而且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比如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水調歌頭》這首歌,讓學生通過音樂認識語文,加深學生的記憶,這對學生背誦有重要作用。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過程缺乏創新
創新是進步和發展的基礎,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至于學生在枯燥的課堂上學習效率低,沒有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魅力,難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過于依賴網絡技術
一些教師已經逐漸在課堂上應用多媒體教學模式,他們將教學內容做成PPT 在課堂上供學生學習,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坐在講臺上播放PPT,學生坐在下面觀看,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而且一些學生將重點放在PPT 變換多樣的圖片上,反而忽視了對重點內容的學習。教學過程過于依賴網絡技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水平。
(三)教師沒有及時更新教學理念
當前背景下,一些教師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理念,沒有充分發揮現代網絡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沒有以學生為主體,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主要策略
(一)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成為實現語文教學現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通過構建學習氛圍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另一方面,創新是當前社會需求性人才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利用現代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課文內容,利用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為學生創設情景,利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這對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學習《邊城》這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體會湘西的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根據《邊城》改編的片段,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同時為學生學習《邊城》構建良好的氛圍,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便于學生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在學習《紅樓夢》片段時,教師可以將《紅樓夢》中林黛玉等人走路、行禮的行為制作成動畫,讓學生通過動畫感受他們的人物性格特點。
(二)在語文教學中利用現代信息軟件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軟件優化語文教學效果,提升語文教學水平。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博客改革當前語文教學模式。所謂博客是以網絡為載體,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心得,及時、有效地與他人進行交流,集豐富多彩、個性化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具有操作簡單、持續更新、開放互動和展示個性的特點,是人們進行交流和溝通的新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博客記錄學生學習記錄,記錄學生的一些活動和學習方法以及學生的個人情況,為學生建立個性化電子檔案,便于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博客進行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教師將作業、一些學習的資源等發布在博客上,便于學生查詢。而且學生和教師可以利用博客進行自我評價,同時還能結合家長的評價,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豐富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將圖片、文字、動畫等結合,為學生提供生動的教學資源,便于提高語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三)引導學生開發語文學習資源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且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大量的資源,因此現代信息技術逐漸成為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工具。網絡上有大量的信息,學生在獲取信息時需要分析和加工才能運用,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鍛煉自己的信息整合能力,同時自主獲取信息的過程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學習文言文《滕王閣序》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布置查找作者王勃的相關資料的任務,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和生平經歷。同時學生們可以將自己整合的資料分享在BBS上,便于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和補充,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途徑。讓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查找學習資料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便于學生的學習。
(四)建立學習平臺、拓展課外交流空間
語文教學通過利用人文精神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地利用課下時間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比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互聯網為載體為學生建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學生們可以利用這個平臺互相交流,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們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和幫助,通過交流提升語文教學質量,優化教學效果。同時學生有什么問題也可以留言,讓學生和教師給予幫助。除此之外,學生們可以將自己的作文、讀書心得等發布出來,讓教師和學生們進行指點,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讀書經驗等從而幫助學生們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實現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和信息化不僅可以提升語文教學的水平和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語文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揮它在語文教學中的優勢。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豐富語文學習情境、利用相關軟件、開發語文資源、建立學習平臺等措施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在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過程中應該注意以學生為主體,合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雖然它在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不意味著它可以取代教師的位置,因此教師要科學地利用,而且要不斷地探索和完善實現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楊雁.新課程下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J]. 科學導報,2014(10).
[2] 左臣鳳.試論高中語文課堂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契合[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7).
[3]卞向飛.信息技術助力語文課堂“三忌三要”——《小兒垂釣》教學例談[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5).
[4]李秀萍.信息技術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2).
[5]郭英.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合[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S1) .
[6]屈靜茹.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的整合探討[J].教師,2017(16).
作者簡介:楊健亨,1974年生,江蘇太倉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