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波
【摘 要】消防部隊戰勤保障體系在滅火作戰和遂行任務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筆者認為現有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建設還需更加完善,本文結合工作實施談談如何推進強戰勤保障體系建設。
【關鍵詞】消防部隊;戰勤保障;體系建設
在消防滅火救援作戰中,戰勤保障貫穿了行動開始到結束全過程,決定了一線消防員戰斗力的強弱和滅火作戰的成敗。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消防部隊面臨的滅火搶險救援任務呈現出規模大、時間長、形勢復雜、救援難度大的特點。傳統的部隊戰勤保障體系在日益艱巨的救援任務面前顯得力不從心。在這種新形勢下,建設與當前滅火搶險救援任務相匹配的戰勤保障體系成為部隊工作的重中之重。
1 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今社會,滅火救援安全現狀不容樂觀,一線消防員在滅火搶險救援中的“生死一刻”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結合消防工作實際,筆者認為目前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建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消防戰勤保障社會聯動受限
做好消防戰勤保障需要重點依托社會資源進行保障,與社會單位、各行各業、政府部門等都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目前,盡管一些消防部隊與社會單位簽訂了社會聯勤聯動協議,但在實際行動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社會單位人員流動較快較多,沒有一套完善的人員聯絡通信和協作調動機制,實施救援時,往往無法保證高效率的戰勤保障活動。另一方面,消防部隊與社會單位分屬不同的機構,管理層存在差異,在實施大型滅火救援活動或處理自然災害事故時,消防部隊沒有權限調動社會資源進行保障,不得不放棄社會資源保障,僅依靠消防部隊內部進行保障。
(2)戰勤保障資源配置不合理
近年來,消防部隊救援任務范圍擴大,救援難度上升,需要配備門類齊全的滅火救援器材和個人防護裝備。消防經費逐漸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保障需求,資金缺口越來越大。盡管消防部隊盡力爭取地方政府對消防經費的投入,部分消防裝備器材在質量和數量方面得到明顯改善,但消防部隊所需裝備器材種類繁多、更新換代快、花費資金大,導致裝備器材采購過程中存在“瓶頸”,種類無法滿足救災工作的需要。
(3)裝備器材維修保養工作不到位
目前消防部隊中普遍存在裝備器材“重用輕管”的現象。忽視器材裝備的日常保養,消防器材生銹、破損,帶著小毛病作業,引起大故障等現象在各基層部隊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殊不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是對消防官兵生命的輕視,也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不負責任?;鶎庸俦刭|層次不齊,很多官兵本身文化層次較低,加上培訓多是泛泛而談,學到的知識也浮于表面,以致于準確操作消防裝備都成問題,更不用說對其進行維修保養了。這對一線消防員拿到完整好用的消防裝備造成一定的困難,影響了滅火搶險救援行動的順利開展。
(4)戰勤保障訓練機制不完善
在日常生活中,消防部隊缺乏有效的戰勤保障業務訓練方案。消防官兵缺少日常訓練和基礎訓練,導致身體素質不夠強、專業技能不熟練、實戰配合不到位,一旦發生突發性事件,供給容易出現斷層。另外,缺少大型綜合性演練也導致戰勤保障專業性和實戰化水平較低。消防部隊急需一套科學有效的戰勤保障訓練機制,使訓練貼近實戰化,通過合理的協作演練、戰斗編程、模擬訓練等手段切實提高戰勤保障隊伍行動的專業性和高效性。
(5)滅火救援預案不充分
相對于國外,我國消防部隊戰勤保障建立時間滯后,在訓練機制方面還不夠完善。在保障過程中,多是以制定緊急預案為主,一旦發生事故災害就按照預案中的相關要求進行保障。相關部門缺乏實戰預案,沒有結合災害事故的實質進行預案編制,在處置緊急事故和自然災害時仍然捉襟見肘。
2 關于推進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建設的幾點設想
《孫子兵法》有言:“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戰勤保障是決定戰爭勝負和部隊存亡的關鍵。同樣,在消防滅火救援行動中,戰勤保障直接影響了戰斗員的士氣、指揮員的底氣和戰略戰術的運用,從而決定了滅火救援作戰的成敗。因此,深入推進消防戰勤保障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1)加強消防戰勤保障隊伍的建設
1)裝備保障
加強消防部隊戰勤保障建設,裝備保障是根本。消防部隊應根據實際情況、區域特點進行個性化的物資儲備,合理規劃儲備物資的種類、數量,嚴格按照需求進行儲備。在儲備過程中,一定要抓好維修保養關,避免不當操作導致的器材受損、資源浪費。對于急救型器材等應超額儲備,以便實際救援中發揮戰斗力。
2)技術保障
加強消防部隊戰勤保障建設,技術保障是關鍵。通過聯系廠家、請教專家、專業培訓等方式,提高戰勤保障隊員的專業素質,切實掌握對車輛器材等的檢測、維修、保養技術,打造一支專業的戰勤保障技術隊伍。戰勤保障人員應定期對裝備器材實行檢測,發現問題及時修理,并定期進行保養,確保車輛裝備時刻處于最佳狀態。
3)生活保障
加強消防部隊戰勤保障建設,生活保障是基石。在搶險救援中,基本物資如水、罐頭、壓縮餅干、高能量食品等物資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要準備充足。除了食物之外,衣服、被褥等御寒物品也要做好準備。這樣才能在發生搶險救援事故時,給消防官兵充足的生活保障,讓他們有足夠的力量投入到救援行動當中。此外,醫療保障在戰勤保障體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注重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并加強全員醫療衛生急救知識的培訓,使其具備救助一線傷員的能力,切實加強醫療衛生保障。
(2)建立政府統籌管理,區域性的社會聯勤保障模式。
消防戰勤保障重點依托社會聯勤保障,只靠消防部隊內部進行的戰勤保障是不可持續的,要想建立一支快速高效戰勤保障隊伍,消防部隊應充分認識到聯勤保障的重要性,逐漸完善社會聯勤保障機制。一是,要向政府爭取加大保障經費投入,做好各類物資裝備的調查和登記入冊,做到種類、數量心中有數,有本可查。二是,要結合區域實際和災害特點,與生產廠家、供應商、社會單位、政府部門簽訂協議,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三是,要建立完善的物資供應系統和數據信息庫,將本區域、周邊甚至全市范圍內的社會救援資源錄入到系統中,建立社會聯勤保障網絡,確保聯絡快速、資源充足、運輸高效。
(3)深化訓練改革,完善訓練體系
從“單一體能訓練”向“綜合效能訓練”轉變
滅火救援行動中,消防員的體能很重要,但懂得找方法讓救援行動事半功倍更重要。在做好日常體能訓練的基礎上,應增加反應力、專注力、觀察力等方面的綜合效能訓練,提高消防員的整體素質。戰術訓練總結了以往滅火救援行動的經驗教訓,提煉出于實戰有益的指導性訓練,幫助消防員提高實戰水平。目前消防部隊的日常訓練多以技能訓練為主,主要訓練消防員對車輛器材裝備的操作等,忽視了戰術訓練的重要性。消防部隊應把戰術訓練加入到執勤業務訓練當中,明確戰術訓練的比重,嚴格制定戰術訓練方案,切實提高訓練水平。訓練要緊貼實戰,這樣的訓練才是合理有效的。消防部隊要從以往“梯子水帶”的操場訓練模式中剝離出來,向“實地演練”“戰時模擬”等實戰訓練轉變。組織針對性的實地演練,增加適應性、智能性訓練,甚至加入無煙火的網絡系統軟件訓練,把社會聯勤聯動有目的的加入到日常訓練中去,通過不斷磨合、協調,增加實戰經驗,鍛煉心理素質,提高救援水平。
【參考文獻】
[1]劉晉萍.地市級消防戰勤保障體系的建立淺析[J].中國外資,2011年23期.
[2]王慧飛.論消防戰勤保障體系的構建[J].科技創新導報;2009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