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慧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育的重點也從主要向學生傳授課本知識,變為了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對學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以下將針對當前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及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初中歷史課堂幫助學生培養問題意識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意識;培養
傳統的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過程,教師更多的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往往忽略了對學生整體能力的培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思路,為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問題探索意識。
一、當前初中歷史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及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方式都過于單一,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僅僅被動的進行學習,這種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掌握到大量的歷史基礎性常識,但卻并不能讓學生真正領略到這些歷史知識背后的魅力,導致學生的在學習過程中只能對這些知識進行本能的進行了解背誦,這樣不僅不能使學生對歷史學科產生興趣,甚至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而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其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一定的培養,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對學習歷史的學科的興趣,同時增強學生探索、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初中歷史課堂幫助學生培養問題意識的有效舉措
(一)轉變教師教學手法,提升學生探索能力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初中歷史教師的教學方式都過于單一,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是被動的進行學習,教師應當及時的對教學過程中所要用到的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地研究、提升,并適當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為課堂創設更有趣味性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二次探索,并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探索熱情。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華夏之祖》這一章內容較為簡單,趣味性較強的內容進行教授時,就可以改變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授課方式,給予學生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對這一章的內容進行自學,并讓學生將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在下一次授課時,也將以往的講解為主轉變為學生以舉手將問題提出,然后先讓學生共同討論,自由發表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進而再對學生進行講解。教師通過轉變傳統單一的傳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而讓學生自我自我去學習探索,提升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
(二)營造和諧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提問熱情
在現如今的初中歷史的教學中,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濃厚的歷史學習環境,為學生營造更和諧的課堂氛圍?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就可以輕松的解決這個問題。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教育技術可以集音、畫、視頻于一體,再通過圖片配以字幕,或直接以視頻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擁有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過程,不僅可以減輕學生掌握課本中所需要學習的知識的難度,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營造了和諧濃厚的學習氛圍,也讓增加學生的學習欲望以及激發學生的提問熱情。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授《原始農耕生活》這一章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根據這一章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為主的特點,借助現代教育技術,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播放一些網絡上可以找到的關于原始農耕生活的紀錄片或者科普片等視頻為學生播放,并在學生觀看后隨機抽取幾名學生詢問他們觀看視頻后的一些感受,以及自己在觀看中的發現和疑問。教師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轉化的更加生活有趣也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提問熱情。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增強學生問題意識
在初中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大多時候都是講述者,主要的作用是為學生將書本上平面化泛化的歷史知識進行還原轉化,使學生更容易理解,但在這個階段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歷史對于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解讀方式,在初中階段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數時候都的授課時間都不夠用,也不能對每個學生進行詳細的詢問,以發現并解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時候,教師可以將時間還給學生,適當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例如:教師在為學生教授《中華文化的勃興》這一章的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以組成學習小組的方式對這一章的內容進行學習,教師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隨機以三到五人為一組,對這一章的內容進行學習,并交給學生一個找出你們學習中遇到的十個問題的任務,讓每個小組在學習后找出自己學習過程中遇到的10個問題,在整體學習完成后將問題在班級提出,然后讓其他小組來一起解決。教師通過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在自我互助學習的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主要是為學生科普歷史知識,而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教師在為學生傳授基礎性的知識之外還應該注意對學生的整體能力進行培養,尤其是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對歷史內容進行探索,提升學生的探索能力的同時也幫助學生培養問題意識。
參考文獻:
[1]韓傳麗.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心得[J].好家長,2018(79)
[2]宋愛蘭.重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技術物理教學,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