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 要:近年來,作為語文教學重要組成部分的作文教學成效甚微,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日趨下降,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作文評語與之密切相關。在分析作文評語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教師要真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增強自身的責任感、使命感,重視寫作目標和習作類型的不同,尊重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把作文評語當作師生平等對話的重要平臺,引導學生熱愛寫作,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作文評語;問題;差異
作文教學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近年來作文教學成為教師頭痛、學生害怕的“老大難”。其原因當然很多,但筆者認為教師作文評語的輕視起著極為重要的負作用。在當前作文訓練中,大作文、小作文、隨筆等的細化,使教師的作文評語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師生共批、生生互批等形式的實踐,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作文評語的多樣化和個性化。
一、作文評語存在的問題
1.作文批改過嚴過細
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不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總是一絲不茍地精批細改。體現在作文評語上就是從標點、字、詞到句、段、篇章,從內容到形式,從語言到選材、構思、主旨等,面面俱到,密密麻麻寫在學生的作文本上。甚至有學生抱怨老師的評語如此多,都不知是誰在寫作文。教師嘔心瀝血地批改作文,卻換來學生自尊心、自信心深受打擊,這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
2.作文批改浮夸
一些教師從尊重、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出發,在作文評語中只提優點不提缺點,甚至把缺點也美化成優點,對學生作文言不由衷地大唱贊歌。筆者“拜讀”過一位學生的作文,洋洋灑灑千言有余,除了標點符號隱約可辨外,其余文字龍飛鳳舞,根本無法識別,但評語中卻赫然寫有“書寫極具個性”。個性到了別人閱讀無門,作文寫與不寫還有什么區別呢!無原則的吹捧,恰恰是不尊重學生,更調動不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只會讓他們對寫作興味索然。
作文評語中存在的問題可見一斑。作文教學難教,作文評語難寫,是不爭的事實,但作文評語中的上述問題也不是不能克服的。筆者以為,解決的關鍵還是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礎上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真正尊重和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二、解決作文評語存在問題的對策
1.要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
教書育人是一項光榮而神圣的責任,作文教學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因此,必須本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和多就少改的作文批改原則,既注重作文的思想內容,又關注語言表達形式,從整體上把握其優缺點,寫出綜合、客觀、公正的作文評語。
2.要關注不同的寫作目標和習作類型
不同的學段、年級乃至單元都有不同的寫作教學重點和寫作目標。因此,教師在整體考慮作文教學計劃的同時,對每一次作文都要有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在批改時應緊緊圍繞本次作文的目標和要求,有的放矢,突出重點,而不是求全責備。筆者曾出過以“我的××”為題的寫人記事作文,要求是“有真情實感,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寫作中學生往往忽略真情實感而片面追求人物形象的鮮明和生動,編造父母深夜送生病的自己去醫院等細節。作文評語中筆者在肯定他們注重人物形象刻畫的同時,更著重指出其真情實感欠缺的問題,使學生明白“文貴情真”,不應舍本逐末的寫作原理。
與大作文不同,筆者在批閱小作文(周記、日記等)、隨筆時則不拘于形式,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既可以理服人,也可以情感人;既可指導寫作方法,也可交流思想,砥礪品格。筆者常在小作文、隨筆中寫“你長大了,能理解父母的艱辛,能體味他們對你深沉的愛,老師為你高興!”“謝謝你對老師的支持和鼓勵,我會更加努力的。你愿意和老師一起奮斗嗎?”等評語,就如同師生之間敞開心扉、面對面親切交談一樣。學生感覺寫作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和老師交流的工具,以至偶爾作文本發得晚些,學生就會著急要。寫作熱情提高了,作文水平也會穩步提升。
3.要關注學生的原有寫作水平和性格的差異
學生來自不同的地區、學校,各地的教學狀況大不相同,而且學生本身對寫作的興趣迥異,因此,教師一定要正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差異,并以此為契機,開展作文教學。筆者為加強學生對詳略的理解,曾補充了周先慎的《簡筆與繁筆》一文,大多數學生認為寫得很好,對寫作啟發很大。但一位平時作文水平很一般的學生交給筆者一篇讀后感,提出完全不同的觀點。他認為作者迷信經典與權威,對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和魯迅盛贊有加,對不知名的小人物卻一棍子打死。客觀地說,他的觀點并不全面,但聯系其作文水平,這已經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因此,筆者的評語是“有感而發,密切聯系社會現實,觀點鮮明、獨特,富有批判精神,語言幽默、犀利,望再接再厲!”一次成功的作文和教師的評語大大鼓舞了該生,他于是多次主動練筆,交給老師評閱,寫作能力也逐步提高。因此,不是學生不喜歡寫作、不會作文,關鍵是教師如何引導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并使其熱情長盛不衰。
有位哲人說過“一種理念,一種局面”。教師只有真正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觀,才能充分利用作文評語這一師生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評語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交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點燃他們的寫作熱情,順利完成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艱巨任務。
參考文獻:
[1]陶小青.作文如何評分更好[J].上海教育,2000(3).
[2]梧桐.批改最忌:滿篇紅[J].江蘇教育,1997(1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