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增芳
摘 要: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關鍵時期,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教育價值和意義。鑒于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合作,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立足于教學實踐,從“有效溝通,達成共識”“開家長會,相互理解”和“借助網絡,緊密聯系”三個方面入手,就家校合作,共促成長發表一些認識與看法。
關鍵詞:家校合作;高中;班主任
家庭環境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而高中班主任同樣肩負著指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責任,無論是班主任還是家長,都希望學生能夠有所進步,取得理想的成績。因此加強與家長之間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以下,筆者立足于自身實踐經驗,圍繞家校合作,共促成長展開詳細的分析與闡述。
一、有效溝通,達成共識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和家庭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那么學校的教學和教育過程就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有著多么大的影響。基于此,班主任一定要加強與家長的有效溝通,對學生的學習教育達成共識,如此才能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有效溝通是達成共識的基礎,因此班主任在和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方法和技巧。每個學生都各有特點,各不相同,他們的家庭環境也是如此,家長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可能存在較大差距,班主任在與家長聯系時,要根據家長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隨著時代的發展,手機是當下比較流行、普遍的通訊工具,但學校是明令禁止學生帶手機的。我們班中有一位學生經常會在教室里玩手機,這不僅會影響他自身的學習,還會影響班級其他學生的學習。通過了解,筆者認識到家長并沒有意識到手機對孩子學習的危害。所以筆者在與家長的溝通中,首先肯定了家長給予孩子的愛,然后提醒家長手機對學生的不良影響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有所期盼,班主任只要能夠和家長進行有效地溝通,一定能在學生的學習教育中達成共識。
二、開家長會,相互理解
家長會是班主任和家長有效溝通的方式之一,面對面溝通、交流可以使班主任和家長之間更加了解,這是班主任獲得家長支持和理解的良好時機。通過與家長的交流,可以更加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再加上對學生的了解,班主任就可以明白和理解學生在學校時的行為表現,從而對學生做出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
為了實現相互理解,在家長會中,班主任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展現自己的能力,如可以介紹一些自己曾經取得的成績,以贏得家長的信任。同時還應該提出一些具體要求,并講明提出這些要求的理由。之后向家長匯報每一個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情況,要注意以肯定為主而不是向家長告狀,要讓家長看到學生的發展潛力,對孩子的學習充滿信心。此外,班主任要注意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家長,讓家長提出自己的建議以及對學生的認識與看法。班主任和家長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展,是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而合作的最佳伙伴。雙向交流可以使家長對班主任的工作更加理解,班主任對學生的家庭環境更加了解,從而班主任在與家長合作時會更加順利,雙方都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借助網絡,緊密聯系
在傳統的聯系方式中,有家訪、家長會、打電話、發短信等形式,這些形式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使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溝通手段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便捷。鑒于此,班主任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步伐,學會借助互聯網,緊密與家長之間的聯系。
例如,筆者建立了班級家長微信群,通過微信群,筆者會不定期把學生在課上的表現、考試成績、綜合測評等傳到群里,讓家長對學生有一個客觀、真實、正確的評價,從而可以對學生的教育采取更恰當的方式。除此之外,筆者還會把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剪影、參與課外活動的相片、參加學校內演講或班級活動中的照片上傳到群相冊中,這既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紀念,也是學生成長的記錄,會讓家長更加了解學生豐富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態。同時家長也可以反饋學生在家的學習狀態和情況,讓班主任更加清晰地認知學生,從而做出有益的引導。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者,對促進學生成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家校合作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要趨勢,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爭取家長的理解、信任與支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家校合作的教育格局,為促進學生的成長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兆榮.談家校結合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和方法[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3).
[2]晏林.家校結合,破解《道德與法治》難點[J].教育科學論壇,2018(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