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萍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正規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提高妊娠成功率。方法 分別回顧調查醫院內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根據其治療措施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實驗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確診后,醫生需要在婦產科為患者建立個人治療護理檔案,醫院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食譜,同時需要進行合理的戶外運動鍛煉,經過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后,必要時可采用正規胰島素藥物治療。對照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過正規產檢后確診,沒有進行正規治療,沒有按照醫囑進行血糖控制以及監測。分析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妊娠結果。結果 實驗組妊娠期高血壓、產程異常、產后感染以及胎膜早破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孕期體重增長少于對照組,巨大兒、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引產率、剖宮產率、早產率、新生兒低血糖、低胎齡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個體化飲食控制、運動鍛煉、藥物治療等正規治療措施可以優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結局,有效控制血糖,提高其治療率和妊娠成功率,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治療
[中圖分類號] R714.2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b)-0022-02
妊娠期糖尿病(GDM),指在妊娠期間首次發現或者發生的糖尿病,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糖尿病類型,對孕婦和嬰兒的身心健康有較大的威脅,可能嚴重影響嬰兒的身體情況和發育,并且導致孕婦并發高血壓等并發癥,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進行有效治療后,可以減輕糖尿病對自身和嬰兒的損傷,因此,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正規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對提高妊娠成功率、分娩成功率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該次研究回顧調查醫院內2015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別回顧調查醫院內收治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婦,根據其治療措施不同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100例患者中年齡最大者為33歲,年齡最小者為21歲,懷孕時間最長者為34周,懷孕時間最短者為18周。實驗組100例患者中年齡最大者為34歲,年齡最小者為20歲,懷孕時間最長者為38周,懷孕時間最短者為34周。
1.2 方法
實驗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確診后,醫生需要在婦產科為患者建立個人治療護理檔案,隨后,醫院可以邀請營養師根據患者懷孕情況、個人體質以及運動能力等為患者制定個性化飲食食譜,根據患者具體身體情況確定哪些食物是禁忌哪些食物應該多食用,改良患者以前飲食食譜。教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治療初期制作食物過程中,需要嚴格選擇新鮮的事物,并且對食物質量進行稱量后再烹調,確保營養不會過多也不會過少。主要食用綠色蔬菜,其中西紅柿、黃瓜等水分較大、熱量較低的蔬菜可以多多食用,患者每天食用蔬菜量應該大于500 g。水果例如蘋果、西瓜等所含有的糖分比較高,禁止患者服用該類水果,獼猴桃、柚子等含有少量熱量、糖分的水果可以少吃,但如果食用該類水果,則需要減少主食的食用量。大部分糖原來自于主食,主食包括饅頭、面、大米等,盡可能減少糖分的其他來源。不可以食用粥類以及胡蘿卜等糖分含量特別高的事物。同時需要進行合理的戶外運動鍛煉,例如每天進行散步、慢走等等。經過有效治療7 d后,對患者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進行監測,每天測量4次,倘若患者糖化血紅蛋白低于5.5%,空腹血糖低于5.3 mmol/L,餐后1 h血糖低于7.8 mmol/L,則說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穩定,那么患者無需每天進行血糖監測,可以將監測周期變為1~2周監測一次。經過飲食控制和運動鍛煉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仍然比較高,無法降至正常范圍,或者是血糖波動比較大,那么需要采用正規胰島素藥物治療。
對照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經過正規產檢后確診,然而患者沒有重視該疾病,沒有進行正規治療,沒有按照醫囑進行血糖控制以及監測。分析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妊娠結果。
1.3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n(%)]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妊娠期糖尿病正規治療對孕婦結局的影響
實驗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體重增長為(8.4±2.5)kg,引起妊娠高血壓的患者有2例,發生早產的患者有7例,產程異常的患者有3例,引起產后感染的患者有1例,發生胎膜早破的患者有20例。對照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體重增長為(13.1±5.2)kg,引起妊娠高血壓的患者有5例,發生早產的患者有7例,產程異常的患者有6例,引起產后感染的患者有3例,發生胎膜早破的患者有23例。
實驗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引產者有35例,剖宮產者有45例,對照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引產者有36例,剖宮產者有46例。
由此可知,實驗組妊娠期高血壓、產程異常、產后感染以及胎膜早破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孕期體重增長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引產率、剖宮產率、早產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妊娠期糖尿病正規治療對新生兒結局的影響
實驗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巨大兒者有6例,妊娠小于胎齡兒者有2例,新生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者有1例,發生產后高膽紅素血癥的新生兒有16例,發生產后低血糖的新生兒有9例。對照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巨大兒者有10例,妊娠小于胎齡兒者有2例,新生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者有3例,發生產后高膽紅素血癥的新生兒有13例,發生產后低血糖的新生兒有15例。
由此可知,實驗組巨大兒、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新生兒低血糖、低胎齡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現如今爭議比較大,普遍認可妊娠期糖尿病主要與孕酮、胎盤生乳素以及雌二醇等孕婦體內變化較大的激素有關,上述激素在妊娠期間大量分泌,并且可以抵抗胰島素作用,分泌量越大抵抗作用越強,此外,胎盤也可以分泌胎盤胰島素酶,胎盤胰島素酶可以促進胰島素分解,從而降低孕婦體內胰島素含量,導致患者體內血糖分解減少,血糖升高。現如今,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越來越高,對孕婦和嬰兒的身心健康威脅也越來越大。
3.1 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高血糖導致發生血管內膜增厚、管腔內徑變小等病變,血管內血液循環阻力增大,從而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病的發生,高血壓會導致患者體內血液重新分布,部分組織器官供血量減少,供氧量降低,引起胎兒供氧量減少,胎兒窘迫發生率大大提高,從而導致胎兒早產或者是剖宮產。同時,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高血糖導致羊水大量增多,胎膜早破及產后大出血發生率也隨之增加。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如果未采取治療措施,那么其并發癥發生率概率比較大,嚴重者可能危急產婦生命。現如今,飲食療法和運動治療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逐漸應用于廣大人群。
3.2 妊娠期糖尿病對圍產兒的影響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增多,血糖升高,導致胎兒體內胰島素增多,血糖升高,胎兒新陳代謝增多,發育加快,容易形成巨大兒,并且胰島素還可以降低糖皮質激素對肺泡Ⅱ型細胞表面活性物質的激活作用,延緩肺部成熟,同時,胰島素分泌增多還可以降低胎兒體內血糖,導致呼吸窘迫綜合征以及低血糖發生,嚴重者可以引起胎兒死亡。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無氧酵解增多,酮體等酸性代謝物增多,容易導致胎兒酸中毒,嚴重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給患者及胎兒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上述實驗研究表明,實驗組巨大兒、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新生兒低血糖、低胎齡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妊娠期高血壓、產程異常、產后感染以及胎膜早破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孕期體重增長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引產率、剖宮產率、早產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個體化飲食控制、運動鍛煉、藥物治療等正規治療措施可以優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結局,有效控制血糖,提高其治療率和妊娠成功率,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袁瑗,楊琳芬,吳曉霞,等.妊娠期糖尿病新診斷標準對母嬰結局的影響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8):196-198.
[2] 李琦,馬彥彥.妊娠期糖尿病的規范化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6):3009-3011.
[3] 李巖,李丹陽.血糖控制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并發癥及新生兒出生情況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45):48-49.
[4] 孫小衛.妊娠期糖尿病治療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健康之路,2018,17(3):54-55.
[5] 馬廣娜,李成芹.綜合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當代臨床醫刊,2017,30(6):3548.
(收稿日期: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