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煥然
摘 要:概念教學是學科教學的基石,在數學學科當中,概念范圍廣、內容多,有效的概念教學對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準確把握概念,設計合理的教學方式,圍繞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探索教學模式,使得概念教學更加有效地在課堂中展開,為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奠定穩固、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概念;規律;數學核心素養
概念教學是一個必經的基礎過程,但許多教師是直接將概念強行灌輸給學生的,加上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水平大多還處于具體概括階段,對于部分概念的理解還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多樣化的導入、引導思考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上述概念教學存在的問題,筆者以“循環小數”一課的教學為例,探討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一、規律入手,尋找突破概念的難點
針對“循環小數”的概念教學,筆者利用數字規律排列活動讓學生感悟規律本質。筆者從“規律”這個核心詞的詮釋展開本課的教學,先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排列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有規律與無規律的數字排列中理解“重復”“依次”的意義,初步感悟出循環小數的規律本質。接著,筆者讓其在比較觀察推理活動中理解概念意義。
例如,讓學生豎式計算400÷75,學生在計算、觀察、比較中發現商和余數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規律、推理出只要除到發現規律就不要除了,并發現余數與商的相應變化,再抽象出循環小數的本質屬性,最終理解循環小數的意義。
由此,圍繞著“規律”,學生在反復的實踐過程中無意識地理解了“循環小數”的概念,并經過教師的指導,層層深入地掌握了此概念,避免了過于常規化、死板性的灌輸式概念教學。
二、依托文本,自主探究概念的生成
“循環小數”的概念教學要圍繞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教學根本,以文本為依托,提倡學生的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下,感受概念的生成。在400÷75豎式計算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商一直在重復的規律,并由此產生了一連串“商除不完”“3在依次不斷重復”“既然商是除不完的,那我們應該除到哪一步才行”的疑問,教師不予解答,而由學生自主探究,最終學生可以得出“除到能發現規律就可以不要往下除了”的結論,教師再進行總結。由此,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展思維能力,加深對循環小數概念的理解,在反復的探究中培養了數學核心素養。
三、發疑激趣,深入理解概念本質
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程度,除了學生本身的知識水平與思維能力的影響以外,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通過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思考、多樣化手段激發學生興趣等方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在教學導入部分,筆者先以游戲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由排列2、3數字組合,不以循環小數為前提,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始。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每一點發現都給予肯定,并由此提出下一個疑問,促使學生更進一步思考,比如,當學生發現商3一直在不斷重復,并產生“何時才可以不除”的疑慮時,筆者提出表揚:“你提出的問題一個比一個重要,謝謝你給大家做出榜樣。”并將這個疑問拋給全體學生,激發共同的思考。最后,在讓學生寫400÷75的商的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通過嘗試循環小數的寫法,加深對循環小數意義的理解,并在讓學生自學循環節的表示方法后,激發學生產生循環小數是怎么讀的欲望,從而解決循環小數寫法、簡便記法、讀法等數學問題,再通過一系列有層次的習題,鞏固知識,并讓學生分享本節課的收獲,以達到總結提高、全面掌握概念的目的。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不同學段學生的知識水平以及思維能力發展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概念教學。同時還要提升自身的素養,認真研究教學方法,設計合理的、多樣化的教學方案,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重點,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將概念教學真正落實到位,達到概念教學的預期目標,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許中麗.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5(3):40-44.
[2]童文學.影響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的關鍵因素分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2(12):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