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兵
摘 要: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優秀的學科素養。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了學習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語言能力等,高中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英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教學策略
一、在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指向,設定學生能夠接受、理解的教學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自主、積極地參與到英語課堂中,在學習過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全球經濟化發展過程中,英語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運用英語知識。英語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并且要在英語寫作過程中潛移默化地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面對事情時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能夠接受思維訓練,提升英語寫作能力與學習能力。
二、在英語詞匯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意識
英語詞匯教學是開展英語寫作、閱讀、語法教學的重要基礎,所以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重視詞匯教學。部分英語教師為了追趕教學進度而讓學生囫圇吞棗地去學習英語詞匯,雖然當時節省了大量的教學時間,但是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還是因為對英語詞匯不熟悉與缺乏詞匯量,而去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復習、鞏固英語詞匯,所以在開始學習英語詞匯的時候就要讓學生奠定穩固的基礎,為學生創設優秀的英語詞匯文化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文化情感體驗中學到更多的詞匯,提升英語思維能力。在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要單純只教學生詞匯,而是要把詞匯與英語句子聯系起來,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比如,在“Celebration lesson 1 festival”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去搜集和傳統節日相關的資料,如講解關于Mid-autnmn Festival這個節日的來源以及之后的中秋節小故事等,讓學生隨心所欲地分享自己比較喜歡的節日,讓學生在英語語境中學到更多的英語詞匯;在“Pygmalion”這篇課文中,教師先不要讓學生去學習文章中的陌生詞匯,而是要先提出問題:“What other things show one's status in society apart from how one speaks?”,讓學生充分去品析英語文章中的語言,使其能夠站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來學習英語知識,擁有較強的文化意識。另外,英語教師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英語詞匯體系,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是歸納圖,也可以是語法分析圖、頭腦風暴圖,便于學生熟練掌握英語詞匯。
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語言能力
學生在學完英語詞匯、英語語法之后要善于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而英語閱讀教學正是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高中英語教師要善于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與語言能力,教師可以把問題作為導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學習Summer這首詩歌的時候,教師不要急著讓學生去閱讀文章,而是先提出問題“Whether the writer likes summer or not and why?”,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充分去感知詩人所要表達的感情,從而能夠體會到文章中的夏日清新,最終用富有感情的語言去閱讀這篇詩歌,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高中英語知識量比較多,學生很容易對學習英語產生抵觸心理,所以高中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與理念,改變以往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英語語言來表演話劇,這樣學生就能夠對文章中的人物與中心思想有更深刻的領悟,在表演中提升英語語言能力與參與意識,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提升自我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總之,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學生優秀學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目標,其中包括學習能力、文化意識、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核心素養才能夠深刻理解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楊宇學.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變革[J].英語教師,2017(18):26-29.
[2]孫起華.培養英語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設計探究[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7(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