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玲+周菲菲+張晶晶+王麗輝
軍隊院校是我軍戰斗力的源頭,軍隊院校改革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如何做好這一偉大工程是每一名軍隊院校工作者的共同職責。筆者根據多年工作實踐經驗,就目前軍隊院校存在的共性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發展給出了建議。
軍隊院校教育發展一、當前軍隊院校普遍存在的問題
1.專業類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由于長期相對獨立的教育管理模式,導致一些舊的過時的課程沒有被及時取消,而一些新興的科技含量高的前沿性課程沒有及時增設,課程內容長期得不到更新,已嚴重落后于部隊的發展速度。例如,思想政治教育類課程仍然沿用十幾年前的方法,沒有與當前戰士的時代性相結合,分配到部隊的學員普遍反映教育效果不甚理想。還有部分學員反映在學院期間學習的坦克、裝甲車駕駛、維修、保養課程均是以59式等老裝備為主,在部隊面臨新裝備束手無策,還得從頭開始。
2.軍事類課程開展不夠深入。目前軍隊院校,特別是工程類院校在軍事類課程上重理論、輕實戰的現象還普遍存在,在武器裝備的使用教學上只求“會”不求“精”。由于學員在學習期間實彈射擊的機會少的可憐,導致分配部隊初期無法及時跟上演訓節奏,更無法獲得所屬戰士的信服,嚴重影響部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還有按圖行進、軍事演習等課程在開展中流于形式,并沒有讓學員真正掌握其精髓,導致無法在部隊工作中靈活應用,浪費了原有的教學資源。
3.教員專業素質還不夠高。雖然當前軍隊院校教員隊伍中研究生、博士生的比例近年來有所提高,但還遠遠不夠。部隊選調的教員普遍存在學歷偏低、知識老化、結構不合理、創新性不強等問題。在軍事課教學中存在著中專教中專,中專教大專、本科等不正?,F象,這樣的“名師”無法教出“高徒”。而一些地方院校畢業的教員則因為到部隊的時間較短,對部隊缺乏深入細致的了解,造成“先天發育不足”。在專業課教學中存在著與部隊聯系不夠緊密,對今后工作指導幫助作用有限,在提升部隊實戰力上作用不強等問題。
二、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1.軍隊院校的特殊性。軍事院校的學生(軍事院校一般稱為學員)在學好專業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又要長期參加訓練和強化軍事技能,甚至會參加一些重大活動的保障工作和自然災害的求援工作。這就導致軍隊院校學生承受著比普通高等院校更大的學習訓練壓力,一旦調節不好就勢必會使學員精力分散,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專業課程學習之中,最終影響學習效果。
2.思想觀念的陳舊性。一些軍校內部教學思想和觀念陳舊,傳統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固有慣性仍然強大,教學探索精神和工作創新精神較為缺乏,不愿試新,安于現狀的現象普遍存在。大部分時間只是把各類課程當成是一項工作任務,并沒有把它作為提高學員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來進行思考。在教學計劃制定上,普遍流于形式,無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無法進行深入剖析和深入細化。
3.創新方法的局限性。當前,軍隊院校在教學方法創新上普遍不足。一是因為缺乏大眾創新的氛圍。二是沒有鼓勵創新的有效機制。三是存在有了創新方法不敢推行的畏懼。安全穩定一向是部隊碰不得的“高壓線”,軍隊院校同樣如此。特別是軍事類課程的創新開展,往往會因為有安全隱患而不了了之。安全固然重要,但絕不能讓它成為創新發展的羈絆。近年來,通報過幾起因為實戰化創新訓練造成的傷亡事故,教訓慘痛,但越是這樣越要看到以前教學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差距,切不可因噎廢食。
三、發展建議
1.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軍隊院校的后續發展既需要廣大基層教員、學員的群策群力,更需要各級領導的強力領導。只有領導重視并身體力行,真正把教學合理化、科學化、實戰化作為推進院校改革深入,提高學員綜合素質,增強部隊戰斗力的一件大事來抓,才能影響和帶動部署的熱情,才能從根本上推進軍隊院校后續改革的深入發展。
2.堅持向實戰聚焦。習近平主席強調:“軍隊首先是一個戰斗隊,必須堅持一切建設和工作向能打仗聚焦?!痹盒E囵B的人才大部分是要到部隊一線帶兵的,倘若在學校沒能學到實戰本領,就必然在指揮作戰上存在天然缺陷。若任由隱患長期普遍性的存在,后果不堪設想。因此,軍隊院校教育亟需在“質”上提速,無論從辦學理念還是課程設置上都要向實戰聚焦、向部隊看齊、向先進經驗借鑒,方法上更要集思廣益、不拘一格、勇于創新。
3.進一步提高教員素質。一方面,教員要主動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并結合學科特點,不斷吐故納新,用創新思維開展自己的課程,使課程始終保持先導性、超前性。另一方面,院校要加大對教員的培養力度,尤其是剛剛從地方大學畢業入職的年輕教員,在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的同時也要創造機會讓他們定期到部隊鍛煉,加深對部隊的了解和思考,以加強課程與部隊實際需要的結合度。
參考文獻:
[1]周志剛,丁友寶.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改革要向實戰聚焦[J].繼續教育,2016,(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