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趙培瑞
摘 要:“食品質量管理”這門課程是高職院校食品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是使學生了解食品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論,食品設計、加工、貯藏和銷售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和方法;培養學生食品質量管理體系和方法的應用能力和高度的食品質量安全責任意識,使學生能針對不同食品加工企業進行質量保證體系方案的制訂和實施。
關鍵詞:質量管理;課程;教學環節
一、課程現狀
通過對國內外高職院校調研,筆者發現目前“食品質量管理”教學偏重于理論知識的驗證;實踐教學環節缺乏實踐載體,流于形式;教學方法、考核過程更是一成不變,按部就班。
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都喜歡形式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希望教師能結合工作崗位要求,融入工作實際進行案例仿真教學。而現行教學方式主要是以課堂講授法為主,學生學習方式主要是以教材為主、在教師講授下被動學習,主動參與度不夠,但是學生表演能力和動手欲望都很強,希望能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因此,研究如何科學地開展“食品質量管理”課程改革,實現高職技能型應用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課程改革理念與思路
以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湘菜學院(以下簡稱我院)為例,探索“食品質量管理”這門課程改革的思路與方向?;谖以簩I發展的優勢和實際,根據學情和企業調查實際,以典型的工作任務、能力項目(案例)、工作流程為線索,通過校企合作構建食品檢測專業的特色課程體系,按工作流程設計教學模塊,精選工作任務,精心組織教學內容,設置合理學習情境,實施項目化課程教學。
三、課程內容改革
1.理論知識模塊的設計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構建食品檢測專業的特色課程體系,同時結合湘菜產業專業群各專業特點,按工作項目設計教學模塊,精選工作任務,精心組織教學內容,設置合理學習情境,實施項目化課程教學。此外,在工作項目選擇上,在原有知識體系基礎上,增加湘菜特色專業群相符的知識能力環節。
2.實訓教學環節設計
實踐環節根據工作情景,以任務為主線,以崗位勝任為要求,在實踐教學內容中,本著“ 教會方法,培養能力,積累思維”的教學思想,所有的教學活動由教師精心策劃,通過課程的實踐環節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要選擇合適的實訓場地,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業,帶學生赴不同企業進行認知性、調研性、綜合性實訓練習。
四、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
實踐證明,傳統的單一說教式教學法很難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的原則,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常采用的教學方法有5種:案例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和項目教學法。這些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形成了“互動教、主動學”的教學新模式。
五、教學評價改革
為了能真實反映學生掌握職業能力情況,我們在評價內容上既要強調結果,也要注重學習過程的評價。在評價主體上既要有教師,也應考慮學生本人及小組成員。在評價方法上,既要傳統的對知識的筆試,也要對學生解決實際職業問題的動手能力測試。
在本課程的設計中,既要考慮新時期高職學生現實基礎,又要考慮新時期高職人才培養規格的發展要求。在課程的內容標準上,要緊密結合湘菜食品企業的生產實際,貼近職業崗位的職業標準,突出食品安全與食品質量控制過程用到的專業知識和科學方法以及基本技能。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既要注意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將國內外食品企業最先進的質量控制方法與技能傳授給學生,又要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從而實現自我發展的職業能力素養的養成,將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貫徹到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
參考文獻:
[1]牛桂芬.高職高專食品質量與安全管理專業課程設置體系構建[J].山東化工,2015(16).
[2]黃 鐳,高 麗.基于校企合作的食品質量管理課程設計與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