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傳統教學中,許多教師由于受到教學方法的影響,往往填鴨式教學,理論和實際嚴重脫節,加上現在大部分職業中專學生基礎不扎實,能力有欠缺,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等因素,導致學生對理論學習缺乏信心,興趣不大,如果我們不用新的教學方法,勢必使學生越來越厭學,到頭來大部分學生理論不懂,技能也就更加不會?;诖?,文章探討了電子電工基礎課程“電阻器的識讀與檢測”項目教學課例。
關鍵詞:課程改革;電子電工;電阻器;項目教學
“電阻器的識讀與檢測”的課堂教學采用項目教學模式。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育理念,采用“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模式。
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學生的學習狀況,把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個方面[1]。
知識與技能目標如下:(1)了解電阻器的外觀、分類、特性和應用。(2)掌握色環電阻的識讀和測量。(3)會正確使用萬用表測電阻。(4)會查閱有關技術資料和工具書。
過程與方法目標如下:(1)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索“四新”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2)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善于發現的思維能力,培養與他人協作的工作能力。(3)在檢測電阻歸類總結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綜合職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如下:(1)通過了解電阻的應用,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2)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團體合作精神。(3)培養學生認真學習、愛崗敬業的生活態度和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價值觀。(4)培養學生職業精神、職業素養、職業習慣和職業道德[2]。
依據教學大綱,本次課的重點是色環電阻的識讀與測量,同時電阻的識讀也是本次課的難點。而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提高也是本次課的重點。
本節課主要運用了任務驅動法、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探究教學法、分組教學法。學法有自主學習法、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3]。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實錄如下。
1 課前準備
教師:把30個學生分成6組,每組5名同學,學生自己定組長。準備各種類型的電阻若干,萬用表若干塊。教師用項目教學法,以生產實例的方式提出任務,學校維修小組需要一批電阻,教師列出物料清單和學習任務。
學生:搜集信息是在課前完成的,學生扮演的是學校維修小組物料員的角色,現在維修小組需要一批電阻,規格和數量見物料清單,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學生必須了解物料員的具體工作和電阻的相關知識,學生搜集資料自主學習。
2 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維修小組需要的電阻有哪幾種類型???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啊?各自應用場合又是什么?。?/p>
生:答略。(PPT顯示電阻圖片、特點、應用場合)
師:同學們,你們從器件盒中拿出電阻仔細觀察,告訴我,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都是有一圈一圈的環,環有不同的顏色。
師:同學們的觀察真仔細,別小看這些色環啊,它反映的信息可重要了,我們電阻的阻值就可以從這些色環讀出來喲。大家想不想學習啊?
生:想!
2.1 學一學:講解色環電阻的標志識別規則
師:電阻的第一色環第二色環第三色環代表3位有效數字,第四色環代表倍率,第五色環代表誤差。顏色有黑棕紅橙黃綠藍紫灰白金銀12種顏色,下面以棕為例說明:棕在前三環代表的有效數字是1,在第四環代表的倍率是101,在第五環代表的誤差是±1%,12種顏色代表的具體意義見表格,請小組討論表格的特點,進行對比歸類,用自己的方式記憶強化,等下我們組和組之間做個游戲,來看大家對表格的熟練程度。
2.2 驗一驗:游戲環節
師:每組2名學生,他組組長隨機挑出有顏色的卡片,學生說出顏色、有效數字、倍乘、允許誤差。這個環節計30分,一個5分,請每組組長根據本組的回答情況填寫分數。
2.3 動一動:實物練習
師:在電阻盒里拿出1號電阻,請同學們讀出電阻值(思考讀數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問題?)
生一:141 kΩ
生二:1.31 MΩ?
師:這么會有兩個答案啊,那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p>
生三:用萬用表測。
師:回答得太對了,讀色環與萬用表檢測相輔相成,下面大家用萬用表測一下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
2.4 動一動:實物練習
師:請小組通力合作讀出2號、3號、4號、5號、6號這5個電阻的阻值,并把數據填入表格,用萬用表檢測誤差(每個電阻4分,共20分)。
2.5 做一做:完成角色任務
師:同學們,請小組合作,在最短的時間里,根據物料清單,在器件盒中把維修組需要的各種電阻配備齊全,要保證正確率喲。完成后,小組交換檢查,請檢查小組組長打分,一共40分,一個2分。
3 結語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色環電阻的識讀與檢測,要牢記每一種顏色所代表的數字、倍乘、允許誤差,通過多讀多練提高讀色環的速度與準確度,在練習的過程中形成讀色環的技巧。同時讀色環時要認真嚴謹,培養職業道德與情操。這節課大家掌握得很好,請繼續努力。
教學反思:本次課按照任務驅動的教學程序展開教學,通過角色的扮演,從接受任務到最終的完成任務,每一個步驟都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模擬學校維修小組的物料員,接受維修小組下達的任務,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動力。
整個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直沒有衰減,面對問題,能層層去解決,表現出良好的秩序感,課堂氣氛和諧而不呆板,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各司其職,井井有條。
但通過這次課,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值得深思。
(1)由于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非常薄弱,尤其是自學能力,幾乎不具備。因此,學生在信息搜查階段,特別是理論知識儲備方面的自學,能否具有實效性,有待考究,下面的學習,我會引導學生自學,也會及時檢驗學生自學的效果。
(2)小組學習的優點是,可以采眾人之所長共同完成一個任務,用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但部分學生“渾水摸魚”的做法,不得不令人擔憂。有的小組出現一人包辦所有工作,而其余同學無所事事,長此以往,不僅讓這些同學養成偷懶逃避的壞習慣,也容易造成同學之間關系的緊張。如何真正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起到作用,而不是形同擺設,也是這次課的一個反思,我想把評分細則細化,細化到每個學生的完成情況,這個問題應該就能解決,但是這需要教師做大量的課前準備。
(3)雖然采用項目教學法,不能因為過分注重形式而輕實質,教學的終極回歸,依舊是學生究竟能不能從課堂上學到知識。這實際上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教師應不斷努力學習和嘗試,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對今后教學啟示:(1)教師充分發揮小組組長監督作用的同時,不能忽略自身對課堂各個細節的監督力度,尤其是當學生分組進行操作時,教師應針對小組合作內容作出相應的評價標準,并且評價細到個人,教師的巡回檢查和適時指導也顯得尤為重要,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很多有價值的一手教學資料。應該及時記錄,分類做好匯總。
(2)小組在分組進行討論時,教師不是放手讓學生去漫無邊際地討論,而是要發揮好“領路人”的作用,這是中職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自覺性局限性所致。當學生討論的思路偏離或者遇到障礙時,教師要及時提供幫助。
(3)科技在不斷進步,時代在飛速發展,國家的發展靠教育,創新靠學習,教師的任務任重道遠,新課程的課改迫在眉睫,教師不能故步自封,要跟隨時下最先進的科技,要研究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否則,培養出來的學生就會不符合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孔曉華.新編電工技術項目教程[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2]周德仁.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3]胡錚.電子產品裝配及工藝[J].車輛與動力技術,201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