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偉
摘要:主要研究低年級網絡“看圖作文”教學的具體實施方法、中高年級網絡習作教學模式構建策略、小學語文網絡習作教學的效果,希望為促進小學網絡習作教學質量提升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網絡習作 教學研究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作文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要求教師借助于網絡教學平臺,充分的發揮出學習資源庫、教師備課系統以及在線學習等功能,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鍛煉學生實踐能力,這一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還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至寫作教學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一、低年級網絡“看圖作文”教學具體實施方法
(一)激發學生興趣
兒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是影響作文教學的重要因素。因此,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中,可融入看圖書畫與看圖寫話等方式,圖中豐富的色彩,妙趣橫生的聲音等對于學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為此,教師應轉變傳統的以講述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多媒體教學方式,以文字、聲音、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直觀形象的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功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參與至作文教學的全過程。
比如,教師在講授小猴過生日的這一篇文章時,教材中僅有一張靜止不動的圖片,無法呈現出生日會上熱鬧的情景,使得學生無法直觀的認識之所以小猴愿意接受蜜蜂與蠶贈送的禮物,而不愿意接受老鼠贈送的禮物的原因。除此之外,各個動物各種不同的神態,教材圖片也無法展現,也就說,書本教材無法點燃學生的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可通過多媒體軟件的應用,以視頻播放形式演示蜜蜂采蜜,蠶吐絲以及老鼠偷逃等場景,并配合動物們各有特色的配音,讓學生對于教材內容有具體、形象的認識,易于學生接受與理解內容,在突破教學重難點問題的同時,極大的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教師在開展寫話訓練過程中,應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重視加強對學生說話的指導,促使學生有序的、清晰地表述內容,在各個環節之中落實教學的重難點,引導學生先清晰的講出部分。而后,讓學生對整體進行講述。比如,小猴過生日總共包含四個場景,教師應引導學生以簡潔明了的話語清楚的表述各個場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做好每一句話間的過渡。教師對于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于學習一般的學生,只要他們可以通順的連接好四句話,就算符合看圖作文的基本要求,對此教師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從而增強學生的習作自信心。
緊接著,教師可通過課件的應用,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在腦海里想象各個動物的動作、神態、語言與心理活動特點,并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語,生動形象的將內心所想表述出來,借助課件的應用,有利于點燃學生看圖說話的熱情,為作文教學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三)實現手腦并用
通過計算機的充分應用,讓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開展說話訓練,同時,學生可結合自身的能力水平,合理的選用適合的片段,并將片段內容輸入至計算機內,采取這種方式對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充分的調動學學生的情感,思維與行動等,達到手腦并用的效果。
二、中高年級網絡習作教學模式構建策略
(一)創設習作情境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寫作教學,要求教師創設豐富的寫作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為此,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創設習作情境: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結合寫作內容通過語言的應用創設學習環境;二是通過設問方式創設情景,引發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三是教師根據習作要求精心挑選合適的教學課件與相關學習材料,并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展示,通過寫作情境的創設,不僅增強學生的想象力,而且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
(二)網上閱讀材料
互動網絡系統提供豐富的習作內容與材料的連接,學生可根據自身的需求點擊并閱讀寫作材料,在教師引題之后,學生可自主登錄互動協作系統,緊接著點擊教師課題,與課堂相關內容的鏈接將會呈現在學生面前,由此學生將獲得豐富的學習材料與信息,不僅幫助學生明確寫作方式,而且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
在寫作方式明確之后,通過點擊“我也試試”,學生可順利進入至系統寫作界面,在輸入課題之后便可以開始寫作,在網絡上的學生可以獨立進行寫作練習,并通過應用系統的編輯功能,不僅可以改變文字的字體、顏色,還可以在文本中插入豐富的動畫、圖片與聲音等,學生在結束寫作之后,只要點擊寫好了便可以進行在線提交,而習作欄之中將會顯示學生所提交的習作,只要點擊學生便可以隨時查看習作內容。
(三)互動式評價方式
互動寫作系統允許學生對作文進行評議與修改,同時教師可對學生習作進行監控,及時地發現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對此進行個別指導與互動交流。此外,該系統的一大優勢是加強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欣賞寫作中適當的進行評價,深入剖析文章的優秀與不足之處,通過學生間的互動交流評價,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聯系。
(四)網上互動修改
基于互動協作系統下,學生可查看自己與他人的寫作,實現共享習作資源的目標。通過網上修改,讓學生在評點他人作文時潤色自己的作文,具體操作是學生先點擊自身的寫作,在進入編輯狀態之后,學生可以適當修改自己的作文。
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寫作,對于培養學生習作習慣,與調動學生的習作積極性與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是對傳統寫作模式的突破與創新,促進網絡寫作、閱讀、互動評價與在線修改的結合,這一習作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而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小學語文網絡習作教學的效果
(一)提高習作教學效率計算機教學方式具有反饋及時、直觀形象的特點,為寫作訓練營造出良好氛圍,學生可結合自身的寫作實際需求,從計算機中選擇合適的資料,為學生的寫作提供重要幫助。
比如,教師在開展家鄉特長的寫作教學之中,受限于時空的限制,學生無法現場參觀與了解各個產地與加工地,因此,教師可在計算機之中輸入相關的文字與圖片資源,為學生構建資料庫。此外,在網絡平臺之上,學生相互交流彼此的習作,加強了生生之間聯系。
(二)提高習作評改效率
通過計算機的應用,教師在開展看圖作文教學中,可讓每一個學生參與至作文批改中,學生間可以相互交換批改意見,此外,教師可將某一個學生的習作投放至大屏幕之中,并引導全班學生參與至作文批改之中。除此之外,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網絡上對自己的寫作進行自主修改,達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效果,在班級內營造出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三)豐富學生寫作表象
畏難情緒是小學生寫作普遍存在的問題,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缺乏足夠的寫作素材,學生缺乏對事物直觀全面的認識,在寫作中常常出現內容不通順連貫問題。因此,針對于這一問題,教師可借助于計算機軟件的應用,提供學生豐富的寫作素材,以免寫作中出現無話可說的現象,點燃學生的寫作欲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網絡環境下的作文教學,不僅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而且調動學生參與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此,教師應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作用,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重點培養學生的詞語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寫作教學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雷永恒.小學語文網絡習作教學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0,(12):27-30.
[2]賴淑珍.網絡環境下小學習作教學資源開發與實施的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5,(14):237-2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