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律援助制度是法律援助機構為貧困或者特殊案件提供無償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國家對人權保護重視程度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保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立法層次水平低、法律援助人員素質水平低、經費不足等問題,限制了法律援助作用的發揮。因此,文章針對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完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D9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7)32-0068-02
作者簡介:杭冬婷(1983-),女,漢族,江蘇丹陽人,研究生,遼寧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民商法。
法律援助是國家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體現,通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能夠為特殊人群或者困難人群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服務,這對于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通過對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現狀進行分析,法律援助制度在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嚴重影響法律援助作用的發揮,亟待采取有效的策略進行處理。因此,文章針對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問題及完善策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立法層次水平較低
由于我國法律援助起步相對較晚,立法層次水平較低,并沒有創建科學、合理的立法體系,僅在《律師法》、《刑事訴訟法》中做出相應的規定,和西方發達國家將法律援助上升為憲法保障層面存在很大的差別,難以充分的發揮法律援助的作用。
(二)法律援助人員數量不足
現階段,我國從事律師行業的人員只有20萬左右,但是和全國十三億人口相比,律師人數遠遠不足,法律援助人員的數量不能夠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同時,法律援助人員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水平,但是許多法律援助人員工作積極性較低、辦案經驗不足,導致法律援助辦案質量和效果相對較差。
(三)經費不足
根據《法律援助條例》規定,由政府負責法律援助,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采取多樣化、科學、有效的對策促進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經費支持,以便于實現社會、經濟和法律援助事業的協同發展。但是,政府部門并沒有將法律援助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導致法律援助經費嚴重不足,法律援助機構由于缺乏資金,法律援助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案件質量,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二、解決法律援助制度存在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法律援助立法
目前,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采用法律、憲法的形式明確法律援助的相關制度,為法律援助的實施提供了立法支持,因此我國也需要不斷的完善法律援助立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憲法》層面
我國《憲法》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進行法律援助立法建設和完善時,需要將《憲法》最為基本法律準則,在國家根本法——《憲法》層面完善法律援助立法,以便于更好的保障公民的平等權。
2.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層面
國務院于2003年頒布了《法律援助條例》,為我國法律援助框架的創建奠定了基礎,為推動我國法律援助工作的進行提供了法律、法規依據。但是,在法律援助實踐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如刑事案件訴訟中訴訟活動與法律援助的銜接與協調、政府責任落實等,已經超過了行政立法的范圍。因此,我國最高立法機關需要采用法律的形式,對法律援助機構和其他機關的關系進行規范、協調,以此保證法律援助機構和其他行政機關能夠各司其職,保證法律援助工作能夠順利、高效的進行。
3.相關法律法規層面
我國涉及法律援助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殘疾人保障法》、《律師法》以及《刑事訴訟法》等,但是上述法律法規中關于法律援助的內容存在矛盾或者重復的現象,為了避免法律援助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出現沖突的問題,需要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其中,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為其他法律法規的修訂提供了良好的借鑒,如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本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明確的規定了法律援助機構、司法機關的職責,并增加了法律援助范圍,為更多的公民提供便利的法律援助服務。
(二)強化法律援助人才隊伍建設
針對我國法律援助人員數量少的現狀,需要不斷的強化法律援助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強化培訓和再教育,不斷的提高法律援助人員的業務素質、政治素質水平,能夠為受援人提供更高質量的法律援助服務。為了強化我國法律援助人才隊伍的建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強化法律援助專職隊伍建設
法律援助機構需要逐漸的向行政編制轉變,創建法律援助專制的隊伍,為了提高法律專制律師的素質水平,需要對其進行培訓,不斷提升法律援助專職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充分發揮其在法律援助案件辦理中的作用,保障法律援助服務的專業性和穩定性。
2.創建法律援助協作網
由于我國法律援助人員分布存在區域差別,律師事務所、社會律師通常集中分布在大、中城市中,中西部、縣城等基本沒有。針對該種現象,我國需要創建法律援助協作網,通過該協作網將全國范圍的法律援助人員集中起來,經由該網絡由異地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協助案件辦理,這樣既能夠優化物、人、財資源的配置,還能夠顯著提高法律援助辦案效率。
3.創建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
基于我國實際國情,專業法律援助人員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通過強化宣傳,讓更多的人員參與到法律援助志愿服務中,如高等院校法律專業師生、退休政法部門工作人員、法制記者、新聞記者等,創建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提供無償的法律援助服務,不斷的擴大法律援助無法服務范圍,這對于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endprint
(三)多渠道籌集經費
經費是法律援助事業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能夠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可靠的支持。法律援助經費的籌集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我國地方政府應該講法律援助納入財政預算,并在中央財政逐年增加補助的基礎上,逐年的增加財政投入力度,不斷的增加法律援助辦案經費,同時還應該創建對貧困地區法律援助的經費轉移支付機制,并且我國許多地區都創建了法律援助專項資金,如廣東、陜西、吉林、云南、安徽、寧夏以及浙江等,以便于為法律援助提供足夠的經費支持。其次,根據我國的實際狀況,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專項法律援助基金,采用社會捐助的方式進行法律援助資金的籌集,這樣能夠為法律援助提供一定的資金。再者,采用費用分擔制度,雖然我國的法律援助是無償的,但是我國實際國情無法全部承擔法律援助的全部費用,通過實施費用分擔制度,當受援人勝訴后,并且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或者支付能力,需要按照費用分擔制度的相關規定繳納一定比例或者金額的援助費用。總之,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能夠有效的提高辦案律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的為受援人提供良好的法律援助服務,為提升法律援助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現階段存在許多問題,限制了法律援助制度作用的發揮。因此,我國需要從憲法、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和相關法律法規層面,不斷的完善法律援助立法,強化法律援助專職隊伍建設,創建法律援助協作網,創建法律援助志愿者隊伍,逐漸完善法律援助人才隊伍,并做好多渠道經費籌集工作,提高辦案律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于更好的提高法律援助服務的質量和效果,為我國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穩定以及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趙惠.我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科學論壇,2012,26(1):20-22.
[2]董愛風.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6):51-52.
[3]韓學平,王馨.我國農村法律援助制度的現狀及其對策[J].行政論壇,2012(6):65-67.
[4]楊宇冠,陳子楠.完善我國法律援助制度若干問題研究[J].理論導刊,2015(1):102-107.
[5]龔萬賓.有關法律援助制度的幾個問題探討[J].法制博覽,2015(20):216-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