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似雄,朱明珠,孫嘉偉
(石河子大學護士學校,新疆 石河子 832000)
說課是指教師在獨立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進行講課的總體設計,同行進行評價,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為目的的教學研究活動。說課可以調動教師參加科研的積極性,提升教師授課水平,是培養教師的有效途徑[1]。筆者通過查閱資料,將內科護理中“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進行信息化教學說課設計。
本課所用教材為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護理》,是由林梅英主編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十二五”規劃教材。本版教材以培養能力為本,以提高技能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凸顯了護理職業教育的特點:一是突出實用性,符合臨床工作實際需要;二是突出技能性,強化學生護理技能培養;三是內容模塊化,便于學生分段學習和教師靈活教學。
本節課為第三章“循環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中第五節內容,主要講述內科常見病——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涉及本節課內容的大概有5道題,是較為重要的一節課。
授課對象為中職護理專業二年級學生,大多15~16歲,喜歡簡潔、清晰、準確、精煉的信息,不愿被動聽講,愿意主動嘗試,但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傾向于碎片化學習[2]。他們在本節課開始前已在護理學基礎課程中學習了血壓的評估知識,這就為構建信息化參與性課堂奠定了基礎。
根據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行業發展動態,筆者設定了知識、能力、情感三維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原發性高血壓的定義、分級、身體狀況、治療要點,熟悉原發性高血壓的各種并發癥,掌握原發性高血壓的主要護理措施;能力目標:能正確指導原發性高血壓病人正確用藥,學會溝通交流與合作;情感目標: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團隊合作意識和沉著冷靜的心理素質,具有認真細致的學習態度及嚴謹的工作作風。
教學重點:原發性高血壓的分級與并發癥;教學難點: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將高血壓病人常用藥物編成口訣,方便學生記憶,突破教學難點。
遵循行動導向教學理念,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理實一體化教學法,以網絡教學綜合平臺為載體,以自主學習任務單、配套學習資料和課堂教學方式創新三大模塊與導學一體為基本模式,實現一對一學習和個性化學習,使教師從“演員”向“導演”轉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可采用“四個一體化”教學方式,即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師、學生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教室、實訓室、工作崗位一體化,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
以整體護理理念為指導,以內科責任護士臨床護理工作過程為導向,建立4個醫療團隊:診斷隊、治療隊、護理隊和宣教隊。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有選擇的學習,實現差異化教學,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學生在網絡教學綜合平臺上自行下載學案,領取學習任務單,明確學習任務,并進行“一站式”自主學習。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可以將自己搜集的資料或學習體會上傳,成為共享的新資源,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
3.2.1創設情景,走進現場 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了解原發性高血壓,啟發思維,把注意力集中到探究問題上來,加深對疾病的理解,激發求知欲,培養職業使命感。
3.2.2任務來襲,現場診斷 任務一:了解原發性高血壓的分級與并發癥。過去在學習原發性高血壓的分級與并發癥時,多以文字描述,學生不易理解,現采用三維仿真虛擬動畫直觀展示,有助于學生從感性到理性構建新知。同時針對視頻中的案例,診斷隊進行評估,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之后派代表總結匯報。該環節將枯燥的理論知識以聲、形、像、影等形式進行展示,在有效檢驗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同時創建可聽、可感、可視的學習環境。
任務二:如何讓學生學以致用呢?由此引出本課的重點:掌握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任務實施共分為4個環節。
環節一:小組探究,完成任務。接到“診斷書”的治療隊、護理隊和宣教隊隊員扮演護士角色,組內商討并制訂護理方案。此環節學生以護士角色展開討論,既能增強其成就感,又能培養責任感和職業意識。
環節二:展示成果,歸納要點。每個團隊以PPT方式展示討論成果。此環節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并利用多媒體展示自我。
環節三:信息交換,資源共享。學生將討論成果上傳至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各小組信息互換、相互借鑒、資源共享。通過借助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學生完成知識再現,達到共同提升目的。
環節四:實戰演練,鞏固知識。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再現臨床情景。一名學生扮演心內科護士,一名學生扮演原發性高血壓病人,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表演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之后由其他學生點評,教師則進行鼓勵性評價。在特定情景中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實現寓教于情、寓教于景。
3.2.3視頻沖擊,總結提升 改變知識提綱式總結方式,借助沖擊力強的視頻,進行課堂回顧,幫助學生形成圖文結構的知識鏈,提高教學效果。
為使學生順利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結合本課知識,讓學生在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完成課后小測驗,檢驗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在教學中滲透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理念,以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為目標,強化理論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組織以“服務社區,關愛老人”為主題的社區志愿服務活動,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為老年人提供高血壓健康知識宣教等服務。教師布置課后作業,如讓學生完成高血壓健康宣教手抄報,并上傳至網絡教學綜合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同時學生間可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點對點或點對面討論,使課堂學習得到前后延伸、上下拓展。
本課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打造了一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課程為中心的智慧課堂;注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恰當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將課前、課中、課后緊密聯系起來,形成“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鞏固理論”教學模式;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學有所獲。同時教師扮演的角色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教師成了教學的設計師、課堂的主持人和學生學習的幫助者與答疑者。整個教學通過3D仿真交互動畫、網絡電子終端、云平臺等,呈現了視頻、動畫等多種資源,使學生實現了遞進、交互、自主、有趣學習。
參考文獻:
[1]裘娟萍,余志良,張正波.工科微生物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J].微生物學通報,2011,38(2):261-263.
[2]計亞萍.原發性高血壓病人的護理說課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17):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