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瓊
摘 要:隨著城市化腳步的不斷加快,在廣大的偏遠地區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弱勢群體—留守兒童。近幾年,隨著留守兒童的人數不斷增多,由此引發的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也就受到人們的關注。由于孩子們父母不在身邊所以只能得到代監護人的溫飽式教育,這樣長期下來孩子心理發展方面會呈現不健康的狀態,如果不能及時地對孩子的心理采取有效的輔導或者提供解決的方法,將來會對社會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所以,針對農村留守兒童的發展問題進行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關鍵詞:留守兒童;教育;博愛;互幫互助;心理問題
讓留守兒童間的互幫互助,作為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同時提高學習成績的一個方法,不僅行之有效,同時更能體現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一、小學留守兒童的問題
目前來看,部分留守兒童學生在校的表現與學校的教育方向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收獲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在不斷地研究和探索下,可以將寄宿制小學留守兒童的問題歸納如下:
(一)學生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總是存在莫名的抵觸心理,不能認真仔細地去完成。最后就算完成了,也是應付式地交差而已。
(二)留守兒童學生由于長期與其他學生的關系不是很親密,平時課間休息時互動相當少,喜歡自己獨處或者玩耍。
(三)留守兒童對于新知識的學習,普遍要比身邊的其他同學慢,對舊知識的記憶能力也不強。由此造成了惡性循環,長期以往會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最后棄學。
(四)由于代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照顧不充分,導致學生生活習慣差,飲食不規律,營養不充足造成發育不良,所以大部分的留守兒童學生身體素質比起其他同齡的小朋友要差許多。
二、互幫互助的方法與形式
針對以上學校中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想要緩解這種現狀必須要基于一定的社會實踐以及考察,最終發現只有通過學生間相互幫助,相互照顧的方式才能最大效率的解決留守兒童的難題,現根據互幫互助的主題提出以下幾點解決方案:
(一)利用課間休息時間,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學生間通過優生帶差生的形式,讓文化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文化成績差的學生,指導學習上不懂的地方,幫助他們逐步提高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對他們而言同學間的幫助教學比師生間的幫助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同時對于教師而言,也應該適當降低學習要求,放慢進度,使他們跟上隊,好好學。
(二)留守兒童在學生宿舍生活期間,讓性格外向、活潑開朗、遵守紀律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跟性格內向,內心封閉,愛獨處的留守兒童學生玩耍。通過孩子們之間尋找共同的興趣,從朋友的角度來逐漸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深入挖掘孩子們陽光,善良的本性。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同學間親密無間,相互照顧的氛圍,還能使留守兒童學生能夠以樂觀的心態去看待周圍的事物,豐富思想情感,從而使留守兒童真正的融入學校,樂觀生活。
(三)教師不僅在學習上要關心留守兒童的文化知識,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多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定期與代監護人交流溝通,了解孩子們平時在家都做什么。因為留守兒童防護意識薄弱,部分代監護人看護不到位,導致孩子容易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侵害對象。所以,要讓代監護人平時多關心這些孩子,并加強管教,同時讓留守兒童的父母經常與孩子保持聯系,彌補孩子的感情缺失也是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大措施。
(四)鼓勵一些品質、行為、性格比較優秀的學生與留守兒童保持在生活中的聯系與溝通,防止留守兒童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為他們營造一個健康、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培養學生具有學會感恩,遵守紀律的品格。很多少年兒童由于無人管理或管理不當而與社會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通過同學間相互帶動和交流,有助于不厭學、不曠課、不逃學。
(五)在課堂上,安排遵守紀律的學生與總是違反紀律的留守兒童學生坐在一桌。通過同桌的帶動,來糾正缺乏自制力與耐受力的學生一些不好的習慣,從而學會遵守紀律,主動學習。利用學生間‘一帶一的幫助這種方法,比只有教師一個人關注留守兒童更細致,孩子們的學習效率也更高,同時更能促進同學關系的和睦發展。
三、互幫互助的意義
社會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社會的繁榮需要的是各個方面一起繁榮,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落下,而留守兒童的問題就是一個綿長而頭痛的問題。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為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在校環境,促進留守兒童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對引導他們在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做到自立、獨處時做到自律、成長中做到自強,確保每一位留守兒童都能順利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沒有任何一個孩子愿意成為留守兒童,他們沒有選擇的余地。留守兒童本身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愛,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如何更好地引領孩子健康成長就成為學校最重要的職責。但是學校也好,老師也罷,經歷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在不斷的實踐中找到了更好地解決方式,那就是通過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來共同引領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秉著‘人人可教的信念,更多地去關心和引導他們,全方面地幫助每一名留守兒童。要把每一名留守兒童都納入我們的關愛范圍,使他們的身心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長大后為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港北區教育局.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工作建議,2016.02
[2]農工黨中央網站.解決當前留守兒童問題的對策建議,2016.03
[3]人民日報.讓留守兒童的冬天不再寒冷,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