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輝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
隨著醫學的發展,現代醫學已經進入生命科學時代,而形態學作為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便于實體觀察、實體驗證、實體探索的獨特優勢,而且便于教學、科研及科普知識傳播[1]。但是隨著尸源采集的難度及成本不斷增加,對尸體標本保存的時間長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建成人體生命科學館,既可以使得尸體標本得以長久保存,又可以通過各種現代電子及網絡技術,使得學習者及參觀者通過更多的途徑和渠道來進行學習和交流人體生命的知識和奧秘。
現在很多醫學院校已經開始重視人體生命科學館的建設,但是隨著電子及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已經建造多年的解剖陳列室或者生命科學館沒有跟上時代科技發展的步伐。
如何才能緊跟科技發展的步伐,不斷更新生命科學館建設發展的思路,是擺在解剖管理及教學人員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結合多年解剖實驗室管理經驗及現代信息技術,構想出一些生命科學館建設發展的新思路,僅供解剖同行借鑒參考。
生命科學館除了正常的裝潢設計外(這個可以根據每個學校的實際需要和特點進行設計建設),為了更好地進行知識講解和宣傳,最重要的就是電子設備的采購。這其中就包括電腦、投影儀或者顯示器(和電腦相連直接顯示,也可以是觸控的顯示形式)、立式觸控解剖顯示屏、音響等。將需要宣傳和講解的內容事先安裝到這些電視設備中,學習者可以根據各自需要進行點擊學習,同時講解員也可以調出設備內安裝的文字、圖片及視頻等教學資源進行講解。這樣學習者和參觀者就可以同時結合實物標本及信息知識更全面地了解和學習專業知識以及人體奧秘,進而感受生命的偉大與魅力,達到專業知識傳授和生命科學教育的目的。
現在很多高校都進行了網絡在線課程的建設,將網絡平臺接入校園網服務器,課程建設包括課程介紹、各章節的文字說明、視頻講解(包括慕課及微課)、圖片展示、模擬試題、在線考試、互動交流以及課程評價,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通過電腦及手機進行在線課程的前期學習和后期知識的鞏固。生命科學館的網絡信息化建設就可以利用在線課程建設的契機,將館內每一個標本的信息全部整理匯總出來,然后輸入在線課程當中,從而真正達到了解剖實驗教學網絡延伸的目的。
二維碼是一種利用黑白相間的圖形來記錄數據的編碼,隨著通信技術和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二維碼以其便捷、低成本、高效益等特點,逐漸在各個領域得到了推廣和應用。目前很多博物館、展覽館、生命科學館等展示單位都開始了二維碼使用的嘗試,并收到了不錯的效果。我們可以將不同的標本進行信息采集(包括多方位圖片拍攝以及大量文字說明,然后錄入網頁并制作生成二維碼,并將生成的二維碼打印出來粘貼在標本盒醒目且不遮擋標本的位置),這樣便于學習者和參觀者使用手機進行掃描。如果時間允許,后期還可以在二維碼的基礎上對圖片進行三維重建、文字錄入以及配音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進一步了解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而提高教學效果。為了便于區分不同系統的標本,可以將不同系統的標本制成的網頁生成不同顏色的二維碼,從而避免雜亂無章。還可以通過二維碼對標本進行日常管理,包括標本的身份、采購時間、借還時間、維護時間、存放地點、制作人等信息。不過對于標本的二維碼管理,需要管理人的身份驗證,也就是只有管理人才有管理權限,從而保證了標本管理的嚴謹性。雖然二維碼應用在不同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信息量的不足,現正在逐漸地被高信息量、低成本、高保密性和易應用性的三維碼所取代。相信隨著三維碼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二維碼必將被三維碼甚至四維碼所取代。
AR技術是將虛擬物體與現實環境相結合,以增強對現實環境的理解與體驗的一種技術[2]。其特點是能將學習環境從平面靜止轉化為立體生動、抽象轉化為具體,從而使內容表達更加豐富。AR技術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習者的興趣,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的創造力[3]。因此,這一技術未來將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如果應用在解剖領域,學習者和參觀者就可以多方位、多角度、三維立體地觀察所要學習的內容,并可以隨意拆分和組合學習內容。體驗者可以模擬臨床工作者虛擬操作手術全過程,給真實手術提供借鑒。如果這項技術未來能應用到人體生命科學館當中,必將給傳統的生命科學館展示帶來全新的革命,而且會改變傳統的解剖教學模式,對于提高解剖學教學效果和增大專業信息量都將有重要作用。
隨著電子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體生命科學館的建設也必將迎來嶄新的未來。學習者和參觀者通過各種高科技的設備和手段,去領略人體解剖學的奧秘,體會人體生命的神奇和偉大。這不但對于提高醫學院校學生人體解剖學的教學質量大有幫助,而且對于醫學愛好者生命科學科普知識的普及也將大有益處,同時對于人體解剖學的未來發展將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1]晏廷亮,方杰.生命科學館規范化與數字化建設探討[J].解剖學研究,2016,38(4):321-323.
[2]江文慧.淺析移動增強現實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前景[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5):140-141.
[3]馮競爭,郭衛.AR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及意義[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2):74-7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