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夢巧
香港戲劇大師王添強認為:“戲劇游戲是培養學生表演能力的主要工具,能夠鍛煉學生的表演技術,更重要的是,每個游戲對學生都有特定的心理暗示與教育功能。”戲劇游戲并非是簡單地對事物進行模仿,也不是簡單地讓學生說話或表達觀點,戲劇游戲的設計要有一定意義,它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重視提高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往能力,尊重學生內心的感受和想法。
一、戲劇游戲的分類整合
教育中的戲劇游戲按照人體的感知覺和器官使用可以分為以下幾大類:肢體動作類戲劇游戲、感官知覺與想象類戲劇游戲、聲音與口語表達類戲劇游戲。
1.肢體動作類戲劇游戲
這類戲劇游戲包括身體覺察與控制、空間位移關系及韻律動作等。如身體覺察與控制類的戲劇游戲有身體打招呼,即用不同的身體部位打招呼。
2.感官知覺與想象類戲劇游戲
這類戲劇游戲包括視覺和聽覺感官知覺、嗅覺觸覺和綜合感官知覺兩大類。如視覺和聽覺感官有變三樣,即請學生兩兩互相觀察對方身上的穿著或外形特征,然后兩人背對背描述對方穿著和外形特征。
3.聲音與口語表達類戲劇游戲
這類戲劇游戲可以分成三小類:聲音、非口語、口語的溝通表達練習。如聲音類的戲劇游戲有傳聲筒,即把全班學生分成幾排,給每一排的第一個人一組音節(一句話),然后讓這個人把這個音節(一句話)傳遞給第二個人,以此類推,直到每一排的最后一個人。
二、戲劇游戲在心理健康培養中的應用
1.在心理輔導中的應用
許多學校開設了心理輔導室,凡有厭學或心理偏差、行為偏差的學生都可以到心理輔導室尋求幫助。這時,如果心理輔導員能夠正確、有效、靈活地運用戲劇游戲,不僅能打開學生的心門,還能有效幫助、引導學生改正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筆者常常用物品故事的方式幫助學生打開心門。許多學生第一次進心理輔導室,難免會有些緊張和不安,筆者就帶著他們參觀輔導室的每一個區域,向他們講解每樣物品的來歷和作用,應該如何使用。漸漸地,學生的心門向筆者敞開了,然后講述他們的故事。這樣,筆者就能快速做出判斷,并給予他們引導。物品故事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學生和筆者之間的距離,營造了寬松的環境,使得彼此間更加信任。
2.在《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
《道德與法治》是最容易影響學生道德發展的一門學科。在平常教學中,教師會借助教材和學生一項一項地討論。但道德行為的形成,僅靠說教和討論是不夠的。在教學中,如果教師適當引入戲劇游戲,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真實的體驗。
如在《好習慣》中有個關于拖拉國的故事,主人公因為做事拖拉,導致事情變得很糟糕。在教學中,筆者讓學生扮演一個拖拉的人,將動作放慢,慢到讓別人看了無法忍受,同時這個學生扮演的職業是消防員。一天晚上,鄰居家著火了。當鄰居來敲門時,他穿衣服、起床、回答別人的話都慢吞吞地,想快也快不了。筆者再利用電視中的畫面渲染大火的可怕和情況的緊急。最后,扮演鄰居的學生不斷大聲地朝著扮演消防員的同學大喊:“快點呀!你快點呀!”一邊是喊得著急的鄰居,一邊是慢慢吞吞的消防員,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學生在那一刻,都感受到了做事拖拉帶來的不良后果。
3.在主題班會和各種活動中的應用
每學期,學校都會慶祝各種節目,如兒童節、勞動節、元宵節、元旦。在節日中,教師總會組織學生舉辦各種班級活動,而這些活動和主題班會都需要通過活動串聯起來。如果教師能創新戲劇游戲,并把它們融入活動中,筆者相信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在每學期的心理主題班會中,教師可以穿插一些心理方面的戲劇游戲。如在以《認識自己》為主題的心理班會上,教師可以充分使用肢體類戲劇游戲,讓學生用身體打招呼,用身體寫字,用臉做表情等,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身體各部位和器官的功能。在節日活動中,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團隊合作的戲劇游戲,如肢體百寶箱、人體漢字等。
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戲劇游戲,并把它們融入學科教學中,這樣能增強學生對事物的體驗,他們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斷,塑造健康的心理,同時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贛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