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茹玉
摘 要:“互聯網+”的興起和發展為高校檔案網站建設帶來了機遇與挑戰,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檔案網站建設的內部優勢、劣勢與外部機會、威脅因素,并分別從把握時代契機、應用先進技術、明確融合目的、創新檔案網站服務內容與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和資金投入幾個方面,提出高校檔案網站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 高校檔案網站 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a)-0-03
李克強總理在2015—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其實質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即利用以云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術和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從而發展壯大新興業態[1]。在檔案領域,結合“互聯網+”環境,學界從檔案工作、檔案利用與服務、檔案信息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如浙江省“互聯網+檔案服務”的省域實踐、檔案微博微信等平臺建設,但學界對高校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檔案網站建設鮮有論及。
“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檔案網站建設,是高校檔案部門拓展和深化信息服務功能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能促進檔案資源的深度整合共享。另一方面,也能提高高校檔案信息服務效率。本文運用SWOT工具分析高校在“互聯網+”環境下的檔案網站建設,并提出對策和建議。
1 SWOT分析
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分析是企業競爭情報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用SWOT工具分析高校檔案網站建設內外部環境,構建SWOT矩陣,如表1所示,總結了“互聯網+”時代檔案網站建設的內部優勢、劣勢,外部的機會和威脅,并提出“互聯網+”環境下高校檔案網站建設的新思路,即S-O、S-T、W-O、W-T策略。
1.1 內部優勢與劣勢分析
高校檔案的資源類型豐富,不同高校館藏各具特色,檔案資源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歷史意義,且高校檔案網站發布的信息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是用戶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但同時高校檔案網站存在資源利用率低、內容缺乏創新、高校檔案管理理念落后等問題。長期以來,高校傳統檔案館(室)的工作大多數處于半公開、半封閉的狀態,“重保管、輕利用”的問題比較突出,館員主動服務意識相對薄弱。
1.2 外部機會與威脅分析
“互聯網+”的興起,為高校檔案網站建設帶來機遇,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推動著高校檔案事業的發展,國內外高校檔案館結合大數據、云計算、社交媒體、物聯網技術等開展了多樣的檔案服務。而用戶文化需求的變化也促使檔案事業的變革。從2018年9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改革開放4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的數據中可看出,用戶對文化越來越重視,檔案事業也應緊隨時代腳步,改革創新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2]?!盎ヂ摼W+”概念的提出也為檔案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如何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體現高校檔案網站的價值、怎樣結合高校檔案網站與新興技術、如何提高高校檔案網站的用戶粘合度等問題仍有待深入研究。
2 對策與建議
2.1 優勢-機會(SO)策略
(1)把握時代機遇,強化互聯網思維。
“互聯網+”的發展為高校檔案網站帶來轉型和升級的機遇,我們應把握住時代的契機,積極促進互聯網與高校檔案網站的深度融合。首先,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對互聯網與高校檔案網站的結合有深層次的認識,不是單純的利用互聯網的技術,要在檔案的內容和服務創新上有全新的探索。其次,由于“兩微一端”等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導致高校檔案網站的用戶粘合度不高。高校檔案部門應當提高服務的主動性,提升用戶對網站的利用體驗,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檔案信息服務。如美國USA Today網站利用VR技術,通過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原始照片檔案的處理實現月球漫步的虛擬現實,使普通人也可以與宇航員同樣感受宇宙的奧秘[3]。
(2)學習先進技術,深度整合信息資源。
高校的檔案信息資源,尤其是特色檔案信息,對于學術和歷史研究具有豐富的價值。檔案部門應學習先進技術,深度整合高校檔案的信息資源,以便用戶更方便的利用。如可以通過數據分析等技術構建檔案信息間的關系連接,從不同維度不同角度構建檔案信息資源網,或結合技術手段對檔案資源進行開發,實現檔案資源信息共享。
2.2 優勢-威脅(ST)策略
(1)明確融合目的,確定自身定位。
高校檔案部門應該明確與互聯網融合的目的,不盲目的跟隨潮流,要確定融合的價值與意義。筆者認為高校檔案部門的融合包含兩個層面:一是高校檔案與內部的融合,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高校檔案部門不再是個孤立的存在,而是高校各部門網絡中的重要節點。高校檔案部門與其他各部門應建立密切的聯系,以部門合作的形式,對校內的檔案資源進行重構。如鹽城市田家炳中學依托學校門戶網站,建立獨立的電子檔案管理、查閱平臺,分設校務、備課、督導、互動、圖書館、網絡硬盤等子欄目。并建議將學生成績分析、圖書館借閱等信息納入檔案管理范疇[4]。二是高校檔案與外部的融合,“互聯網+”時代的最大特點就是通過網絡連接一切,檔案跨界合作也逐漸成為新時代的發展趨勢。依據高校的類別不同,高??蛇x擇與當地專業圖書館、企事業等機構合作,進行資源整合,實現高校檔案的社會價值。如金融類院??膳c銀監局、銀行業協會、銀行等機構合作,構建地方的金融研究中心網站,用戶通過瀏覽網站即可獲取地方金融的發展歷史、行業現狀等信息。一方面有利于用戶查詢信息,另一方面也起到宣傳高校的作用。
(2)創新檔案內容,吸引用戶關注。
在檔案網站的內容建設上,應集知識性、文化性、創新性于一體,利用新媒體等技術手段,創新檔案內容的制作和傳播形式,利用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呈現檔案內容,吸引用戶關注網站,引發用戶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用戶對網站的粘合度。如在入圍第二屆全國高校檔案學專業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的項目中,由中國人民大學梁繼紅老師指導的參賽作品:《家有圣旨——清代文書之文化傳承產品研發》就是以吳氏家族的故事為脈絡,通過圖畫的形式呈現故事場景,將“圣旨”的相關知識穿插其中,利用檔案可視化宣傳檔案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5];如中山大學李海濤老師指導的團隊項目:《林氏橋批檔案的故事——基于水墨動畫敘事形式的橋批檔案價值呈現及傳播》則是以水墨動畫的形式講述林氏橋批檔案的故事,從而展現橋批檔案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多維價值[6]。
2.3 弱勢-機會(WO)策略
(1)創新服務方式,滿足用戶文化需求。
隨著“互聯網+”相關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檔案的服務模式發生轉變,檔案部門需要創新服務方式,更好的為用戶提供服務。在檔案網站建設中應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方式。在“互聯網+”技術環境下,與網站配套的移動APP應運而生,用戶可通過移動終端設備進行檔案信息資源的傳遞和獲取。高校可充分結合技術手段自主開發檔案APP,提供檔案信息推送、文獻檢索、在線咨詢等智能化服務,使用戶可隨時隨地利用開放檔案。并且根據用戶的檢索習慣、個人信息等條件,提供個性化的檔案推送服務。
(2)培訓專業人員,提高服務意識。
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目前仍有高校未實現檔案的信息化,且部分高校檔案部門存在檔案管理的人員結構設置不合理,檔案館員專業素質偏低,主動服務意識薄弱等現象,缺少既了解檔案傳統業務,又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在互聯網環境下,館員與用戶的聯系更為緊密,館員主動了解用戶的需求是網站建設的基礎,只有館員與用戶建立良好的溝通,才能有針對性地建設檔案網站。這就要求館員不斷更新服務思維,把握用戶的需求變化,通過學習網絡技術,提高檔案服務水平。
2.4 弱勢-威脅(WT)策略
(1)提升積極主動性,加大資金投入。
“互聯網+”環境下檔案網站的建設和維護,不僅需要技術的支持,還需要基礎軟硬件配套設施,如計算機、高速掃描儀、數字化檔案管理軟件等。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基礎設施的升級與完善,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這就要求高校加大檔案網站建設的投資,保障檔案網站建設的有序進行。高校檔案部門應提高積極主動性,吸引學校領導的關注,讓領導發現檔案網站的服務價值,爭取更多資金支持。
(2)增加宣傳力度,引導用戶閱讀習慣。
高校檔案網站知名度及用戶活躍度低,是檔案網站建設面臨的巨大挑戰。檔案部門應增加檔案網站的宣傳力度,吸引用戶關注。如可聯合校宣傳部、博物館、圖書館等部門共同開展檔案系列活動,讓高校師生切身參與到檔案活動中,了解檔案的價值?;蚺c社會媒體、其他高校合作,通過檔案網站宣傳檔案的相關知識,向用戶普及檔案的重要性,提高用戶對檔案網站的關注度及利用率,積極主動地對用戶的閱讀習慣進行引導。
參考文獻
[1] 倪麗娟,陳陽.“互聯網+”環境下檔案微信建設的SWOT分析——基于全國檔案微信公眾號的調查[J].檔案學研究,2017(3):41-47.
[2] 國家統計局.文化事業建設不斷加強 文化產業發展成績顯著——改革開放4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十七[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tfx/ggkf40n/201809/t20180913_1622703.html.
[3] 黃霄羽.國外檔案事業步入“互聯網+”時代——2016年國際檔案界回眸[J].中國檔案,2017(2):72-75.
[4] 徐榮梅.“互聯網+”背景下的學校檔案工作探索——以鹽城市田家炳中學為例[J].檔案與建設,2015(5):77-79,90.
[5] 檔案那些事.創新大賽|家有圣旨——傳承四百年的守護[EB/OL]. http://t.cn/EvzRgoz.
[6] 檔案那些事兒.創新大賽|林氏僑批檔案的故事——基于水墨動畫敘事形式的僑批檔案價值呈現及傳播[EB/OL]. http://t.cn/EyoO4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