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 要:過渡語是教師課堂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把一節課的內容銜接成一個整體,促使教學知識環環相扣,步步深入。針對英語課堂教學中過渡語的設計以及如何恰當使用過渡語進行分析。
關鍵詞:英語課堂;過渡語;設計
過渡語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由一個問題向另一個問題過渡時所使用的語言,是銜接各個教學環節的重要紐帶。正確使用過渡語能夠使教學知識環環相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但是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一些教師因為對教學過渡語的認識不足,沒有使用或者濫用過渡語,整堂課給人支離破碎的感覺,課堂氣氛平淡,效率低下。因此,教師要多觀察和反思教學過渡語,探索過渡語的有效設置,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一、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設計過渡語的要求
1.過渡語言的設計要簡單明了,具有準確性
英語教學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過程,所以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過渡語言要清晰、規范、準確。記得有次上完公開課,科組老師就提出設計的過渡語有語法錯誤,如果學生長期聽這樣的語句,他們在學習這些知識點的同時,也會不自覺犯這樣的錯誤,所以教師應特別注意自己過渡語言的精準性。
2.過渡語言的設計要循序漸進,具有連貫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渡語言的設計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找準各環節的銜接點,巧妙自然地把學生從一個環節引領到下一個環節,使整個課堂上下貫通,渾然一體,學生也易于接受,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牛津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Family life,該課展示了Kitty一家在不同的房間正在做不同的事情。筆者在教學中通過Free talk引出Kitty一家人。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Ss: I can see a house.
T: Do you like this house?
Ss: Yes, Its very big.
T: Whose house is it?(出示Kitty一家的照片)
Ss: Its Kittys.
T: Where is Kitty?Where is Ben? Now lets listen and find out where they are.
這樣很自然地過渡到各個房間的教學。
3.過渡語言的設計要有感染力,具有多樣性
充滿感染力的教學過渡語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的課堂過渡語要豐富多彩,靈活多樣,教師應隨著教學內容的需要進行改變,用富有情感的語言調動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融入實際課堂中,增強學習的熱情。
如在教四年級第二單元故事部分教學時,筆者先用討論的方式引出Supergirl這個人物,然后通過采訪了解她會做什么,接著以提問的方式問學生想采訪的運動明星對所學課文進行鞏固和補充,最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孩子們都參與進來。整堂課學生不斷被新的過渡方式刺激和調動,學習熱情高漲,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可見,多樣性的過渡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順利入情入境,增加英語學科的趣味性。
二、在英語課堂中怎樣恰當使用過渡語
1.利用課堂前的準備精心預設過渡語
課前,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和學情,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分析教材前后內容的銜接,找到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并根據重難點設置教學環節,預判學生可能會出現怎樣的回答,針對不同的回答巧妙用好過渡語言。老師在預設時就可以把各環節的過渡語言具體、明確地寫出來。
2.利用課堂中的“始料不及”來串聯和拓展學習環節
教學環節的巧妙過渡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伴隨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課堂中常常出現許多“突發情況”。因此在課堂教學時,要時刻注意學生的反應和表現,隨著學生的意愿靈活過渡,也會出現許多無法預知的精彩。比如:筆者在教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Music時,問學生:What can you play?在開展互動問答時,突然有個學生問:Miss Zhang, what can you play?于是,我把問題還給了學生,讓他們猜猜,學生的情緒一下高漲起來,一位學生問:Can you play the piano?另一位學生又問:Can you play the violin?于是筆者很自然引入到一般疑問句“Can you play the...? Yes,I can./No, I cant”.的問答。課堂上的突發情況往往對教師提出更大的挑戰,面對課堂上出現的這種“預設外”要做到冷靜應對,引起學生的關注,提高學生注意力。
3.利用深化過渡歸納總結,提升教學效率
深化教學內容的過渡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是課堂教學的最后環節,也是讓學生對一整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加深印象和強化記憶。比如:筆者在授完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y future時,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鞏固“want to be”的用法,筆者設計這樣的過渡語:“We all have a dream job. What do you want to be?Why?”學生說:“I want to be a pilot. Because I want to fly a plane.”然后讓學生把自己的夢想工作寫在紙上。最后,我進行總結:“I hope your dream job will come true.”在總結這個環節,過渡語言的使用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鞏固新授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他們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教師要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技能,規范課堂過渡語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要重視過渡語的緊密銜接,自然轉換,將教學內容循序漸進地串聯起來,同時我們也要多觀察多總結多探索過渡語言的有效設置,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啟春.正確使用課堂教學用語,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益[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3):70-71.
[2]錢希潔.英語教學中的“過渡”藝術[J].小學教學研究,2005(8).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