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艷(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寧夏銀川 750021)
教育部頒布的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明確指出:“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是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备呗気o導員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職業院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力量,建設一支優秀的輔導員隊伍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腳點又落在了人文關懷上。因此,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貫徹 “人文關懷”理念既是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創新也是時代賦予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崇高使命。
人文關懷作為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人格、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的主體、地位、需求、生存狀態、生活條件以及保障的關注。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輔導員工作也時刻發生著變化,因此,高校輔導員工作觀念也應當隨之發生變化,即實現由過去的“管理”為主要方式轉變為以“服務”為主要方式。高等教育也正經歷從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型階段,輔導員要對不同生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生活輔導、就業輔導等。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輔導員隊伍的建設對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和諧、塑造自尊自強、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對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有舉足輕重的正面影響。學校對輔導員的人文關懷,是學校管理中貫徹辦學理念的重要途徑,是體現和構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沙掷m發展的重要內在動力之一。
輔導員的德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做學生的工作。傳統的高校輔導員學生工作實質是一個強制的、封閉的管理過程,過分強調和突出管理的權威和主導地位,從而忽略了對人和人性的關注。人文關懷理念下成長的輔導員,其德育工作的原有價值和功能逐漸加強,會使德育工作充滿人性魅力,不再是以前毫無主觀能動性,沒有道德意義的枯燥無味的灌輸與說教。
構建和諧健康發展的輔導員隊伍,是學校的一種責任,也是新形勢下國家和社會對高校提出的重要任務。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新時代,輔導員隊伍建設要與時俱進,人文關懷不僅是輔導員隊伍建設從傳統向現代轉變的內在要求,也會使輔導員工作向所倡導的德育發展方向,將對職業院校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寧夏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系黨總支始終堅持將“人文關懷”理念貫徹于輔導員隊伍建設工作中,通過“三個重視、三個構建的‘三三’模式”,充分調動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為輔導員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鼓勵輔導員大膽開展工作,從而建立起一支素質高、作風優、能力強的輔導員隊伍。
2.1.1 重視輔導員的個人發展
輔導員日常行政事務性任務繁重,同時又肩負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他們時間和精力消耗巨大。加之工作責任重大、難度增加、個人發展緩慢及社會認可度低等問題,使得輔導員職業成了 “燙手的山芋”。近兩年,建工系已經通過完善的梯隊建設,將兩名輔導員培養成綜合素質過硬的管理型人才,且通過個人競聘已走上學院中層領導崗位這為后續輔導員的發展及上升指明了方向。
2.1.2 重視輔導員的精神需求
通過學院校園文化藝術節這個平臺,注重用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和升華輔導員的工作作風,培養大責任、大承擔意識,塑造大奉獻、大敬業的人文精神。有序開展形式多樣、有聲有色的、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活動,發揮文化熏陶作用,鼓勵輔導員們在自己的舞臺上大膽創新、大展才藝,與自己的學生一道開展各項活動。
2.1.3 重視輔導員的家庭生活
該系八名輔導員,兩男六女,現除一人單身外,其余都已成家且有了自己的下一代。面對家庭生活和工作,如何讓他們能更好地兼顧,該系開展了輔導員家庭情況摸底調查,對有困難的輔導員給予更多的關懷,對“媽媽輔導員”開展“母親關愛行動”,動員輔導員隊伍既分工又協作,同時系部領導主動承擔部分工作,減輕“媽媽輔導員”的部分工作壓力,充分展示系部的人文關懷。關心輔導員的婚姻,舉辦“青年聯誼會”為單身大齡輔導員和其他青年教師提供認識渠道。
2.2.1 構建輔導員隊伍的人文關懷模式
高校領導要懂得“換位思考”,以輔導員的立場為出發點面對問題,做好民主管理工作。建工系采用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和完善輔導員隊伍,每周一次的輔導員工作例會,讓輔導員充分去展示、談想法提意見,從組織上開展民主管理工作。策劃和開展校園活動時,認真聽取輔導員的意見,群策群力,充分尊重輔導員的想法。輔導員的意見或者反饋,系部及時收集和整理,以群眾的利益為優先,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及時上報。
2.2.2 構建輔導員隊伍的人文關懷制度
事務公開體現的是以人為本,是調動輔導員隊伍積極性最直接最有效的人文關懷制度。包括系務公開、業務公開在內的事務公開是立適應人文關懷需要的一整套科學行政管理制度的內在要求,是促進單位和諧的重要措施。公開的具體業務一定要“透”,公開的基本程序一定要“順”,公開的實現形式一是要“活”,公開的內容一定要“熱”,不能避重就輕,要形成全員參與,主動參與的氛圍。目前系部已經制定建筑工程系多項體現人文關懷理念的人性化制度,如《輔導員工作績效考核評定辦法》《專職輔導員雙肩挑培養制度》,受到包括輔導員在內的全體系部教職員工的好評。
2.2.3 構建輔導員隊伍的人文關懷教育
建立新型的課程體系。該院在教學改革中引入人文教育課程,在必修課和選修課等課程中適當增加人文素養類的課程,鼓勵輔導員擔任人文類課程的主講教師,引導和幫助輔導員把文化素養、實用價值和職業成就有效聯系在一起。該系鼓勵專業對口的輔導員教師開設人文類選修課程,通過“青藍工程”和“傳、幫、帶”結對子,定期進行輔導確立了“一年立崗、兩年達標、三年示范”的培養目標。目前該系已經開展了中外建筑史、社交禮儀等多門人文類課程,主講教師均為輔導員教師。已有一名輔導員順利通過驗收,成為輔導員身份的“雙肩挑”教師,在發揮人文育人功能的同時,實現了自己的專業理想,為后續輔導員轉崗打牢基礎。
輔導員職業是一項實踐人文關懷的職業,同時也需要被人文關懷。系部黨建育人工作離不開輔導員,輔導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文關懷理念下必會有大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系黨總支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學院黨委決策部署,以人文關懷促輔導員隊伍建設再上新水平,再創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