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學穎
(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板橋中心小學,云南保山 678004)
筆者曾經在大學時期選擇的就是數學教育,而自己也非常地喜歡數學,在過去的幾年教學當中,也積累了一部分的初中的數學教學經驗,感覺還比較得心應手的,但是當筆者考到中衛的時候,需要教學小學數學,而后來也就去教學了,后來才忽然發現,原來自己也不是那么適應。筆者發現原來要教學小學數學與初中初學還是存在著一定打差異,包括一些解題思維以及同手操作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而筆者自己也同時在不斷地學習,一有時間就會向其他教師求教學習如何融入小學生的課堂進行有效的教學,以此來積累經驗。這一次的網上學習是一個比較難得的機會,筆者從中得到了非常深的感觸,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收獲,現在與大家講講通過學習對小學數學教學之感悟。
在經過很長一段的小學數學教學之后,慢慢地知道,由于小學生年齡問題以及身心發展的規律,所以基本上大部分的小學生都是好動的,專注力的時間也很短,那一段時間里,這成了筆者很頭疼的問題,因為小學生與中學生不光年齡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就是心智方面還是不會特別成熟的,所以教學小學生會比較難引導他們長時間地把專注力放在一個地方。后來經過不斷地向其他教師求教學習,再加上自己的不斷琢磨,終是有不錯的成效。記得曾經誰說過:“好的方式與好的態度,都要讓它變為習慣。也只有把不斷的熟練、熟悉、理解才能將它變為自己的習慣,那么這時,好的方式與好的態度才能時刻表現出來與隨時靈巧的運用著,就像是一種本能,一輩子都受用。”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說,小學就是一個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那么小學生要養成了好的聽課習慣可以使其以后對于任何事情,都能夠讓專注力長時間地放在某一件事上,未來終身受用。經過長時間的琢磨,也隨著時代的不斷改進,后來發現可以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可以找一些與該節課相關的其他知識,是課本上沒有的,那么這時候與學生們進行互動,可以將專注力拉回來,從而讓學生對于多媒體,對于相關內容但是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會產生好奇,會想要進行探究,這樣也就增加了課堂上的活躍性,那么接下來的每節課,學生都會很期待,長期以此培養,后期學生也就會自覺養成認真聽講的好習慣。就好像當時筆者在教學《平面圖形的認識》這一課的時候,那是
筆者第一次嘗試以這樣的方式給學生上課,首先給學生創設了一個情境:圖形婆婆今天帶著她的孫子們到我們的課堂上和同學們做朋友,同學們想知道他們叫什么名字嗎?這時候使用上了筆者說過的多媒體,多媒體上有很多種不同顏色的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以動圖的形式向學生們走來,他知道,這時候學生們的專注力已經被吸引了,學生們問道“他們叫什么名字啊?”經過認識圖形后,同學們也積極地提問:“他們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呀?”這樣的情境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懂得了積極思考問題。
筆者一直認為對于教學小學生數學,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地根據時代的不同還要根據小學生們的思想來進行針對教學,那么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筆者認為有句話說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對于自己的學生,不論是學習情況,還是生活,都是一名教師該清楚的,只有清楚地知道這些,才能了解一個學生的性格,畢竟每個學生的性格都是不同的,這樣教師才能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
其次備好課。筆者相信作為一名教師,都知道備課時必要的,但是若想備一堂好課卻不是那么的容易,在備課時筆者深知要清楚的了解教材的內容,了解學生,還要設置好一堂課的每個環節,要準備好在一堂課教學時,學生們會提出怎樣“意外”的問題,對于“意外”的問題該如何教導學生,這些都是需要做好準備的。
再次給學生留一定的思考空間。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次次的鉆研,筆者學會了給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間,這樣才能讓學生將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靈巧的應用到實踐當中。
最后多給學生表揚與鼓勵。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不同,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一次就能學會教師所講的,所以筆者不會一味地去批評學生,筆者會一直鼓勵和表揚學生,去贊賞每個學生,給學生自信,可以加強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玩是孩子們的天性。這也是筆者自己曾經經歷過的,所以非常清楚。作為一名教師筆者不會強求孩子們不讓孩子們玩,相反的,筆者經過不斷地琢磨為了能夠很好地引導自己的學生們,形成發一套自己的教學模式,那么根據小學生愛玩的特質,與筆者要講的這節課的內容有計劃地帶領學生們進行課外教學,指引著學生們玩數學的活動以此來加深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印象。
(1)猜謎活動。將小學數學的口訣、概念等編成謎語,利用節日舉行猜謎活動,以此來讓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有著深刻的印象。
(2)爭奪小紅旗游戲。將要該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設置一些不同的小計算題目做成升旗臺的形狀,再給學生們設置一個規定的時間,學生們準確無誤地計算完題目,誰就能奪得小紅旗。學生奪得了小紅旗后,引導全班同學都進行熱烈鼓掌表示祝賀。小學生都有愛逞強好勝的心理,該次小游戲奪得了小紅旗的學生就會想下次爭取還獲勝,那么沒有奪得小紅旗的學生們就會想,下次爭取獲得勝利得到小獎品。
(3)講故事、編故事。在給小學生教學數學時,到后來,他就倡導學生們可以回家自己買一些有關于數學的趣味故事書,筆者也不藏著掖著的給學生們介紹了一些不錯的數學故事書,讓學生們自己看著買,而后再讓學生們將故事書帶到學校讓學生們在課后可以互相借閱。那么經過一段時間的借閱后,筆者利用自習課組織了一場講數學故事的比賽,筆者作為一位教師,就先領頭先講了,問了學生們一些關于自己講的故事中的問題,再引導學生們自己用代入式的形式講、編數學故事,講一些關于數學如何運用如何解決的知識。通過這樣一個講數學故事、編數學故事的比賽,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學的運算、由來與數學的重要性都有了更深的了解。
(4)做數學小游戲。筆者認為在課堂上適當地運用小游戲來融入數學知識同時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是必要的,只有課堂變得活躍了,才能引起學生們的專注力,才能調動學生們的積極與主動性。比如,在學習這節課學習完乘法口訣后,在下一堂課的時候,先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復習一下上節課的內容:“同學們,在學習新內容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然后進行規制講解,由一位學生背出前半部分的口訣,再由另一位學生反映快速地背出后半部分的口訣。規定在限定的時間內,哪位同學對的多哪位同學就獲勝獎勵筆者自己做的一些小玩意。
偶爾有時候筆者也會收集一些學生在平常的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理集中在一起發給同學們,讓學生做一回“小老師”批作業,看誰批得對批得好。很多小學生比大人還愛面子,生怕自己落了后,都會虛心地向成績好的同學或者向教師請教。很快學生在這樣的一個小游戲當中找出了題目中的錯誤,那么有了這樣的經驗,以后同樣的錯誤就會出現的比較少了
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教學的道路上,筆者付出的是汗水,是經過了不斷的琢磨,最終才有了自己的一種教學模式,也收獲了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實。而者也在不斷地告訴自己,還要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育人之路,才能擔得起自己的責任,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