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衍(云南藝術學院文華學院 云南 昆明 650102)
如今我國藝術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處于每況愈下的階段。本文調查了某藝術高校在校大學生與有關體育教師,并參考諸多相關文獻,對藝術高校大學生的體育行為和體育習慣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加強藝術高校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藝術高校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的意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長期接受藝術專業知識的陶冶和熏陶的藝術專業學生較普通學科高校學生在觀察力,思維情感,想象力等更強。藝術類學生往往個人的特性更鮮明,更突出。藝術來源生活,他們在學習藝術知識中更多的創新思想的融入加之敏銳的藝術洞察力,所以他們對社會的觀察比較細致。但也正因如此,他們的認識更容易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上,對事物的認識往往大多以偏概全,較少從事物的本質上分析問題,缺乏邏輯思維的認識。總之,藝術思想,感性思想強的特點使的高校的學生一貫傾向于對事物作出敏感的審美判斷而對價值判斷不夠敏感,有時抓住事物的外在,形式,細節,而忽略了內在的價值和邏輯的本質。
藝術高校學生較普通學科高校學生社會化程度較高。藝術高校學生在進行藝術實踐的過程中累積了豐富的人際關系經驗和專業知識獲得經驗,有部分專業的學生有或多或少的經濟收入。這部分學生的獨立自主性較強,人際關系處理經驗較豐富,心理素質較好,對自我的社會定位比較明確,在社會中的競爭意識要強于普通學科高校學生。相對的,另一方面,他們又存在著功利心較強,組織性和紀律性較弱。
藝術高校學生普遍熱愛自己的本專業,為了以后的自身專業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因此他們在校期間會更努力的加強自己的專業學習。但相對另一方面,他們不能夠正確的處理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公共課程學習的關系,對于體育和其他公共課程重視度不夠。
藝術高校學生的文化素質差異較大,對待事物的認知態度和價值觀有較大的區別,個別同學對提高自我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不重視,導致對知識的學習成果較小。
學校體育校園環境的良好程度影響著各項體育活動能否正常開展。只有和諧的體育校園環境才能夠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進一步增加學生健康的體育行為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諧的體育校園環境作為一個載體,藝術高校學生在進行個體體育行為時所獲得的經驗對于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都有著一定的影響力。用過比較大一大二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來看,大二學生在通過一年的體育運動訓練后養成了基本的體育鍛煉習慣,對體育價值觀也有著一定的了解。學校體育校園環境因素對不同的性別也有著一定的影響。男女生對體育行為意識有著很大的差異,男生傾向對體育器材的了解,體育鍛煉的意識較強;女生偏向了解體育理論知識,體育鍛煉的意識較弱。這些體育行為意識的差異還反應在男女生對體育的價值觀上。
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影響顯著。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日常體育鍛煉習慣是良好身體素質的基礎,有好的身體素質才能面對各種大壓力環境下的專業比賽前快節奏的訓練。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各種藝術專業功底的保證。
根據鍛煉有效的時間標準,每次鍛煉的時間應保持在30分鐘左右最佳。適當體育鍛煉會刺激身體的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從而強化心肺功能。而對于藝術高校大學生來說,每日進行有效的鍛煉時間既能獲得良好的身體素質為自身藝術專業打下基礎從而能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
藝術高校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多半受到體育教師的干預,體育學習熱情是促進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一項基本動力,頻繁的參加體育鍛煉使人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身體機能狀態更加健全,從而有著更多精力來進行更好的藝術專業學習。
藝術高校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精神建設的希望,他們有著高學歷和較高的感性認識,在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熏陶下往往缺乏較多的判斷事物價值的理性力,所以藝術高校學生在生活方式上表現出一定的特殊性,他們在刻苦加強自己專業技能學習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自身身體素質的問題。過多的把時間和精力投入自己的藝術專業身體沒有充足的睡眠保證和身體資本,所以身體問題時常會成為自己成功路上的絆腳石。體育教師和輔導員應該讓學生在校期間能夠多了解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養成良好的正面的體育生活方式,形成相對較固定的體育習慣,并讓學生主動樹立起終身體育這一觀念。
藝術高校學生日常的生活方式反映一個學校基本的校園環境,也體現了也體現了許多問題。現在科技化發展的飛速時代,各種電子產品的出現,大大減少了藝術高校學生平時的體育鍛煉時間。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夜生活豐富,熬夜通宵現象較多,睡眠時間嚴重不足。藝術高校學生在結束白天枯燥的課程之后,晚上大部分同學會三五成群的結伴去學校附近KTV、酒吧,有開懷暢飲的習慣,這一現象周末尤其嚴重。小部分同學去附近網吧打包夜游戲。長期以往這些所謂可以讓學生們“放松”的行為會使得學生出現身體問題。有的學生不得不在白天上課的時間補充睡眠,這樣就曠課的問題日益嚴重,大大的影響學業問題;(2)即使藝術高校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學生社團,但是由于藝術高校學生的特殊性,許多學生都習慣以自我為中心,無論是學習中還是生活中都習慣獨來獨往,學生往往還是缺乏人際交流,交際能力有待提高;(3)專業知識學習時間過長。踏入高校的藝術生在中學時期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專業知識學習上,沒有系統學習過體育知識。作為踏入社會前最后的學習時期,學生應該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加系統的學習多一些體育常識,將來為畢業后投入到一份稱心的工作而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4)花過多的時間在電子產品上,久坐不動。如今網絡時代,藝術高校學生在課余之際沉迷虛擬網絡生活,淘寶購物,追劇,玩游戲等,長時間的久坐和面對電子產品會產生近視等出現更多的身體問題,從而就耽誤了藝術高校學生的學業;(5)大量課余時間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以往高中課程都是老師教學生學的滿課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自學能力差。當代大學多半采用自主學習的方式,課程少而精,這樣就使得學生有充足的課余時間,而初入大學生活的藝術高校學生記起高中老師常說的“讀到大學你就輕松了”這一錯誤觀念,使得學生進入大學生活后對課余時間的規劃有所誤解。有一部分藝術高校學生的課余時間基本以玩為主,男生玩游戲居多,女生大多追劇,逛街。
意識決定著行為,使藝術高校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就要讓其具有一定的體育意識。在傳授給藝術高校學生體育知識的基礎上,應該讓他們先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認識體育鍛煉的行為可以讓自己終身受益。在體育活動進行的同時,教師和輔導員應該督促學生參與其中,幫助學生找到體育運動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在深化藝術高校學生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同時,促使他們養成良好的,正面的體育健康行為,從而進一步樹立終身體育觀念。藝術高校需要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完善的體育設施硬件環境來滿足廣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現實需求,藝術高校應在日常宣傳體育信息,指引藝術高校大學生時常保持著正面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激勵他們積極的參與體育活動中,從而增強了他們的身體素質,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
如今許多體育項目在課程的設置中受到器材等硬件因素和授課方式的影響很難正常有序的開展,如果體育課程在橫向上很難擴大,那就需要轉變體育項目形式的界定。在此基礎上,著重課程的趣味性,并開設具有檢測和評價意義的體育課程,或者體育課程的運動項目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開展,讓學生不僅可以對自身身體素質有所了解,并更能推動藝術高校學生體育運動有效進行。
某些體育運動的進行需要相應的體育器材及場地,若是硬件設施得不到足夠配置,就很難激發藝術高校學生參與和學習體育興趣。通過大量的文獻了解到,如今我國高校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學校缺乏完善的體育硬件設施以及體育教學人員的缺乏。所以,學校應該加大對體育硬件設施和人力資源的投入,為學生養成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的體育參與程度受到學校的體育校園環境和周遭事物的巨大影響,學校應該結合這一實際情況開展體育活動,秉承“健康首要”的健康思想為主,努力烘托藝術高校體育文化的氛圍,為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而努力。
改善藝術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問題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夜需要體育教師和輔導員在課堂內外充分的配合,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督促。為此,藝術高校應該最大限度的發揮體育教育的作用,研究體育教學的形式和體育課程內容,結合藝術高校學生的特殊個體性真正做到有針對性的開展體育教學,確保藝術高校體育教學的整體素質。
藝術高校體育校園環境對學校體育教學環境有著巨大的影響,而體育教學環境是否良好連系著藝術高校學生是否能夠培養良好的體育行為,養成好的體育習慣。因此,藝術高校在注重修繕體育教學環境的同時還需要渲染良好的體育校園環境,進而藝術高校學生 的體育學習熱情增強,體育教學就可以正常有序的開展。同期還需要知道藝術高校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這不僅是改革體育課程的切實須要,也是指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方法。藝術高校學生的體育意識得到一定的提高,大學生的素養才能得到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