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富兵(四川工業科技學院 四川 德陽 618500)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在我國于多民族聚集狀態下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沉淀逐漸形成的一種特殊體育文化現象。不同的民族根據其傳統文化習俗的特征發源和演變,形成了具有本民族彩色特點的濃厚體育項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和國家的文化事業的豐富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革新,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發展和傳承不斷遭遇困境和破壞,因此對少數民族體育事業的保護和傳承工作開展已迫在眉睫,需要我們要深入進行思考與探究。
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征呈現出明顯的小范圍部落式的散落聚集狀態,每個少數民族的聚集區域與范圍都不同,收到當地的人們生活方式和歷史演變特征的影響,不同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體育運動是從人們的生活勞作中逐漸誕生的一種娛樂休閑的活動形式,所以從不聽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規則和形式中也充分的體現了我國少數民族自有的風俗人情特點。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起源和發展離不開少數民族歷代以來的開展和傳承,并且很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展和進行都非常依賴與當地的特色環境與自然條件。所以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在文化內涵上具有顯著的自然性和野生性,從而能夠在我國復雜的地理環境中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這些自然因素也逐漸演變成為一種旅游資源,幫助少數民族拓寬經濟發展渠道,打造與自然地理景觀和民族文化精神相結合的旅游事業,推進民族發展。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在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演變之后,逐漸形成了當前的樣子。在其發展期間,要不斷經歷居住環境的開發、與外界的聯系和溝通加強、外民族文化的進入與本民族文化的外流等等挑戰和變化,但是卻能夠通過適應和調整生存下來。這足以說明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極大的包容性,能夠不斷接受時代訊息充實和調整自我,這對于當前我國不斷推進體育文化現代化融合與轉型工作的深入有著重要的作用。
在國家大力倡導并發展體育事業的背景下,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為求生存也進行著相應的改革與轉型,這樣做的好處在于能夠為民族傳統體育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緊跟上時代的步伐,但是其弊端與工作漏洞也在此。許多地區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在開展當地傳統體育轉型時,太過于追求改革的速度和效率,從而忽視了當地的經濟水平與人們思想上的接受能力,讓體育項目的轉型和改變顯得突兀與不合理,反而造成不利的影響。
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種類繁多,內容形式豐富,對豐富我國體育文化寶庫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當前我國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發展遭遇和經歷的一個大的困難就在于,人們對于民族體育項目的了解和認識太少,大多數民族體育項目的開展和活動比賽的舉行也僅限于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并沒有得到廣泛的宣傳和外界的參與度,從而讓民族體育項目的擴展和豐富成為難題。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和生存的環境不斷改善和優化,在網絡信息技術迅速進步的背景下,各地之間的交流和經濟來往大大增多,人們的眼界和認識也相應提高,對于生活質量的需求不斷攀升。在這樣的社會氛圍和個人心理驅使之下,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青年開始向往外界的生活,并且對自身的職業有了新的思考。這就直接導致民族體育項目的繼承和傳承缺少人才,許多優秀項目日益消亡。
在不同的居住環境帶來的自然因素影響下,以及不同民族自古以來形成的傳統文化熏陶下,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濃厚的民族與區域特色。例如:蒙古族的特色運動摔跤、賽馬等,這些特色項目具有非常有利的觀賞性和娛樂性,但是同時也正是因為過于濃厚的民族特色導致對運動員和比賽場地比賽器械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從而影響民族體育項目的廣泛傳播與應用。
針對我國現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呈現下滑趨勢,許多優秀民族體育項目日漸消亡,民族體育文化漸漸失去其內涵和價值的現狀,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可以發現重要的一點就是國家在政策和制度上的缺失,無論是國家還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對于民族體育的保護工作都存在忽視,缺乏系統完善的保護機制與保護體系,讓民族體育處于一種無人管理的自由生長狀態,錯失許多發展機遇。
(1)建立健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監管體系與制度。
政府作為人們生活的領導者,在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進行保護的工作中起著關鍵性與決定性的作用,政府可以通過政策的發布與施行向群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執行理念,從而帶領人們參與到民族體育的保護中。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監管體系與制度,好的制度是有效開展工作的保證,加強對地方政府和相關單位的管理與督促,加快保護步伐。
(2)組建民族體育研究專家團隊進行深入考察分析。
除了有利的政策支持與保障外,完整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保護機制的建立還應該包括實踐環節。政府作為最高權力機構,其意志應該代表群眾的意志,其做法也應該順應人們的意愿。對于民族體育保護體系建立之前的準備工作來說,政府應該給予人才上的提供和鼓勵,組建民族體育研究學者與專家的團隊,通過實地考察與調研并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現狀和人文特點進行正確政策的指定。
(1)加強對民族傳統體育的了解與民族體育的接納。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保護工作的開展需要的不僅是少數民族當地與國家的參與,更多的是需要外界群眾整體的配合與支持。在過于由于人們對于不同少數民族的體育項目了解較少,因此很難引起大家的關注與興趣才導致民族體育的低迷衰退,在當前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發達的時代,人們可以通過圖片、影像、圖書等等不同的途徑對民族體育加深認知與了解,從而接納民族體育的存在和發展。
(2)積極參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體驗與實踐。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其本質也是一種體育項目,那么就一定是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相互結合的共同體。在增強民眾對民族體育的共同感和喜愛的時候,不能只依靠信息傳輸的形式讓大眾僅僅看其表面,而是應該將民族體育項目和活動開展到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利用多民族共同舉辦民族體育比賽的形式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民族體育項目的實踐和體驗中,切身感受其魅力。
(3)自發組織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習傳承活動。
雖然外界的態度和做法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工作的推進與深入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為了實現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真正存在于穩定長遠發展,更多的依舊是需要本民族的人們為之付出的努力和嘗試。對于當前民族體育傳承出現困境與阻礙的問題,不同民族應該首先從內部尋找原因,要加強對本民族青年人使命感和榮譽感的培養,學會自發的組織體育項目學習與開展傳承活動。
(1)營造和諧包容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
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氛圍能夠為一個新鮮事物提供友好而和諧的生存和發展環境,對于當前主流的社會文化來說,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作為一種稀有產物和非主流的產物存在的,如果社會主導的價值觀念和文化發展方向不能接納民族體育文化的內容與形式,那將直接導致民族體育文化的消亡。因此從社會層面出發,要盡力營造一個和諧與包容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
(2)利用少數民族旅游優勢促進體育傳承。
少數民族聚集地區擁有著良好與優秀的旅游資源,少數民族的風俗特色與獨特的地理環境都深深的吸引著外界的人們前來探究與體驗。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交流溝通能夠很順利的實現文化的融合。這種方式也可以用在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工作中,利用少數民族地區自身旅游業的發展,在展示環節中增加民族體育項目的開展環節,吸引人們參與了解,以達到自救的目的。
(3)樹立正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價值觀念。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我國在幾千年的發展和進化中逐漸形成的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與地域差異的少數民族人們生產生活形式的升華,具有無可替代的文化價值和存在意義,因此對待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保護工作應該保持正確的原則,社會要幫助形成良好正直的開展風氣,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無論是民族地區還是外界都不能將此項工作利益化,而是要公益化,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其健康的發展與合理的轉型。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地理自然條件多變、人口聚集結構復雜的環境下,在祖國文化寶庫中逐漸開出了一朵朵美麗獨特的花朵,并且紛紛形成了自身的存在意義和價值,對于少數民族聚集地區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受到人們認知現狀和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因為缺少有效的保護和傳承導致不少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正在逐漸消亡破壞。因此當前我們亟需要聯系各方大力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保護工作,不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還需要人們的心理接納以及社會的友好氛圍營造,才能建立一個完善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保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