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永兵(滇西應用技術大學 云南 大理 671006)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理念的滲透和落實,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了高校教育的重點內容,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與重視。社會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對人才的創新思維與能力也有著較高的要求。正所謂創新是進步的源泉,缺乏創新的民族是很難獲得更好進步與發展。學生若想在日后的工作中獲得更好的機會和發展,首要的便是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高校在教育工作中也應當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提升。本文簡要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特征,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行探究和分析。
時代在快速的進步和發展,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與日俱增,高校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難以滿足新時代教學的需求,以往體育教學中更加重視對學生體育理論知識和基礎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提升,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利于學生全面成長為社會所需的人才。創新意識與能力是當代人才所必備的能力之一,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謂創新能力指的是學生能夠運用創造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創造出突破常規的想法和思路。創新能力是可以經過后天培養和訓練而提升的,教育工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應當重視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采取措施來提升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除此之外,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與發展,素質教育理念將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列為了教育的重點任務,從而為高校體育教學也指明了方向。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創新型人才,創新能力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也不可或缺。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當積極響應素質教育理念的號召,將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為指導方針,采取有效措施來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思維以及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
結合現今高校體育教學現狀來看,雖然國家和教育部門提高了對體育教學的重視與關注,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與方針來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但學生自身對體育課程的認識與重視還有待提升。受到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束縛,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關注度不夠,導致很多體育課堂都呈現出松散的狀態,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也難以在觀念上提起重視,認為體育課是可有可無的副課,將其視為自由活動的時間,對體育課的認知停留在表層階段,并沒有樹立體育意識與觀念。除此之外,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很多學生生活作息和運動習慣較差,沒有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和興趣,不愿意在體育課上進行鍛煉和運動,導致其身體素質較差。眾多因素導致學生缺乏對體育課的正確認識與重視,從而制約了體育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效果。
除了學生自身因素之外,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起到重要的影響和作用。受到應試教育理念和傳統教學思路的局限,高校教育中更加重視對學生文化知識的教學,從而導致體育課的地位較低。很多教師長期受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難以及時轉變教學思路,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導致體育教學水平無法提升,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更不利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沿用守舊落后的教學思路與以往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采用呆板單調的教學手段,缺乏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導致課堂氛圍的嚴肅和壓抑,不利于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甚至會產生厭倦和抗拒的心理,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做起。所以,教師應當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和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來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結合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來看,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單一,缺乏重點的問題。教學內容設置的不合理會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果,也難以有效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很多高校為了促進教學的全面化,會要求體育課堂教學涉及多方面教學內容,內容的豐富全面雖然能夠吸引學生一定的興趣,但在有限課堂時間內,教學的深度則難以得到有效保障,最終導致體育教學廣而不深,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創新能力的培養也很有限。結合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來看,很多高校體育課堂仍局限于傳統教學內容,不能夠與時俱進的融入現代化的體育項目,導致教學內容的陳舊和單調,難以滿足新時代高校體育教學的要求,更不利于創新教育的滲透。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難以激發興趣和熱情,創新精神與意識更是無法得到提升,創新能力的培養無法得到保障。
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育體制對教學質量與水平的影響較大,教育部門以及高校管理層的決策與意見都是指導高校體育課堂的重要方針,因此只有教育部門和學校管理層制定的制度與體系科學合理,才能夠發揮良好的指導作用,幫助教師明確教育的任務與目標,找準定位與方向,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然而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校管理者普遍重視文化課的教學,對體育的關注只停留在表面,不能夠有效的落實到實踐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還是注重對文化課程的教育,這也導致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難以得到實質保障。在這種教育體系的局限下,必然會導致創新能力的教育難以得到有效實施,不利于展開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以及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帶來了較大的沖擊。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較之以往有所提升。傳統體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現今教育的需求。為了更好的滲透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教育,高校體育教師應當積極轉變教學思路與教學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和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思想與觀念,將創新能力的培養當作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學習和把握上級領導制定的體育教學方針,深化對創新能力教學的理解和認識,自覺主動的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轉變以往教學模式,充分的將體育教學與學生學習相結合,促進學生對體育的思考與啟發,進而有效的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教育。
體育課堂是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主陣地,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來對學生展開指導。通過營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滲透落實創新能力的教育,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思維自由的發散與創新。結合教學經驗來看,學生創新思維與意識的培養對環境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對課堂氛圍與教學環境的營造和構建,創設出輕松、愉悅、舒適的教學氛圍,從而促使學生的思維的發散和活躍。所以,構建和諧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前提。除此之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摒棄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和局限,充分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潛能,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想象,敢于突破傳統慣性思維模式,不拘泥于傳統教學的框架,調動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意識,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創新能力的培養依賴于創造性思維與想象力。因此,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激發,為學生想象力提供相應的展示平臺。每個人的想象力都是無限的,尤其是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較強,對新興事物能夠較好的進行想象與發揮,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認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充分借助這一點來構建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通過情境教學的方式既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又能滲透落實創新能力的教育。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事先展示出一些特定的體育動作和技能,然后讓學生大膽想象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結合自己的體育能力和生活經驗對動作進行想象和創造。通過一番討論與創造之后,教師再通過多媒體對技術動作進行細致分解播放和展示,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和理解,這樣既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特點和技巧,又能夠激發學生的思維發散與想象,從而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經驗來看,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存在較多的弊端和局限,制約了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一味的進行體育知識的講解和動作演示,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和反復訓練,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缺乏自主性和主動性,難以自由的發揮和創造,嚴重的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潛能的激發。教師應當對教學方法加以優化和改善,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形式,營造和諧良好的教學氛圍,為學生的思維創新與想象提供平臺和機會。例如借助小組合作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教學方式,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和余地,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科目,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著一定的作用和影響。體育教師應當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將創新能力的培養納入工作重點,在培養學生體育知識和能力的基礎上,強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訓練,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獲得更好的成長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