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林
摘要: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作為會計學科的重要分支,是企業維持正常管理活動的前提。雖然二者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但均將“經濟效益”納入核心目標,相互促進企業會計職能的彰顯。而在新時期背景下,企業會計工作逐漸將管理會計、財務會計予以整合,通過相互制約、共同進步的優勢,實現企業管理目標。因此,本文通過對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融合問題的思考,以期為相關單位提供意見。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
會計系統作為信息收集、生成、利用的系統,包含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兩點內容。前者是以真實性和強制性的財務報告、非財務信息為載體,滿足企業各類信息需求;后者則以報賬型會計的角色,對企業經營活動實施監督核算。換而言之,“管理會計是企業內部的會計工作,財務會計是企業對外的會計工作”。而若要在此基礎上,保證會計信息的客觀性、真實性與完整性,應對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間的融合予以關注。
一、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的必要性
管理會計(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稱內部報告會計)借助科學化的手段,對企業會計信息予以整理和加工,以此在強調財務會計合理性和科學性價值的前提下,保證企業經濟效益。而財務會計(The financial accounting)是以企業已完成經濟活動為準繩,實施監督核算的工作,用以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為精準的財務報表。二者以會計學分支的角色,不僅可維持企業正常經濟活動,還可提高其經濟效益。鑒于市場經濟及新會計制度的改革,會計職能也呈現根本變化,傳統財務會計工作難以適應目前企業需求,而若要在市場競爭環境下過于側重財務會計工作,忽視管理會計,則必將會引起會計職能的失穩,影響企業持續性發展。
現階段,新會計體系下企業管理會計、財務會計間的融合,既是對企業會計工作全面性和有效性優勢的彰顯,又是在科學管控會計信息的基礎上,杜絕“以假亂真”、“以權謀私”、“徇私枉法”等問題的出現。再者,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均可在整頓會計信息的同時,對信息施以實時共享,不僅可全方位彰顯會計作用,還可維持企業穩定發展路線。
二、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的基礎
(一)理論基礎
信息來源: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均將企業經濟活動的原始資料納入信息來源范疇,即通過針對性信息匯總及加工的方式,保證會計資料的多樣化性,以此用于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的編制。終極目標:經濟時代背景下,人力資源、智力資源、創新資源以企業核心管理的角度,為經營決策提供信息支撐。尤其是以新會計制度為標準的企業現代會計,將經營目標、外部利益定義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使命”,保證企業的穩步發展。
(二)技術基礎
鑒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及,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等創新技術逐漸實現IT界向產業界的過渡,便于企業各項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企業會計工作為例,借助現代技術,對海量數據信息予以擷取、管理及處理,用以為企業經濟決策奠定基礎。同時,會計大數據作為企業利潤之本,應以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為準繩,構建多元化技術平臺,實現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間的融合。
(三)人才基礎
復合型、應用型會計人才,是企業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融合的前提。經幾十年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內已先后涌入大量管理學和會計學人才,且在具體工作崗位中占據決定性地位。1991年,首次施行全國會計師職稱、注冊會計師工作至今,諸多社會人才紛紛參與培訓和考核,以此在加快復合型會計隊伍構建的基礎上,切實管理會計、財務會計間融合的重要性。
(四)價值基礎
可靠性:企業內部信息使用者以高管決策層為主,而外部信息則是利益相關者,通過信息使用者對企業會計信息的實時監控,保證其可靠性價值,用以為利益相關者投資決策提供條件。在此過程中,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間的融合,不僅可促進信息可靠性的提高,還可對其整體性予以把控。而管理會計由于涉及貨幣信息、非貨幣信息等內容,只有和財務會計間的融合把控,方可對會計信息實施嚴格稽核,避免舞弊或錯誤等狀況的發生。
相關性:管理會計以對內會計的角色,滿足企業高管決策層的信息需求;財務會計則是以對外會計的角度,滿足利益相關者間的共性需求。而二者間的融合把控,既是對會計信息個性需求、共性需求的統籌兼顧,又是在全面考究信息需求、決策模式的背景下,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價值。
三、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融合的應用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雖在規范、服務對象、工作重點等角度存在差異,但終極目標卻具有一致性的特點,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鑒于新會計制度的逐漸深化,關于二者間的整合運用逐漸增多,且逐漸成為企業會計工作的新趨勢。具體可從以下幾點予以說明:
(一)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作為企業會計工作的關鍵手段,可預防壞賬問題,以理論化的角度,合同管理是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實際情況下,由于諸多因素及問題的限制,尚未布設管理會計崗位,僅借助財務會計的方式,對其實施監督核算。同時,合同管理包含合同簽訂、貨物發出和貨款回籠、銷售提成等事項,通過管理強化的手段,對合同執行現狀予以監測,逐步做好逾期未結貨款的跟蹤、資金回收風險的把控工作,確保企業經濟效益。
(二)強化賬款清收能力
結合企業應收賬款風險高和居高不下的特點,筆者建議應對該類賬款予以全面剖析,借助詢問、對賬及函證等方式,開展誘因匯總加工,針對收回難度低、證據充足的應收賬款,應加大摧回力度;而在證據不足、收回難度大的賬款,應通過司法程序予以強制追回。此外,應收賬款的清收工作也屬于管理會計的內容,而在具體工作中由財務會計執行,且在依據財務信息的基礎上,其執行效果尤為顯著。
(三)側重全面預算管理
對于企業預算管理工作而言,其制定、實行等操作,均應貫穿于企業整個會計年度。即年初預算時,對企業經營目標、成本限額予以明確,借助各經濟指標的分解把控,實施月度考核評比,以工作會通報的方式,對其實施獎優懲劣處理。另外,企業經營成本費用還應通過月考核報表的編制,和預算經濟指標實施對比,以此做好差異部分的剖析工作,實現對企業成本費用的科學化管控。以理論角度來看,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管理會計的職能內容,但卻過多依賴于財務會計,且在工作內容和工作質量上,往往受到財務管理的約束,只有做好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間的融合,方可在相互制約、相互支撐的前提下,切實符合企業預期經營目標。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經濟時代和知識時代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財務會計間的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二者作為會計系統的組成核心,以相互制約、相互支撐的特點,保證企業穩定發展。而若要更好實現此目標,筆者建議會計人員應對其融合的必要性、基礎予以充分思考,借助自身會計觀念的轉變,健全相關會計制度,即要求會計人員善于運用、準確運用會計信息,彰顯會計職能的同時,滿足企業穩定、良好、高效的發展步調。
參考文獻:
[1]張旭.淺析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價值工程,2017,36(5):48-49.
[2]紀元.淺析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財經界,2016,(17):251-251.
[3]單慶東.淺析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中國商論,2017,(14):76-77.
[4]張麗麗.淺析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經濟研究導刊,2015,(22):103-104.
[5]周文艷.淺析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J].商場現代化,2016,(12):214-215.
(作者單位:麗水市汽車運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