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
摘要:作業成本法作為一種個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以提高客戶價值,增加企業利潤為目的的。對于企業而言,作業成本管理不僅為企業決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全面的、信息,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而且還能有效的調節企業資源,指導企業有效地執行必要的作業,有效地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率,作業精簡和效能提高的作用都十分明顯。但不容忽視的是,受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目前企業在作業成本管理中面臨著一些問題和窘境,迫切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對此,下文就提出自身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作業成本管理;問題;應對策略
作業成本管理是以作業為核算對象,從成本發生的原因及成本動因出發,既強調成本計算結果,又重視對作業成本的計算和有效的控制,從而達到提高成本利用率,合理地調節和分配成本資源的目的。從結果上來看,作業成本管理不僅有效地解決傳統成本管理中重結果輕過程的問題,而且也提高了對各個環節成本的可控性,明確各個部分的責任,使成本管理更為有效,在企業發展中的優勢也更為突出,為企業良性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企業實施作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作業成本管理對于企業優化內部結構,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和經營效率,實現企業健康、穩定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客觀上來看,企業實施作業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可以總結為以下這幾點:一是,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成本管理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于節約企業成本,降低企業成本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都具有明顯的作用。對此,強調作業成本管理,有助于企業成本管理的系統化和細致化,為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對成本的利用效率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二是,為了滿足企業經營需要。市場的多元化和開放性為企業的壯大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遇和條件,但同時也使得企業面臨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要想能夠更快的適應市場發展需求,提升自身實力和競爭力就必須要調整方向,準確、科學的定位,以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戰略需求。而作業成本管理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為可靠的、全面的成本信息,不僅滿足了企業營銷及定價策略制定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同時對于企業科學的戰略方案的制定都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三是,滿足企業的發展戰略需要。企業要想取得更大的發展和突破,就必須要不斷強調自身的改革和創新,以發展的視角,重視對企業自身實力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通過作業成本法能夠明確企業各個業務流程的盈利狀況、企業應對市場改革和創新的方向、新技術對企業效益的影響、企業經營活動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效益情況、企業資源情況等等,為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提供更為詳細準確的業務及成本數據,滿足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
二、作業成本管理的實施
在企業的發展中,根據企業發展性質的不同、企業發展技術條件和發展規模等方面的不同,作業成本管理實施的特點也不盡相同,但在總體方向和基本目標上確實一致的,都是為了企業長遠、健康的發展,因而在實施過程中基本都遵循了以下幾點操作程序:一是,建立作業中心。以作業鏈為依據,對構成作業鏈的各項作業進行全面分析,確認主要作業和作業中心,然后圍繞作業中心對成本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和收集,使管理更為有序、更加得心應手、更具有操作性和依據性。二是,對各類資源進行整合優化,合理分配各項作業。對于企業經營活動而言,各項資源都是有限的,生產經營活動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相互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因而,強調對資源的整合利用和優化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作業成本管理,科學的對各項作業資源進行配置,以盡可能地提高對資源的利用率和增加資源的價值,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跟蹤的動態分析,以避免作業資源的不科學使用和不必要的浪費。三是,分析最終的商品或勞務,明確成本對象。對生產經營的最終商品或勞務要進行科學、細致、全面的匯總分析,從作業項目、作業中心、作業各個環節等方面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以及時掌握作業成本資源消耗情況,以便及時的發現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降低企業成本管理風險,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做出鋪墊。四是,發掘成本動因,提高對成本的控制與管理。成本管理是建立在一定標準和要求上的,發掘成本動因,根據成本動因進行成本管理,往往使管理效果更為突出,更為集中,更能達到實質的效果。如:1.控制成本動因,掌握價值鏈活動的成本動因,以更好的調節和控制成本。2.進一步的優化作業鏈活動,從作業鏈各個環節進行改造、創新,以降低成本,提高成本資源利用率,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更大的效益。五是,建立相對健全、完善的評價體系,提高成本管理績效考評。將責任制落實到成本管理各個環節,確保作業中心的確立以及責任中心的劃分是銜接一致的,以提高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崗位意識,明確經濟責任和權限范圍,以進一步保障成本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和成本策略的實施提供依據。
作業成本管理不同于以往的成本管理,它將成本管理由單一的對“商品”成本的控制、降低成本,轉為以“作業”為中心,從成本動因與成本消耗兩個方面入手,從成本計算結果轉為對成本過程的控制與管理,從簡單的降低成本,到通過對作業成本的跟蹤與動態的反應,對價值鏈的各個環節進行分析,使企業管理更為合理、全面,更加高效、高質,在企業經濟發展中價值更為明顯和突出。
三、作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作業成本作為一種個性化的成本核算方式,其優勢越來越明確,在企業成本管理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就目前而言,由于一些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如:作業成本體系的不健全、作業成本管理意識的淡薄、作業成本管理手段落后等方面的問題,使其在實際應用中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問題:(1)作業界定不明確。即對作業成本核算的主體不明確、不清晰。作業成本管理相比于以往的成本管理更具有目標性,要求相對而言也更為明確、具體,管理流程也更為清晰。但盡管如此,部分企業仍存在著對核算主體確定不準確的現象。對作業成本核算較為片面,不夠全面。(2)對于成本在時間上的確定存在偏差。部分企業為了完成上級公司的任務或者是為了片面的追求企業利益或個人利益,在作業項目還沒有完全結束提前核算成本,從而造成成本核算的失真。(3)成本核算內容不準確。對作業成本的核算,仍更多的傾向于對結果核算,而忽略作業過程中所消耗的成本以及其它環節成本,造成成本核算內容的不準確。
四、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對于作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首先就作業中心的確定方面,要進行全面的認識,“商品”成本除了包括物品或者原材料的進貨成本以外還包括生產時間可能發生的一系列的消耗。因而應以作業鏈和價值鏈為依據,以作業中心展開成本核算,細致歸納和劃分作業動因,以進行更為清晰、明確的定義。其次,對于時間偏差問題。要嚴格地按照標準和要求進行管理,構建相對健全和完善的作業成本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以提高對成本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保障成本管理的可靠性、真實性和有效性。最后,就成本核算內容方面。除了對進貨成本進行統計和核算以外還要考慮其它環節的成本消耗,如:維修費、人工費等等,對于成本的核算要更為全面,要有系統性和統籌性,要落實到作業成本的各個環節,以更好的調節和配置成本資源,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吳革.企業成本管理方法系統的構建[J].財務與會計,2010.
[2]張淑英.對當前我國中小企業成本管理思想與方法的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
[3]林偉雄.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現代商業,2012.
[4]李明明.民營企業管理八大弊端[J].企業家日報,2013.
(作者單位:嘉興雅港復合材料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