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婷+張曉耀
摘要:旅游產業不僅是當前社會朝陽產業,也是貴州省的支柱型產業。旅游產業和城鎮化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為了研究2006~2015年貴州省的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關聯,采用了物理學的耦合模型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2006~2015年貴州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綜合評價函數呈現上升趨勢;2006~2011年,綜合評價函數處于失調的狀態。從2012年開始達到協調;2006年,出現了旅游產業系統綜合評價函數的增速高峰期,同時也是城鎮化系統綜合評價函數的增速的高峰期。
關鍵詞:旅游產業;城鎮化;耦合協調度
一、引言
21世紀以來,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它巨大的經濟潛力給GDP的增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旅游業的發展是經濟發展和人民物質生活提高的必然趨勢。基礎設施的完善,交通運輸的便利,互聯網等文化傳媒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的提升帶來的精神生活的追求等這些因素,使得旅游產業成為了一個受追捧的新型產業,從而形成了龐大的產業鏈,擁有了龐大的消費群體。而就近幾十年來看,大部分的旅游活動都是以城市作為空間載體的,旅游活動向城市集中表現出明顯的特征。這便是旅游城市化的概念。而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澳大利亞的學者馬林斯(Mullins)。他以澳大利亞兩座城市為研究背景提出的旅游理念。這一理念的提出,為旅游產業和城市化的研究打開了一個缺口,大批的學者涌現對這一理論進行了研究和更新。本文正是以這些學者現有的理論模型為依托,為建立起來的研究體系。
二、研究區域概括
貴州省是中國有名的山地旅游大省。從地貌來看,貴州多是高原山地,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此山地旅游由此而聞名,最有名氣的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一的梵凈山。從氣候來看,貴州氣候溫暖濕潤,在夏季全國高溫下,貴州成為避暑旅游的好去處,而全國最大的瀑布黃果樹瀑布也正值水流量最大時期,這為貴州省旅游業帶來了大量的客流量貴州的少數民族頗多,據統計,貴州少數民族人數占了貴州省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多,少為旅游產業帶來了豐富的文化資源,西江千戶苗寨就是有名的少數民族旅游勝地。由此來看,貴州省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宜人的氣候條件使貴州省旅游產業具備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再從貴州省城市化發展來看,貴州省GDP雖然一直處于全國排名末端,但是由于后發優勢,貴州省GDP的增速一直位列全國前三。城市化進程不斷的提升,商業區向周邊發散、交通運輸業飛速發展,公路鐵路航空加快擴建 、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教育事業的發展、建成區綠化率提高等,象征著貴州省城市化正一步步走向國際化。本文引用物理學模型耦合協調度模型探究兩者的耦合協調度。
三、研究方法
(一)耦合協調度模型計算方法
由于旅游產業系統和城市化系統是兩個相互獨立又相互影響的系統,所以可以通過線性加權的方式得出各個指標對總指標的貢獻度。公式如下:
上式中,用F(x)表示旅游產業系統的綜合評價函數,G(y)表示城市化系統的綜合評價函數。xi,yj為旅游系統和城鎮化系統的特征化指標,計算時,對兩個指標進行無量綱處理。ai,bj表示權重。采用熵值賦權法計算個指標的權重。
借鑒與物理中的耦合概念,推廣出耦合度模型,表示為:
C是兩個系統的耦合函數,k為協調系數,一般協調系數是大于等于二,在此令k=2。但是C在某些環境下并不能準確的反映協調度,因為當旅游產業和城市化程度都低時,C的協調度仍然可以達到協調。而我們需要的真實反映經濟的協調模型,即在經濟水平高的條件下的協調度。為此,再進一步使用廖重斌的模型來反映貴州省旅游產業與城市化的耦合協調度模型,即:
上式中,D 為耦合協調度,T 為旅游產業與城市化綜合評價指數,α,β為待定系數。通過一些文獻閱覽,將α、β分別賦值0.4和0.6比較合理。由于旅游產業與城市化的協調發展過程中,旅游產業與城鎮化是相互影響的,旅游產業的發展可以加快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化的發展也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但是城鎮化的影響因素頗多,而旅游產業發展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為了探究旅游產業和城鎮化的協調程度,本文引用了廖重斌建立的體系。(如表1)
(二)耦合協調度模型建立以及數據來源
通過參考《貴州省統計年鑒》以及國民統計公報所涉及的統計數據,對模型指標做了如下選擇(如表2)。建立了兩個項目體系,并列出了相關的指標,且這些指標能精準的反映出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發展中各指標所占的貢獻度。
四、實證分析
根據上述耦合協調度的計算方法對其進行計算,分別計算出貴州省2006~2015年(注:2016年的數據暫不齊全,因此本文不考慮)旅游系統和城鎮化系統的綜合評價數值和耦合度,以及協調度。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詳細結果見表3。
從表2可以看出,在旅游產業系統中對旅游產業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國內旅游收入,這說明,旅游經濟的推動主要依靠的是國內旅游者的旅游消費,相比國際旅游外匯收入0.053的權重,國內旅游者提供了0.32懸殊的消費差距。因此我們需要進行政策的改革,來吸引更多的國際旅游者的觀光,國際旅游者有巨大的潛力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從城鎮化系統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對城鎮化的推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次是人均GDP。固定資產的投資能帶動各行業的發展,尤其是支柱型產業,加快經濟的發展,提高人均收入。而人均GDP對衡量了一個地區的發展水平,有著重大的意義。其次,近年來,由于城市污染嚴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大自然開始敲響警鐘,如多個城市已經開始出現霧霾等不良天氣,對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影響。所以,城市的環境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而貴州省是綠色生態經濟發展的模式,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了原生態的環境,沒有給環境造成太大的負擔。因此,城市污水處理率也構成了城鎮化的重大比重。而明顯不足的是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非農產值占GDP的比重,前部分需要政府的財政撥款,改善單位和居民區的綠化。后者是由于貴州省起步慢,正處于后發趕上的狀態。但是由于近年來國家的大力扶持和西部大開發戰略,貴州省第二第三產業正在慢慢崛起。endprint
從表3和圖1來看,貴州省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近十年內,2006年旅游產業和城鎮化綜合評價函數均為最低,而各項指標也均為近十年最低水平。而在2015年,旅游產業和城鎮化綜合評價函數為近十年最高,這是由于貴州近十年的發展十分迅速,發展增速一直在全國名列前茅,有后發趕上的趨勢,由此可以想象十三五期間的發展令人矚目。就綜合評價函數來看,2015年達到了0.703785的中級協調。這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從增速來看,2006年貴州省旅游產業和城鎮化的發展發生了重大的轉變,這是由于2006年作為十一五規劃的開頭,貴州省委、省政府對2006年貴州省旅游業進行了包裝,植入貴州文化,打造了多彩貴陽的品牌。因此2006年這個“外宣年”帶動了貴州省的旅游產業,同時也帶動了城鎮化的發展。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年,貴州省的城鎮化增長呈現低潮期,各指標也呈現增速緩慢的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貴州省經濟發展的脆弱性,需要加強產業結構的多樣性。
五、優化建議
通過對貴州省耦合協調度的實證分析,得出幾點政策建議。第一,貴州省是一個文化多樣性的大省,少數民族人數占總人數的很大比例,加上貴州省保持著原生態的景觀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應該將文化的多樣性充分的融入到旅游產業中,構造一個具有少數民族特色、原生態的大省形象。第二,2006年,貴州省委、省政府打造了一個“多彩貴州”的品牌形象,對外進行了大力宣傳。而2006年業成為了旅游產業增速最快的一年,拉動了相關產業和城鎮化的發展。 因此,有必要加大對外宣傳的力度,將“多彩貴州”的形象深刻的傳入國內旅游者和海外旅游者心里,可以通過藝術表演、廣告、海報等方式進行宣傳。第三,貴州省旅游業吸引的大部分比例是國內的旅游者,對海外旅游者吸引力不足,而交通運輸的不便、缺乏代表性品牌等成為元兇。應該加強城鎮化建設,加快鐵路,公路,航空的建設。使出行變得更加便利。打造自己具有文化傳播性的旅游產業代表性品牌,將品牌形象植入人心。
六、結語
文本通過分析貴州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耦合協調度,構建了旅游產業和城鎮化兩個指標,通過耦合協調度模型的計算分析,對貴州省旅游產業和城鎮化系統進行了實證研究和分析,得出:2006~2015年貴州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綜合評價函數穩步上升,從極度失調達到了中級協調。貴州省2006~2011年綜合評價一直處于失調的狀態,從2012開始才走向協調,這是經濟發展的結果。貴州省基本處于旅游產業發展滯后型,但是與城鎮化發展差距很小,基本協調,但是也表現出了旅游產業的發展空間。通過政策建議,希望提高貴州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的綜合評價,使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協調發展,通過旅游產業的發展,拉動城鎮的交通、公共設施等的建設,同時也能增加就業,減少失業率。通過城鎮化的發展,推動旅游產業的質量穩步上升,更好的基礎設施、更專業的服務等。本文實證研究和政策建議,對貴州省旅游產業和城鎮化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Patrick Mullins.Tourism Urban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03).
[2]廖重斌.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定量平板及其分類體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為例[J].熱帶地理,1999(02).
[3]劉春蓮,李茂林.黔東南旅游業與城鎮化協同發展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7).
[4]王東琴,李偉.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協調發展研究——以云南省為例[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3).
[5]方世敏,張采青.韶山旅游產業發展與新型城鎮化的耦合協調度研究[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2).
[5]沈國俊,朱洪興,崔佳.旅游產業與城鎮化耦合協調發展實證研究——以黃山市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09).
[7]張春燕.旅游產業與新型城鎮化的耦合評價模型[J].統計與決策,2014(14).
[8]戚瑞靜.河南省旅游產業與城鎮化協調發展研究[D].河南大學,2014.
(作者單位:貴州大學經濟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