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明
摘要: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資金問題一直是農民關注的焦點,也一直是農村基層干部在農村資金監管中越來越容易發生違紀問題之處。因此,加強農村資金監管,使經濟管理秩序規范化,促進黨風廉政建設,避免基層干部濫用權力,減少干部與群眾之間的矛盾。鄉鎮經管站在農村資金監管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筆者結合實際工作經驗,積極探索鄉鎮管理站在農村資本監管中的作用,為有利推動新農村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鄉鎮經管站;農村;資金監管;資金監管
目前,現代化新農村正處于建設的蓬勃發展時期,鄉鎮經管站在農村資金監管中的作用變得越來越重要。鄉鎮經管站是鄉鎮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責任是對農村金融資產進行管理,并對農村土地承包進行經營管理等。
一、現階段問題所在
(一)農村資金登記臺賬不完整
鄉鎮經管站農村在對農村資金進行資金登記時,其臺賬欠完整。包括對機動地合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地的登記、村組集體土地發包的登記不夠完善。造成此問題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分農村鄉鎮經管站的干部換屆次數較為頻繁,且兩屆之間的交接不夠完全,管理方面較為混亂,導致農村資金登記臺賬不完整甚至欠缺。
(二)農村財務管理不完善
鄉鎮經管站在農村資金財務管理方面不夠完善。一些農村有法不依,對于執財務管理的執行力度有所欠缺,部分農村鄉鎮經管站的管理人員自律性較差,財務在沒有經過中國共產黨員支部委員會與村民自治委員會集體研究和農村民主理財小組會議討論后就擅自開支。部分農村鄉鎮經管站的財務管理全由村支部書記一人拍板做決定。基層農村干部直接獨自掌管鄉鎮經管站的財務公章,中國共產黨員支部委員會和村民自治委員會自批自用。部分農村干部還存在長期不報賬,甚至自己開據收款的情況,在其進行報賬時只出示一些票據,導致結賬無法正常完成。一些農村還存在沒有正式發票,只有收據等的問題。另一些農村還有不完善的支出憑證手續,不規范的報銷憑證等的問題。
(三)村發包合同管理不規范
部分農村發包合同管理欠規范導致農村集體利益無法得到有力保證。一些農村發包采用口頭協議而不是書面發包合同,且簽訂的合同條款不夠清晰明確,包含的內容要點不相一致,這些對于農村集體的利益都產生了極大的危害。一些農村在集體土地、森林、礦產、集體住房設施等資產的發包出租時,有暗箱操作的存在,沒有上報并經由鄉鎮政府的同意和監督,少數人具備最終發言權并做出決定。有些農村雖然召開了研究討論的會議,但村支部書記具有一票否決權和最終決定權,擅自對條目條款進行修改并延長合同期限。有的農村干部班子則在換屆后翻班子不認上屆簽訂的村發包合同,直接重新發包導致大量糾紛的產生,這都是村發包合同管理欠規范所引起的。
(四) 村集體資產收益管理不規范
一些農村的農村干部在集體資產的收益收款之后,獨自一人掌握控制使用權甚至長時間不報賬。甚至使用其他費用將租金和承包款相互抵消,收支均不記入賬本。
(五)報賬員素質有待提高
部分農村資金管理的報賬員都是由該村年紀較大的老人當選,這些人責任感與素質都比較低,且因為年齡問題更換次數較多,頻率較高,無法系統地進行長期業務培訓,造成了在報賬時許多問題的出現。部分農村報賬員甚至無任何理由地拖延報賬時間,或是在報賬員人員調換后資料移交不完整。
(六) 村務財務信息公開不透明
一些農村村務在財務信息公開的內容、形式等方面都不符合規定、欠透明,或是僅僅為了完成任務而只是走個形式。有些農村資金管理者害怕村民在村務財務公開后知道村里的收支情況而產生不滿或怨言,對于特定重大支出項目根本不專項公開,或是對重大支出項目的具體內容公開不完整。
二、分析
(一)農村資金監管工作力量相對薄弱
當前我國農村專門從事農村資金監管工作的人員數量嚴重缺少,導致了農村資金監管工作力量相對薄弱。而農村資金監管是鄉鎮經管站的重要任務之一,如果從事農村資金監管工作的人員沒有經過專業的學習和培訓,無法了解該職位具體職責,導致難以做好本職工作。部分農村只重視經濟效益問題,而對農村資金監管工作不是特別重視,且人員時常進行調換,或是農村資金監管對的工作人員經常被抽調去忙于其他工作,反而對于自己的本職工作較少上心,致使各種問題的出現。
(二)農村資金監管隊伍不穩定
農村資金的監管工作需要專人專業來負責。然而大多數農村在干部班子換屆后都習慣于換一批新的農村資金監管隊伍,造成了人員不穩定的現象。且一般農村都不愿意或者缺乏對農村資金監管隊伍的培訓費用作為支出項,因此,農村資金監管隊伍里的人員有較硬專業素養的較少,相應的業務水平也較低。
(三)監管渠道不順暢
由于在農村干部資金監管中存在一級保一級的現象,致使有些農村管理財務的干部的膽子逐漸變大,所形成的問題也隨之增多,監管渠道受到阻礙,農民群眾有問題也不一定能夠反映得到上級領導,引發了干部與農民群體的部分矛盾。
三、探索鄉鎮經管站在農村資金監管中的作用
鄉鎮經管站是農村資金監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政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也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我們應當充分發揮鄉鎮經管站在農村資金監管中的作用,及時更新監管人員的思路,著重注意資金監管質量,保證資金在預算、使用等過程中的準確性,提升資金有效利用率及回報率。
(一)貫徹落實財務制度
一方面,對于農村資金監管應當更新鄉鎮經管站中領導監督的價值觀與理念,傳統的個人主義思想應當被廢除。所有的投、招標等行為都應該公開化,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監督。另一方面,鄉鎮經管站的相關制度需要進一步修訂,配套的鄉鎮經管站的管理體系與審查監督制度也需進一步完善,用以監督并使得相關人員的財務管理行為規范化,確保所有的財務支出和收入都是按照制度執行。另外,農村資金監管的工作流程規范化也十分重要。只有將流程中的各個環節確定,才能確保農村資金監管的質量,真正發揮鄉鎮經管站在農村資金監管中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