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月姿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持續深入,市場上涌現了大量的資產管理公司,這是一項重要舉措,有助于推動國有企業現代化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累積了數量龐大的不良資產,企業陷入了困境。不良資產的出現,不僅降低了企業的資產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還大大增加了企業負擔,資產不斷貶值,引發“冰棍效應”。本文首先闡述了企業處理不良資產的現狀,根據不良資產處理的原則,提出了新時期下,處理不良資產的新思路,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資產管理企業;不良資產;處置
企業不良資產指的是,在過去的交易事項中,經過法律證明屬于企業控制,但已經發生了毀損的資源,這種資源的轉讓價值已經發生,且無法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不良資產的預期經濟利益是呈現下降趨勢的。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不良資產逐漸累積,企業發展舉步維艱。本文力求最大限度的保證企業的經濟利益,根據不良資產處置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尋找相應的優化策略。
一、我國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現狀
(一)處置手段單一
目前,我國資產管理公司需要處置大量的不良資產,從而無法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市場交易機會,再加上我國的融資渠道較少,且交易工具單一,投資者在進行交易時受到許多條件的限制。我國當前的市場體系還不夠完善,這對于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為了提高我國資產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能力,還要保證處置的效率和質量,首先要從市場體系入手,但當前的處置手段已經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企業內多數已經過了償付期限的賬目無法及時處理。而已過償付期限的資產也無法收回,長此以往,就變成了壞賬的應收款項,且這筆款項的數額不小,如果無法收回,就大大增加了處置難度,企業要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處理,工作進度也因此放緩。通常情況下,會有這樣兩種可能:其一,由于欠款人在貸款時未經正規的手續,導致零回收資產無法銷賬。其二,欠債人不知所蹤,資產管理公司無法根據其具體資料進行銷賬處理,導致資產無法確認。
(二)業務運作管理不當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資產管理公司也朝著商業化的方向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甚至出現了惡性競爭。此外,公司內部矛盾加重,利益紛爭不斷,多數時候不計成本的進行競爭,導致競標價格虛高,這種舉措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為國家財政安全埋下了潛在威脅。
(三)披露機制不完善
由于市場方面的限制,導致資產管理公司無法將交易的產品、價格等信息公開,這樣一來,便無法保證資產處置的公正性。資產管理公司缺乏相應的制度規范,披露機制也不夠完善,這大大增加了道德風險發生的幾率。市場內積聚的多種信息無法公之于眾,市場配置資源無法充分發揮作用,不良資產的價值自然也得不到體現。例如私下進行不良資產的交易行為,這樣的一對一的交易不夠客觀,無法保證其真實性,市場上的違規交易日益增加。
(四)缺乏處置基礎
資產管理公司在資產評估方面也存在缺陷。不良資產的評估工作技術含量教高,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的不良資產評估機制難以達到標準,原因如下:一是基礎評估工具的缺乏,且評估技術不規范,操作無章可循,對同一項資產的評估可能會出現多種不同的結果,且各個結果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監管程序混亂。第二,不具備法律保障,從業人員職責不明確,沒有充分認識到法律義務的重要性。三是中介組織弊端甚重,組織人員缺乏自律性,服務質量較差。
二、不良資產會計管理與處理的原則
(一)公開透明
不良資產的處置必須面向市場,保證信息的真實性,以便于各方對處置過程進行監督,以免出現違反道德的時間,為國有資產的流通提供可靠保障。
(二)走向市場
長期以來,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粗放型經濟下產物的出現,使得企業不良資產不斷累積。但為了實現市場公平競爭,必須要保證市場機制的公開性,在進行不良資產處置時,必須嚴格按照市場經濟法則行事,公平處置,發揮市場的作用,體現其真實價值。
(三)專業化
不良資產規模龐大、且種類繁多,小至單項資產、實物資產,大至整個企業。處置涉及范圍廣,涵蓋財務、行政、法律等多個領域。再加上市場化原則具有專業性,這就需要大量的高水平人才與機構,并對處置手段進行創新。
(四)堅持科學發展觀
在部分規模較大的國有企業中,存在著大量的不良資產,但在進行資產處置時,往往會涉及到人力資源管理,相關人員在處置時要更加謹慎,大大增加了處置難度。由此可見,不良資產的處置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統籌考慮,實現共贏。
三、優化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新思路
(一)創新處置手段
在市場環境的影響下,資產的出資方式受到影響,市場體系是否完善對于資產處置的效率也會產生直接影響。資產管理公司想要改進資產處置方式,首先要把握市場環境,建立健全市場資產交易體系,具有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第一,促進投資多元化,開放市場,鼓勵國內外投資者進入,為交易市場注入新的動力。第二,促進交易工具的多元化,開拓金融債券市場,狐疑銀行主動負債,發行面向個人的有價證券,進一步豐富產品種類。第三,通過重組、拍賣等多種方式進行資金處理。
(二)完善監督體系
為了規范資產管理公司的處置行為,財務部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并在實踐過程中加以完善,實現規范經營。具體做法如下:第一,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在國務院的引導下,公司內部設置專門的監管機構,明確劃分部門職責,協同監管。第二,協調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對財經部門、審計部門和金融監督委員三者的工作進行合理劃分,加強各方溝通交流,相互協調,從而進一步提高監管效率。第三,利用普通公眾,不斷加大監管力度,引導公眾參與到處置不良資金的工作中來,為公眾建立相應的舉報平臺,保證監管體系的全面性與有效性,保障國有資產。
(三)建立健全系統評估體系
在實踐過程中,系統評估也是不可忽視的,要不斷完善評估體系,保證資產管理公司處置工作的順利開展。想要實現這一目的,需要從三方面進行著手:第一,支持中介組織參與到評估工作當中,會計、保險、法律等方面都可以直接參與,形成良好的服務鏈。但有一點需要注意,必須明確規范各個中介組織的行為,規定其必須嚴格按照行業標準行事,注重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服務標準。第二,充分發揮會計事務所以及各種評估機構的作用,加強與他們之間的合作,總結經驗,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按照國際管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管理和處置銀行的不良資產,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轉換思路,深入研究更加符合我國發展實際的評估體系,具體落實到各個環節,以此來保證評估工作的標準、合理,使其朝著科學化方向發展。
(四)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
除了以上三點,還需要完善我國社會信用體系,這對于資產管理公司來說具有積極意義,不僅能夠保證企業良性發展,也有助于推動社會進步。我們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引用信用評級制度,將個人以及企業的信用情況都進行具體記錄,從而生成評級信息,這樣一來,債務追償工作有據可循,即便是產生了不良資產,也能夠按照依據進行評估。第二,利用法律職能,給予欠債人一定的法律懲罰,保證債權人的合法利益。第三,在社會上普及信用文化,樹立良好的社會風范。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不良資金的處置有賴于國家政策,隨著國家政策的調整,處置手段也在變化。這種情況下,我國資產管理公司把目光放遠,在兼顧當期利益的同時,考慮長遠利益,協調各項機制,完善發展策略,開拓優化處置不良資產的新思路,為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提供可靠保障。
參考文獻:
[1]崔捷.國有企業在資產清理過程中處置不良資產的方法[J].現代經濟信息,2015,(10):76-77.
[2]劉芳.企業不良資產會計管理與處置的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13):175.
[3]劉澄,曾琳,祁衛士.企業不良資產處置的幾種基本方案[J].煤炭經濟研究,2006,(06):51-53.
(作者單位:永康五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