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摘要: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互聯網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各個領域之中,教育也不例外,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結合,能促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多元化。從師范院校聲樂教學來說,傳統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其弊端和局限性逐漸顯現出來,當下,應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不斷提高師范院校聲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豐富教學手段,為教育改革發展提高有力支撐。本文立足于師范院校發展實際,對信息技術在師范院校聲樂課程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究,為教育師范院校教育改革提供微薄之力。
關鍵詞:現代化 信息技術 師范院校 聲樂課程 應用探究
中圖分類號:J6164;G6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4-0206-02
現代信息技術是時代發展至今的產物,它的出現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應用到教學之中,能有效整合教學資源,優化教學設計,為課堂教學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教育中是時代的要求,是師范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需要。
一、現代信息技術在師范聲樂課程中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在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聲樂教學取得了一定成效,從師范院校角度來說,師資隊伍壯大,師資力量增強,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均有較大改變,從學生角度來說,學生掌握了扎實的聲樂專業知識,敢于突破傳統學習方式的束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結合,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縱觀當前師范院校聲樂課程發展實際,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育改革之初,尤其是在信息化時代下,示范聲樂課程的開展卻不是很樂觀。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在較短時間內還無法完全擺脫。
1.聲樂學習的“難點”
一直以來,聲樂學習的“難點”在哪?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們,那么難點究竟在哪?歸根結底,“難點”就在于師生在課程教學中總在尋找“位置”和“感覺”,這種看不見、摸不到的概念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理解,如此一來,理解教師思維的學生自然不費力氣便能很快理解,但對于“心中有自己想法”的學生則達不到什么成效,這些所謂的“感覺”對聲樂課程教學并無益處。
2.教學設備的局限
鋼琴、音頻播放器、鏡子、黑板是傳統聲樂教學中必備的“幾大件”,雖然近幾年大多學校對設備進行了更新和增加,但傳統的教學方式仍在延續,學生在教師“感覺”和“經驗”的指導下進行聲樂演唱,聲音位置的高低、聲音腔調的圓亮都是教師所關注的重點。學生完全依靠教師的指導進行反復練習,一味地模仿限制了學生的自我創造能力,學生對教師從心底也產生了深深的依賴感。教師為學生播放音頻時,一段完整的曲目很難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在課程教學中不僅浪費時間,也無法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
在信息化時代發展的今天,各師范院校在聲樂課程教學模式上仍離不開傳統教學模式,“一對一”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大班”普遍性的教學模式,從形式上看頗為合適,但在高校招生人數日益增加的當下,“一對一”教學模式很難實現,而“大班”的普遍性則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掌握知識,這種形式化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起到針對性的作用,反而降低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也會使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教學上,不得不減少備課、做科研的時間,對師范聲樂課程的長遠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二、從辯證的角度看現代信息技術在師范聲樂課程中的應用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存在兩面性,現代信息技術在師范聲樂課程中的應用也不例外,本文中筆者從優勢和劣勢兩個角度,以客觀的視角來分析現代信息技術在聲樂課程中應用的局限性和促進性。
1.促進性
現代信息技術以直觀性、形象性、便捷性、實效性的特征為人們所喜愛,在聲樂課程教學中也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網絡信息方便搜集以及進行資源整合,學生在學習時,能更加系統、方便,節省不必要的時間消耗,收到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
2.局限性
聲樂的學習需要天賦與汗水,它是一門要求極高的藝術學科,簡單的模仿與學習無法促進學生唱功的進步,只有經過刻苦、努力的練習,才能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因此,大量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過多傳遞理論知識,對學生練習能力的提高具有局限性。
事物的發展具有兩面性,無論哪種技術的出現和使用,都會顯現出其優勢和劣勢,作為信息化時代下的聲樂專業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其不足,借助新的手段和方法不斷加以完善和創新,為師范聲樂課程教學的進步與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三、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有效應用到師范聲樂課程中
1.現代信息技術在聲樂集體課中的應用
集體課是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進行授課的一種教學方式,其目的在于強化學生的音樂知識理論,使其掌握正確的發音原則和方式,建立正確的聲音理念。集體課減輕了教師多次重復的負擔,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師范聲樂課程之中,以課堂演播方式進行呈現,引導學生進行模擬演示,對于純理論知識的講解,可以利用PPT、投影儀等加以輔助教學,為學生介紹各個時期聲樂發展特征、流派、代表人物等,直觀化、便捷性的教學方式,節省了板書的時間,豐富多彩的畫面使學生更加愿意學習。教師在介紹聲樂某一發展時期特點時,除文字描述外,還可以搜集該時期的社會背景、相關作品等資料,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對作曲家、歌唱家進行了解。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豐富了課堂教學手段,使內容更加充實和直觀。
2.現代信息技術在小課教學中的應用
傳統課程教學中,教師依靠自身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概念講授,由于學生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各種概念不甚了解,對發聲器官的位置、發聲概念等缺乏了解,對于抽象的專業術語(如:聲音支點)了解不到位,聲樂課程顯得深奧難懂。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通過Flash、AI、CAI等軟件制作課件,將人的發聲器官,歌唱時各個器官以動態畫面的形式制作出來,引導學生理解晦澀難懂的概念,現代信息技術的直觀性、具體性特征讓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學生學習時不用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和技巧。
3.現代信息技術在課前、課上、課后的應用
課前預習,學生通過互聯網搜集相關資料,對歌曲的時代背景、流派、作曲家、演唱家等相關資料進行了解,細致地分析旋律和對詞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課前預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分析作品。
課上學習,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進行練聲,運用Nuendo軟件來制作簡單的練習曲伴奏,豐富學生練習時的趣味性,幫助學生糾正音準、把握節奏。
課下復習,一些學生在課堂上的狀態很好,而在課下卻很難找回這種“感覺”,課下學生利用手機、DV、錄音筆等電子設備錄制課堂內容,課下多加學習、練習,將課下練習時的狀態與課上加以對比,找出問題,改正問題。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課堂教學效率。
四、結語
現代信息技術是時代進步的產物,相對于傳統聲樂教學來說,現代信息技術更能帶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新時代發展的今天,新的課程教學方式,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不斷提高師范院校聲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豐富教學手段,為教育改革發展提高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汪媛媛.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高校聲樂教學的整合[J].媒體時代,2015(10).
[2]盧亮.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聲樂演唱分析[J].北方音樂,2015(7).
[3]張春明.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具體運用[J].都市家教,2010(10):187.
責任編輯:于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