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琴
摘 要:教學改革是新課程發展背景下最熱門也是最急迫的話題。在全新的教學理念推動下,在新的人才培養和需求驅動下,初中物理教學應當對當前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優化教育理念。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下如何推動有效教學的措施,借助案例研究的方式豐富學生的物理學習體驗,促進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初中物理;案例
一、借助物理教學案例的模式優化課程導入
1.借助物理實驗案例的方式導入物理課堂
借助物理實驗的教學方式設計課堂導入的環節,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第一時間投入物理課堂上,高度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學習滑動和滾動摩擦知識的時候,物理教師可以為學生演示摩擦力的實驗,讓學生通過直接的視覺觀察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對于傳統的通過滑動摩擦受力分析感受摩擦力,借助實驗的方式進行優化改造。通過實驗的方式,學生對摩擦力知識有了一個較為直觀的認知,而不再是抽象的試驗。
2.在物理課堂上借助情境導入的形式實現有效教學
在初中物理階段學習到的物理知識都是與實際生活有較大聯系的,教師在教導學生的時候將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結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有效激發學生的物理知識學習興趣,當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將自己的知識認知與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理解和認知物理知識,探索發現其中蘊含的樂趣,就會無限提高初中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積極性。
二、鼓勵學生從教學案例的角度出發探究物理學科的科學性
在初中階段,物理知識的學習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
還要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鍛煉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之后的物理學習中不斷成
長,有一個長遠的發展前途。在教學案例的促進下,教師可以引導教育學生按照科學的思維展開學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生放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其中只擔任著引
導、設計以及實驗的安排,借助物理實驗的方式讓學生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滿足,在物理實驗案例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欲被大大激發,初中生在這期間好奇心大大增強,利用自己現有的知識結構探究和解決問題,讓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提高。在組織實驗案例設計的時候,初中物理教師要突出知識的結構,讓學生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設計教學案例的時候應當積極進行指導,從學生的知識結構出發,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
例如:在學習浮力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教學環境:取一個氫氣球,學生會觀察到松開氣球,氣球上浮,掛上重物之后氣球會恰到好處地浮在空氣中,超過一定的重量之后氣球會下沉,通過這樣簡單的現象觀察,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幾個問題:(1)三次實驗中氣球在空氣中所受到的浮力相同嗎?
(2)受浮力大的物品會上浮?(3)浮力小的物品會下沉?(4)從三個氣球的受力情況能夠得出什么樣的結論?在觀察實驗的時候,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物品在空氣中的上浮、懸浮以及下沉的情況,如果將物品放在水里,那么受力情況又將是怎樣的?從這些現象觀察以及結論總結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浮力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對于浮力知識有更多直觀的認知,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就加深了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在教學物理實驗案例的時候,將物理知識與生活結合在一
起,讓學生從很多生活經驗中發現物理知識的魅力,激發初中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基于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案例的時候應當按照“實踐—認識—實踐”這個一般理論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從“興趣激發—知識沖突—知識順應—架構構建”這一過程中完善自己當前的知識結構,讓學生的知識結構不斷豐富與完善。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借此活躍課堂氛圍,讓物理課堂的結構更加緊密,課堂層次更加清晰,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的時候不再是單純地記錄知識,而是在吸取信息的時候進行加工和完善,走出簡單積累知識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物理問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記物體沉浮、橡皮泥形變等物理知識體驗的過程中,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初中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多,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大大增強,有效推動了初中生的物理知識學習。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驗學習反饋積累教學經
驗,梳理教學條理,設計實驗教學案例的時候分清層次結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對于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采用列舉的方式引導案例,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層次排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大大提升,理清物理知識的學習規律。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綜合物理學習的情況優化改善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借助案例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讓學生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今后的物理學習以及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潘璠.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案例研究[D].寧夏大學,20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