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多智
摘 要:2015年3月16日,《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簡稱《方案》)發布。這份綱領性文件為中國足球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方案》特別強調要發揮足球的育人功能,指出校園足球對于中國足球事業的發展和中國足球水平提高的基礎性作用,并明確提出:“各地中小學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加大學時比重。”足球從娃娃抓起這是許多國家都已經總結出來的經驗,現在我國也明確了足球事業從小學抓起,許多學校的課程表里面已經有足球課的納入,國家也從物力人力方面給予了政策支持。
關鍵詞:小學;足球特色;教學實踐
《方案》的通過并實施,彰顯了我國發展足球事業的決心,“讓更多的青少年投身足球事業”已成了中國足球的長遠目標。小學的足球特色教學以及足球訓練成為校園足球的緊要課題。
一、遵守原則,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
小學生的足球訓練課要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來開展活動,訓練要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足球需要從小抓起,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小,身體的協調能力差,肌纖維還比較細,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對肌肉的調節功能不完善等多種原因,導致力量小,不宜進行力量訓練;同時由于小學生正處在發育靈敏協調的黃金時間,練習強度不宜太大。足球動作技術是需要反復經常性的練習才能更好地掌握,而小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特別高,但是他們的接受能力又很弱,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身體特點開展,動作的訓練需要從易到難,要穩步提升,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動作要領要多用肢體語言,少用枯燥的專業技術詞匯。
二、培養足球興趣,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技術
小學足球教學可以從激發學生興趣入手,比如,教師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一些足球的相關知識,奠定學生學習的興趣。從游戲活動開始,讓學生在足球課上享受運動的快樂,在游戲的基礎上傳授基本的足球知識,比如:足球場地、基本的規則。在游戲中教師要融入基本技術,安排小組對抗賽1對1、4對4和5對5等,使其掌握正確的跑跳、急停、轉身和啟動動作,提高他們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在充分調動對足球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他們的技術。
三、培養比賽意識,掌握基本足球戰術
小學生對足球充滿熱愛,模仿能力很強,肢體動作靈活快速,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抓住這些特點,根據學生個性發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細致的技術指導。教師在足球訓練中、在進行技術講解和示范動作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講解準確,動作規范。學生在學習動作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指導,仔細觀察,發現錯誤及時糾正,而且要反復強化動作練習。教師一定要在學生技術動作趨于成熟的時候再進行戰術方面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把基本戰術掌握扎實,其中包括攻防戰術。
四、培養足球技能,發展比賽能力
足球是團體的競技運動,教師在教授基本技能之后,一定會對學生進行戰術教學,戰術教學包括:個人戰術、小范圍戰術、集體戰術。這幾種戰術中個人戰術和集體戰術往往是相融合的,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戰術上教師要教授給學生在對手強壓下如何靈活運用個人的守攻以及和隊友的默契配合來破解局面。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介紹位置戰術、定位球戰術和幾種比賽陣形。位置:后衛、中衛、前衛、后腰、前腰、前鋒、守門員。定位球戰術:任意球戰術、角球攻守戰術和擲界外球攻守戰術。比賽陣形:四三三、四二二、四五一、三五二(對于十一人足球)。我們的足球課堂上在進行戰術訓練中主要以射門和阻止射門來訓練。訓練的重點應該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進攻的時候制造空檔和防守的時候能夠及時彌補漏洞方面的訓練,這些動作要領都需要團隊密切配合。整體戰術訓練課目的就是要提高各個位置和各線之間的協調能力,致力于培養核心隊員和各線的默契以及能力提升。
五、養成集體主義精神,鍛造良好品質
足球是一項團體的運動項目,那么在團體合作過程中,就能鍛煉學生的品質。在足球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給學生傳授關于足球運動的技能,而且也要培養學生的團體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在平時的訓練中著重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在集體中要有合作、協調以及默契的配合,取得比賽的勝利應該是大家共同的努力,不是一個人的功勞。另外,當教師強調個體之間協調、默契配合的時候,集體主義精神就更加凸顯重要,合作意識的培養是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和常規的訓練中時刻強調的重點,讓學生知道只有通過團隊的力量和個人的努力才能取得勝利。在足球教學過程中能使學生逐漸意識到只有遵守隊規、熱愛隊友、熱愛球隊才能受到歡迎,這種熱愛他人、熱愛集體的情感就是愛國主義萌芽。
參考文獻:
郭萍花.聚焦核心素養觀下的體育教學[J].新課程,2016(5).
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農村小學開展“足球特色”教育的實踐研究》系列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7]GHB27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