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摘 要:小學生天性愛玩、愛鬧,他們對體育課是充滿無限期待與興趣的,但是在長期的保守常規的教學模式下,使得小學生逐漸對體育學習喪失興趣,甚至產生了厭倦心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將游戲融入體育活動之中,以此在游戲中激發學生的體育參與積極性。
關鍵詞:游戲誘導手段;準備活動;基本部分
游戲誘導手段主要是指在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以游戲為主要手段,將游戲活動貫穿整個體育教學活動始終,借助游戲來集中學生的體育課堂參與注意力,使學生在游戲參與中放松身心,獲得有價值的體育鍛煉技能。這就需要教師在組織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從課前準備、基礎部分和結束部分入手用游戲來豐富體育活動。
一、體育課準備部分的游戲誘導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準備活動中,一般會利用跑步、活動關節等形式來引導學生熱身,這樣枯燥的熱身活動使得部分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一開始就毫無興趣,整節課都萎靡不振。體育準備部分主要是將一定的體育負荷逐漸地作用于學生身體的各項技能和器官,在集中學生注意力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其在精神上處于高漲階段,如此整節課都能保持參與的積極性。倘若教師將游戲引入到準備部分,不但可以豐富傳統的準備方式,還可以使學生在四肢充分活動的基礎上,滿足其身心發展需求。我在體育課準備部分為了使學生由靜態轉向動態,一般會以班級為團體來組織“抱團擺造型”的游戲活動:我將全班同學分成兩隊,其中一隊圍成一個圓圈,我站在圓圈的中間,學生需要圍著我慢慢地沿著順時針的方向跑起來,當聽到我報數的時候,立刻根據我所報出來的數目與前后同學擺出一個自認為最有想象力的造型,而另一隊同學則需要猜這些造型是什么。然后兩隊成員互換角色,最后哪一隊猜出的造型數量最多則為獲勝方,可以指派對方表演節目。如此,在準備部分開展這樣的游戲活動,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還可以訓練他們集中注意力,發展他們的想象能力。
二、體育課基礎部分的游戲誘導
縱觀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將游戲誘導手段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之中,不僅可以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作技能。眾所周知,小學體育活動的開展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內容:衛生保健、身體素質、技術技能,其中技術技能是小學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在傳統的體育技術技能訓練中教師只是采取跑跳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機械地進行身體素質練習,學生只需要模仿老師的動作即可,忽視了小學生自制力差、不易自主完成任務等,這就使得一些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常常是有心無力。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借助游戲來活躍課堂氛圍,豐富體育技術技能訓練形式,將動作技術技能納入到游戲之中,如此學生在玩樂中可以有效地掌握動作技能,實現寓教于樂。在開展“立定跳遠”活動的時候,我會組織學生參與“袋鼠接力”游戲活動:我利用操場跑道畫出五十米的距離,將學生劃分為四組,每一組占據一個跑道,然后讓每組學生都在腳踝處綁上一個鈴鐺,兩條手臂垂在腹部抱住籃球裝成袋鼠做好準備工作。當我吹響口哨的時候,每一組的第一個學生則需要兩腿同時蹬地按曲線依次跳躍,跳到五十米處設立的接力區,一旦到達接力區則需要立即解下鈴鐺、放下籃球,而對面的學生需要像該同學一樣跳躍式地奔向接力區,最后看哪一組學生用時最少,則為獲勝方。在此需要注意一點,在游戲活動參與中,學生在跳躍的時候籃球必須抱在腹部,起跳的時候兩腿必須同時跳起。如此不僅可以在游戲中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還可以在跳躍中發展學生的彈跳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彈跳時的動作技能,以此為立定跳遠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體育課結束部分的游戲誘導
體育課結束部分作為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活動參與中學生的神經系統高度活躍,他們的情緒高漲,而且在活動參與之后學生的肌肉會處于疲勞狀態,此時就需要教師利用結束部分來緩和學生的情緒,幫助學生緩節肌肉疲勞,放松身心。在這一部分我會組織學生參與“盲人過橋”這一游戲活動來由活動狀態轉向平靜狀態:我將學生分成兩隊,兩隊之間間隔兩米,在起點五米處劃出一條寬一米的“河”,并在河上畫一個寬三十厘米的橋,兩隊學生需要閉上眼睛,慢慢地向前走,依次過橋,無時間限制,只要學生能在合作中順利過橋即可。在過橋的過程中學生的動作很慢,配上和緩的音樂,可以在慢慢移動中消除疲勞,緩節緊張情緒。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借助游戲誘導手段來豐富傳統的體育教學形式,在體育課準備部分、基礎部分、結束部分利用游戲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其在游戲中獲得有價值的體育鍛煉技能。
參考文獻:
[1]魏俊.小學體育游戲的創編及多元效應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2]陳曉冬.游戲誘導手段下小學體育教學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