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翠萍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引起人們越來越高的重視,語文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而一切良好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興趣的激發,只有當學生的興趣得到激發,才能更容易地讓教師的教學展開,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綜合素質;語文教學;興趣的激發培養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教學需要以學生為主,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而不再是以傳統的“灌輸式”教育來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教學需要讓學生主動投入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樂于探究。想達到目標就需要教師通過努力的工作與學習,探索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本文主要闡述了筆者對于興趣教學的體會以及建議。
一、提升教師自身素質,營造和諧氛圍
有人曾經說過:“教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教師是石級,承受著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想向上攀登,就必須先擁有牢固的基石。教育學生的前提應該是教師本身的知識儲量足夠,這需要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來拓展與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能根據學生的問題而給出正確的解答,讓學生通過正確的方式進行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淵博的學識只能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這對于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效果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意義上的提升學生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方式就是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要讓學生感覺到提問題不是丟人,闡述自己的想法不是愛出風頭。
要想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氛圍,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素質,人格力量才是教育的第一力量,要用愛對待學生,正如高爾基先生說過的:“你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會愛你,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教師要盡量多地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要去愛每一個學生,根據中外探究得知,一個受到教師關注的學生,智力能夠超常發揮,而一個得不到教師關注的學生,智力只能發揮到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教師的愛是一個溫暖的太陽,它能溫暖到學生的內心深處。當然為了提高學習效率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不僅要愛孩子,還要學會如何愛孩子,教師可以通過肯定、欣賞和幽默等極具智慧的教學藝術來進行教學,優秀的教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位優秀的淘金者,要從學生身上找到發光點,去肯定學生,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要去欣賞學生的想法與作品,讓學生產生創作的動力,要用幽默的方式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愿意和你交流,只有學生愿意與教師交流,從內心深處接受了教師,教師才能知道學生哪方面需要幫助,才能根據學生的需求制訂方案,讓學生得到成長。
二、善于引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初中生面臨著許多壓力,有來自升學考試的壓力,有著父母期待的壓力,甚至同學與同學之間的比較也會形成壓力,適當的壓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但是壓力如果過重,就會起到反效果,不但讓學生的學習效率上不去,就連學生的心理以及身體健康都會受到不良的影響。面對著這種壓力學生在課堂上會顯得很壓抑,因此除了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氛圍外,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做一個好之者,做一個樂之者。
面對故事,不管是什么年齡段的人,都樂于接受,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內容來搜集相關的故事內容,用故事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級的課本中《觀滄海》的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讓學生背誦,而后教師再簡單地講解,這樣就算學生背會了《觀滄海》的內容,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不如教師先給學生講關于這首詩的故事,將作者曹操的一些事跡告訴學生。因為學生本就從書本或者電視劇中了解過曹操,兩者相契合不但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也會讓學生明白先前看到的內容是否是正確的。
除了講解有關于教學內容的故事,教師還可以善于利用多媒體,多媒體本身就具有音像結合的特點,通過這些特點學生的興趣更容易激發出來,學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在教學之上。比如,在教授《天凈沙·秋思》時,只是單純的背誦學生很難理解詩人的那份情懷。利用多媒體,可以將晦澀難懂的詩詞內容轉化為一個直觀的情景,讓學生通過圖畫理解詩人的那一份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通過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得到提
升,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善于引導,讓學生主動站起來闡述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影響學生,這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也會得到加強。
總而言之,想要真正讓學生成為高素質的人才,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實現的,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努力來探索出更多幫助學生成長的方法,為素質教育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熊毅.強化學生主體地位,優化語文課堂教學[D].四川師范大學,2007.
[2]王萍.開心課堂,讓師生共享生命之成長[A].校園文學編輯部寫作教學年會論文集[C],2007.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