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輝
摘 要:生活化教學方式逐漸成為現在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因此眾多的研究者以及教師都開始重視生活化教學在美術科目中的應用。美術作為一門能夠提高學生藝術水平的科目,來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術,以及身邊的藝術。在實際的教學中通過利用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獲得美術資源,提高審美水平。主要分析高中美術教學的生活化,希望能夠促進學生對美術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探究
一、選擇合適的生活案例
案例教學作為一個教學中應用頻率非常高的方法,在美術課堂中也是很常見的。因此,美術老師可以在上課前尋找一些生活中的案例,盡可能地切合自己所要講解的內容。此外,還要給學生預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自己尋找生活中的藝術,提升自己的審美水平。
例如,教師在講解《商周青銅器藝術》這一內容的時候,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和學生一起了解青銅器的歷史發展,并且還可以借助身邊的一些教學資源,比如網絡或者多媒體等,總結青銅器在各個歷史階段的制造特點。在各個時期都會因為文化的差異而產生風格迥異的青銅器。盡管在電視上或者是雜志上會看到很多歷史悠久的青銅器,卻沒有達到真正的全面了解,有很多年代的青銅器是平時不容易看到的。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商周青銅器的珍貴視頻資料,或者在PPT上展示一些保存完好的青銅器,讓學生真正地感受青銅器帶給人的文化沖擊。
二、加強各個學科的整合
美術這門課程設置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美術帶給人的發展的作用,能夠有良好的審美能力對待生活中的事物,還可以利用所學到的美術知識真正地解決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此外,美術課程并不僅僅是一門學科,而是很多門學科知識的整合。因為美術所涉及的內容有歷史文化、音樂、美術、數學、科學等,所以在學習美術的時候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水平。
例如,教師在美術課上講解《清明上河圖》的時候,可以通過向學生講解當時的歷史背景,并播放一些有關宋代的影片等。或者在向學生展示圖畫的背景時可以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讓學生充分感受當時的氣氛,以及這幅圖的絕妙。
此外,真正的美術教學中還可以整合一些語文知識,例如古詩詞等。因為美術中一些古典的字畫都是和文學息息相關的,只有了解古詩詞,才能真正欣賞一些古代詩詞畫作的精美,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三、組織戶外寫生,感受自然魅力
因為學生在學習美術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的興趣,所以教師可以經常性地組織學生去戶外寫生。學生在戶外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相比于室內的教學會更加興奮,甚至在創作能力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學生在戶外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對事物的感受進行繪畫的創作,這樣的過程是室內教學所難以達到的。所以戶外寫生在美術教學中是一種重要的形式。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將自然的美繪制成圖畫。
例如,在學到《現代雕塑》這一內容的時候,學生可能對于我國雕塑的發展不夠了解,因此教師可以先講解雕塑的起源以及各個時期的特點,隨后組織學生去一些有雕塑的廣場或者是公園寫生。學生近距離地觀察其中的一些雕塑,找到雕塑的基本特點。比如在看到《艱苦歲月》以及《鄧小平像》等一些雕塑的時候,可以非常清晰地感受到歷史的變遷以及當時的環境,領略雕塑帶給人的感覺,并結合自己的感受進行創作。在回到班級之后同學之間開展交流,說出自己的感受。
四、利用地方特色,豐富美術教學資源
在如今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美術教師的任務并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著力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讓學生通過感受生活中的一些民間藝術,再結合課堂上的內容,體會真正的美術的含義。將地方具有特色的一些事物引用到課堂上,學生就能夠利用更多的美術資源,學到更多類型的知識,豐富自己,開闊眼界。尤其是一些城市的學生,缺少對農村文化或者是當地歷史的了解,因此需要教師尋找一些當地的傳統文化,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例如,在講解《古代陶器與瓷器》這一內容的時候,因為內容的專業性很強,所以學生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就可以帶領自己的學生去參觀一些當地的陶瓷制造廠,以及瓷器銷售廠等。學生去親身了解瓷器的制造過程,對溫度、火候以及時間等等,都能夠準確地了解。甚至還可以親眼看到瓷器制作中的一些變化,這些是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之后再自己動手制作一種陶瓷,感受這一藝術的魅力。
綜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是高中美術教學中的一項重點內容,所以教師要注意將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作為美術教學的資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藝術。此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外出寫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開拓思維,感受自然的美。
參考文獻:
[1]吳春艷.論培智學校教學生活化[J].中國特殊教育,2012,3(2).
[2]鄭振祥.初中科學教學生活化的體驗[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1(8).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