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淼 周素欣 田洪舟
摘 要:思想政治是教育體系中的重點教學,在高職院校中能夠良好地培養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而信仰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課程體系的核心,不僅能夠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信仰價值觀,還能夠幫助大學生身心健康綜合發展。因此,本文將基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運用信仰教育的意義,分析當前教育工作中所面臨的問題,以此提出相關運用途徑,進而提升其整體教學質量,有效引導大學生能夠積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并為廣大教育者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信仰教育 高職 思政教育 工作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1(c)-0223-02
1 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運用信仰教育的意義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信仰教學的最大特征即是,能夠結合高職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信仰教育的重要意義,是關系到自身利益發展的重要保障,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制定學習目標,規范人生發展方向,促使他們在今后職業就業中能夠實現全面發展。在高職院校中其最主要的教育目標即是培養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為此,教師應積極尋找有效的教學途徑,全方位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使大學生能夠身心健康綜合發展,而思政教育能夠良好實現此種教育目標。但是,由于社會經濟與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進步的現象,大學生在豐富的生存環境下,對于各種院校活動的選擇不為所動,更加熱衷于上網打游戲,養成了不良習慣,導致精神食糧嚴重缺乏。因此,在高職院校思政教學中將信仰教育融入其中,能夠幫助大學生有效樹立正確學習觀念,塑造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念,進而能夠良好提升高職院校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輸出量。
2 信仰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分析
2.1 信仰教育內容與實際脫離
目前,我國在高等教育中并沒有將信仰教育設為獨立選修課,其主要教學途徑即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滲透。而在高職院校中思政教育中信仰教育內容,存在著與實際情況相脫離的現象,其教學形式只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信仰灌輸,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與現實社會相脫節,并且嚴重不符合當代高職生的實際生活以及需求。總而言之,此種教學情況,大學生不能良好掌握信仰教育,以此不能有效提升其學習質量,進而限制了自身綜合發展。
2.2 信仰教育教學古板、單一
信仰教育在高職思政教育中的運用,受傳統教學形式的影響,還存在著教學方式古板、單一,并且信仰教學形式化嚴重,阻礙了教學成效的提升,對于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思政教育中信仰教育的運用本就枯燥乏味,教師還是一味的運用傳統灌輸式教學,只會限制著大學生學習的積極興趣,并且在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學習模式,教師不注重突出大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甚至在一定狀況下大學生會逐漸放棄信仰學習與思政學習,進而阻礙著理想教學目標的實現。
3 信仰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主要運用途徑
3.1 加強溝通交流,了解學生行為與思想意識
想要良好提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信仰教育的運用成效,加強教師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夠促進教師良好掌握大學生身心發展的主要特征,進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提高其整體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在大學生日常管理中應當時刻觀察與分析學生的行為及學習習慣,也要與學生進行多交流溝通,充分掌握大學生的行為習慣與思想意識,及時發現大學生出現的心理與學習問題,進行解決。并且要對大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解答,站在大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同時,可以在思政教育中以“助人為樂”為主題,組織大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組討論,也可以將此活動展開至社會實踐當中,讓學生能夠通過親身體驗來真正了解助人為樂的相關內涵,以此回到課堂中與大學生一起分析交流結果,可從中正確掌握大學生的思維意識與行為習慣。此外,還可列舉相關實例對大學生進行德育教學,以及素養教育,促使大學生能夠正確掌握信仰教育的哲理,進而實現綜合發素養良好發展。
3.2 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加強實踐學習能夠促進大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各種活動形式充分體驗了解并掌握正確價值觀念,并且對待今后的學習能夠理性思考、感知判斷,形成良好的人生態度。
例如,在高職思政教育中信仰教育的運用,可以為大學生創設社會實踐機會,讓其運用課后時間去親身體驗與感知社會,通過各種實踐環節如在敬老院做義工、和同學一起參演相關歷史話劇等,促使大學生能夠有效認知并思考信仰教育對自身發展的重要性,由此教師再適當地引入教學,以此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進而能夠良好達到其教學質量提升。同時,可以豐富校園的文化活動,將教學主要內容與大學生課外活動相結合,全面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組織能力以及人際溝通能力等,促使大學生在多種教學活動中,提升綜合素質,有效提升思政教育與信仰教學相結合的主要教學目標。
3.3 以人為本教學,通過校園活動展開信仰教學
以人為本教學能夠與素質教育目標相適應,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及綜合能力發展。在校園活動中通過建設校園文化,能夠充分感染學生對信仰教育相關內容的掌握,由此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能夠有效滲透信仰教學,促使學生能夠良好形成正確思想道德意識及職業素養。
例如,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校園活動展開信仰教育,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其活動當中,但是要注重所設置的相關內容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符合實際要求,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到自身個性的尊重,由此才能夠使學生正真的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教學,真正理解信仰教育含義。其次,院校可積極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引入先進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以此組建學生模擬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把信仰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學。最后,要積極豐富高職院校中的社團活動,也可以通過邀請相專家到院校進行講座教育,讓學生零距離的感受與學習相關信仰教育,從而能夠促使學生有效形成價值觀與人生觀。除此之外,在校園活動中可通過組建思政辯論賽,科技創新大賽等豐富學生對信仰相關知識的掌握,豐富學生高職校園生活,進而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水平。
4 結語
總而言之,思政教育是高職院校中的重點教學,信仰教育是思政教育的核心,將信仰教育運用到思政教育中,能夠有效塑造大學生良好人生素養,改善大學生在當今社會環境下信仰缺失的現象。因此,針對當前信仰教育在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面的主要問題,積極創新其教學形式,加強與大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并且在實踐教學中充分掌握大學生的思想意識與行為習慣等,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關鍵,幫助其樹立良好的人生信仰。
參考文獻
[1] 李彩娟.改善高職院校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的對策研究[J].理論觀察,2015(11):121-122.
[2] 陳彪彪.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J].科技視界,2016(21):151.
[3] 李雅靜.堅定高職大學生政治信仰的對策探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7,19(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