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不僅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而且能激發學生探究生物現象與規律的興趣,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目的。圍繞如何借助實驗提高學生探究生物原理進行闡述,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生物;核心素養;實驗;探究;教學
實驗是初中生物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和主動性有著積極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借助實驗教學來激發學生實驗探究的熱情,讓他們通過實驗來了解生物學的現象與規
律。實踐證明,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同時也讓課堂教學更富有教育
價值。
一、發揮實驗教學作用,激發學生實驗興趣
心理學研究認為,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第一要素,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為活躍,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主動探究所學內容。如教師在導入環節開展演示實驗,能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生物現象的感性認識,進一步理解課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此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對實驗的操作興趣,讓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得到極大提高。例如,在演示實驗“檢驗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時,第一步操作是:學生打開A瓶的瓶蓋,于空氣中靜置3分鐘,接著蓋上瓶蓋;第二步操作是:學生將一根玻璃管插入B瓶,向瓶內連呼數口氣,將瓶蓋蓋緊;第三步操作是:學生向A瓶和B瓶中各自倒入50毫升澄清石灰水,接下來仔細類比A瓶和B瓶哪一個更渾濁,學生發現B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更加渾濁,這樣一來,實驗現象就說明了與空氣相比,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根據實驗結果,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如下問題:人體呼入的原本是含量更高的氧氣,而呼出時卻變成了含量更高的二氧化碳,這一轉化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呢?在問題的驅使下,學生對實驗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二、活化實驗教學形式,探究生物現象奧秘
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個體認知方式受知識呈現的形式影響,而且不同的呈現形式決定獲得信息的正確與謬誤。”實踐證明,多種多樣的實驗形式能夠豐富課程內容,使學生感到充實感與趣味性,為他們提供探究生物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因為害怕麻煩就簡化實驗形式,這樣做是本末倒置的行為,不僅弱化了實驗效果,而且也無法使學生感受到實驗意義。為了將實驗教學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教師務必要活化實驗形式,促使實驗形式往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點燃他們內心潛在的探究欲望,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和分析。為了豐富實驗形式,教師可以首先從改進實驗方法入手,對課本上介紹的方法進行補充或改進。例如,在進行觀察玉米種子的教學時,教師不妨對實驗方法進行改進,將實驗物品玉米種子提前浸泡數日,使胚芽、胚根初步萌生,接著才作為實驗品分配給學生開展實驗研究,讓他們對胚芽、胚根、胚軸等部位進行認知,這樣就極大地提升了實驗的成功率,深化了學生對玉米種子結構的認知。
三、通過合作探究實驗,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基本素質有了新的期望,學生應當具備合作探究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在團結協作的過程中共同取得進步。生物實驗往往難以由一個人單獨完成,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研究,與同伴共同合作來完成探究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與同伴之間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吸取對方的長處,促使自身探究能力的增強,這樣就促使合作團體內部的探究水平得到整體優化。例如,在對土壤里的小動物也就是蚯蚓進行探究的過程中,主要探究目標是對蚯蚓的身體感官、結構等進行觀察和分析,教師不妨把學生分成若干個探究小組,針對“辨認蚯蚓身體前后端”“蚯蚓運動速率與板材屬性的關系”等問題展開探究,小組內部進行合理的任務分配,小組成員進行密切的合作,細心觀察實驗現象,認真記錄實驗數據。實驗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得出共同的實驗結論,并且和其他小組進行交流和分享,教師則給出客觀中肯的評價,指導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反思和總結,從而促使學生的探究能力更上一層臺階。
四、參與完成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實驗能夠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提升,促使手腦結合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開展實驗操作除了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外,還可以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升到新的檔次。初中生物教材上有許多實驗案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主動地開展實驗操作,并在此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講授“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時,教師不妨指導學生開展這樣一個實驗: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過親自實驗來弄清楚日常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類型,并且引導他們思考:怎樣合理地搭配膳食才能夠有利于身體健康發展?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知識的巨大使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創造性思考,開發出他們的創造力。在完成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生要對實驗現象進行詳細的觀察,然后提出問題,費一番功夫進行仔細的思考和分析,這樣才能產生獨特的實驗體驗,形成屬于自己的實驗收獲,增強自己的創新思維。
總而言之,實驗教學是初中生物的重要篇章,教師要及時改進教學方式,用實驗來觸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基本的生物學科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豐富實驗教學的形式,優化實驗材料與方法,不斷提高實驗質量,使初中生物的實驗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孫慶春.注重實驗教學,提高初中生物課堂質量[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
[2]付長壽.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法的應用[J].生物技術世界,2016(1).
[3]梁宇.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