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燕
摘 要:紅色歌曲對當代初中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激勵作用,可以振奮小學生的精神,培養中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當重視紅色歌曲對初中生全面發展的作用。將紅色歌曲融入到初中音樂課堂中,進一步創新音樂課堂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而為學生有效地學習紅色歌曲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旨在探究紅色歌曲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紅色歌曲;初中;音樂課堂
紅色歌曲是中華民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寶庫,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因此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運用紅色歌曲,并繼承紅色歌曲,發揚光大。教師一定要緊抓紅色歌曲教學,讓紅色歌曲伴隨著初中生成長,接下來本文將對紅色歌曲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教學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紅色歌曲對初中生的教育意義
1.紅色歌曲能夠振奮初中生的精神
如今的初中生正承擔著建設社會主義的重任,因此初中生應當具備慷慨激昂的精神面貌,應當精神抖擻,大部分初中生整天都聽一些流行歌曲,這些大多涉及小情小愛,是不能有效地振奮初中生精神的,因此初中音樂教師應當有效利用紅色歌曲振奮青少年的精神,讓他們充滿中國人應有的氣概,勇往直前,努力促進自我健康成長。
2.紅色歌曲能夠培養正確的審美情趣
紅色歌曲的創作凝聚了許多優秀的音樂藝術家的心血,其中蘊含了很多藝術家對于美的追求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上讓初中生學習紅色歌曲,有助于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情趣,進而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為學生以后紅色歌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3.紅色歌曲能夠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蝕
如今傳唱的流行歌曲中,有著一些靡靡之音,不利于初中生形成正確的思維,對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會造成腐蝕,經常出現一些無病呻吟等消極的歌曲,不利于初中生健康成長。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學紅色歌曲有利于抵制不良音樂的侵蝕,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擁有一顆抵制不良思想的強大內心。
二、紅色歌曲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教學策略
1.創設紅色歌曲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
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創設紅歌歌曲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紅色歌曲情境中感受到新中國創立的艱辛,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讓學生在學習紅色歌曲的過程中,加深對紅色歌曲的理解,真正實現紅色歌曲在初中生中的繼承與發揚。例如在教學《七子之歌——澳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歌曲的創作背景講起,給學生創設紅色歌曲的故事情境,讓學生加深對這首歌的理解,這首歌是聞一多先生創作的,當時聞一多先生在國外生活了三年,一直遭受歧視,同時也深深眷戀著自己的祖國,于是寫下了這首歌,之后教師可以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聽覺與視覺的雙重體驗中了解《七子之歌——澳門》,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真正實現紅色歌曲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傳承。
2.將紅色歌曲融入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
紅色歌曲在我國音樂歷程中的發展可謂非常的艱辛,尤其是流行音樂盛行的時代,因此教師在進行紅色歌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紅色歌曲融入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加深學生對紅色歌曲的認識,另一方面讓學生將紅色歌曲繼承與發揚下去。教師可以通過講解紅色發展歷史,然后讓學生進行現場演唱等形式,引導學生重新領略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發展歷程,真正讓學生實現與歷史革命先烈進行時空對話,進而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例如在學習《游擊隊歌》過程中,教師利用這震撼的音樂,讓學生融入其中,對先烈們為了新中國成立奉獻出自己的生命油然而生敬畏之情,對創作者的情感進行深入的了解,為先烈們保衛祖國的情感所震撼,進而有效豐富學生的音樂情感,讓學生對歷史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全面促進學生對紅色歌曲的繼承與發揚。
3.舉行多樣化的活動,提高學生對紅色歌曲的認識
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一定將紅歌歌曲教學局限于音樂課堂,也可以創設教學方式,轉化教學場景,在戶外舉辦多樣化的活動,進一步保證紅色歌曲的繼承與發揚。面對眾多的學生,教師可以舉辦大合唱,首先針對歌曲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講解,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內涵,然后將歌曲的情感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完整地呈現出一曲紅歌大合唱。例如在教學《黃河大合唱》的過程中,讓學生理解歌曲中的第一段抒情而深切,中段是悲痛的呻吟,第三段情緒更為凄涼,并在演唱中賦予自己的情感,全面提高學生對紅色歌曲的認識。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紅色歌曲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與實際情況,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將紅色歌曲傳揚下去,全面促進初中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蕾.歌紅色旋律 頌時代精神:讓紅歌走進學生的心里[J].通俗歌曲,2014(2).
[2]葉長浩.試論淮河流域紅色歌曲在中學音樂教育中的育人功能[J].大眾文藝,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