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輝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初中時期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而言,是極其關鍵的,是他們學習英語知識較為快速的時期,也是培養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但初中的學生大多都具有叛逆心理,不易服從管教,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堅持做到創新教學方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多開展課外活動,增強英語知識的豐富性這幾大關鍵方面,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英語;學習興趣;方法研究
一、創新教學方法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初中英語老師要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是比較強的,英語老師更是要充分地利用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新的有趣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英語老師可以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除此之外,英語老師也可以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將自己所教授的內容更加直觀生動地展現給學生。
例如,英語老師在講解“Colors”這一單詞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現出一張顏色十分豐富的畫,然后讓學生自己尋找畫中的色彩,并用英語單詞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不僅會讓學生對英語的興趣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可以讓他們在這種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中,更快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實踐證明,學生的一切有效率的學習活動都是建立在良好的情感和愉悅的心情之上的。所以說,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老師最重要的不僅是為學生傳授英語知識和技能,還應該注意學生思想情感的引導和教育。英語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是嚴肅的,對待學生時也可以很嚴厲。但是在課下,英語老師就要學會用一種平等的姿態與學生溝通交流。更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以及心理需求。這樣也有助于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從而使學生形成積極樂觀的正面心理效應,也能讓學生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的老師。這就要求英語老師做到以下這些:
例如,英語老師可以在課下與學生交朋友,在課間的時候可以和學生談談心,交流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兒,或者是上課的內容以及學生是否適應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等。唯有這樣才能與學生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英語老師才能讓學生從內心真正地接納自己的教育和引導。這樣也有利于學生更加積極地配合和參與英語教師所組織的教學活動,從而更好地激發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多開展課外活動
英語是一門富有趣味性的科目,教師應該帶著學生去領悟隱藏在英語中的樂趣,教師要多開展課外活動,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過程中,他們也可以發現生活中蘊含的許多英語知識。除此之外,學生在參加課外活動的過程中還能獲得更多的交流機會。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而且,英語教師開展課外活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外向的性格,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得到一定的提高。所以,英語教師可以組織開展這些活動。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語演講活動,還有歌唱比賽,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英語學習與生活的關聯。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讓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所在,這樣對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有很大幫助的。
四、增加英語知識的豐富性
知識是興趣產生的基礎條件。所以說,要想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需要學生對英語知識有一定的積累。學生的英語知識越豐富,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才會越濃厚。如果說,一個學生對英語知識根本就沒有什么積累,那么他們一定不是很了解英語這門課程。所以他們可能就會感覺學習英語很難,從而就產生了畏懼心理,也就是害怕學習英語,自然也就提不起什么興趣。可是,如果一個學生擁有豐富的英語知識,就表明他對于英語這門課程還是十分了解的,他也可能已經發現了學習英語的樂趣所在,所以對于學習英語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引導學生積累英語知識。
例如,英語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接觸一些英文歌曲,英文詩歌或者是英文的名人名言等。可以每天上課拿出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分享一句。待學生說完,老師可以與其他學生一起體會英語詩歌的意境或者是情趣,也可以一起感受英語歌曲的節奏,或者是英語名人名言的真實背景以及含義。這樣,每天課前十分鐘,同學的分享,加上英語老師的引導,就可以誘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自身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加強他們的英語素養,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與能力,在促進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發展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初中英語學習充實且富有意義。
參考文獻:
[1]楊進.英語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6(1):20-23.
[2]劉妲治.英語開展對話教學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6(2):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