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亞云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更要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借以靈活的教學方式培養初中生探索精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潛移默化中增強初中生的物理素養。
關鍵詞:初中物理;創新能力;課程改革
在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和社會上的人才需求結構相適應。物理學科的基礎為觀察實驗,其中的物理概念或定律研究時內容的抽象性、方式的靈活性等特征影響著物理教學要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
一、創設良好氛圍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1.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本身也是一個在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前進的過程,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可以在誘發學習動機的同時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拓寬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失去問題的激發就很難啟迪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創造良好的問題情境是培養初中生創新意識的基礎。
2.借助課堂討論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在初中物理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針對某一有爭議問題討論交流時可以更深入地認識問題,更好地理解物理教學重難點,強化容易忽視的部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在議論過程中,觀點與觀點的沖擊下老師能夠獲得學生的反饋。議論問題導向的課堂讓學生積極發表個人想法,對抽象的物理知識和定律理解更為深刻,而學生自身也在持續討論下獲得意料之外的靈感,個人思維更具邏輯性,在討論交流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反應力相應提高。
二、運用探究式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要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就要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通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擺脫對老師的依賴,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探究式學習即為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結合個人生活經驗和環境選擇合適的研究課題,通過科學研究獲得相關的物理知識的過程。探究式學習強調著眼于現在,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的精神,在不斷創新和探索中理解物理知識,讓過去枯燥的學習過程變為主動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對于初中物理教師而言,如何實施好探究式教學模式是重中之重,首先,教師要學習相關理論,以某一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以學生個人探索研究為主,以教師指導為輔,讓初中生成為重要的“發現者”。在自主探究進程中,學生逐漸學會應用所掌握的知識,鍛煉學生思維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遵循認知規律,發揮學生主體地位
一個人的思維體現了個人對客觀事物的見解,創新思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事物,還能創造性地獲取新的想法和思路。物理教師要引導學生敢于提出物理假設或物理猜想,通過觀察、比較、實驗、歸納、類比等多種方法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在教學中向學生傳遞前人的成功是經過多少挫折和逆境實現的,例如牛頓定律的出現就是以先人的研究理論為基礎,在不斷完善過程中用個人創新性思維突破現有的理論框架,通過實例介紹讓學生學會以事實為依據開展科學推理,深刻領悟物理研究方法,提高學生物理領域的創造性。
除了要重視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還要重視培養學生敢于提出質疑的精神,任何人的理論都不是絕對正確的,不盲目服從權威才能得出更科學化的理論和定律,伽利略、布魯諾和牛頓都是學生應該學習的榜樣,創造性人格下,學生要堅持真理、不斷思考和總結,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通過課堂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和其他課程不同,物理學科更注重設計和教材內容相關的實驗,在實驗情境下學生親身體驗新的物理知識,對學生潛能的挖掘遠大于刻板乏味的填鴨式教學,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加速度、牛頓第一定律等都可以實施課堂實驗。例如,在學習物理密度測量時,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進行液體密度和金屬密度測量,然后再用新的實驗題目“怎樣測量浮在水上的蠟燭密度”題目開發學生的潛力。再如,學習《托里拆利實驗》時,把班上的學生分成四組討論除了水銀可以進行實驗,還可以用什么進行托里拆利實驗?各個小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小組說可以用硫酸,第二小組說可以用酒精,第三小組說可以用汽油,第四小組認為可以用酒精。經過大家一直討論,大家認為硫酸具有很強的腐蝕性,使用起來比較危險,而酒精和汽油的成本比較高,比較容易蒸發,最終選擇用水代替水銀進行實驗。經過猜想以后,學生分析和討論后擬出可操作的實驗方案。學生為了提高水的可見度用紅墨水染紅,然后通過師生合作探究共同測量大氣壓,在這樣活躍的討論下,學生對實驗的熱情度大大提升,在親身實踐中形成了創新意識。
總而言之,物理教學要在進行基礎教學的同時做好創新教育,在趣味實驗中深化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知,不斷提高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培養出有指向、有能力、有創新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文鳳.對九零后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的初探[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5).
[2]秦鑫.淺談物理學習中的誤區[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8).
[3]陳雨霞.淺談我們應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順應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J].都市家教,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