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蘇日古嘎
摘 要:素質教育重點強調實踐教學的功能和意義,要求教師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從而實現學生學科素養有效建設。初中生物是一門重要的科學課程,在教學目標上對學生素質建設提出嚴格要求。生物教師需要重視實踐教學,加強學生探究能力培養,從而保證生物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踐教學;探究能力;培養
探究能力是學生生物學科素養中的重要組成要素,也是決定學生生物學習水平的關鍵因素。因此,生物教師應重視學生探究能力培養,采取有效策略,優化實踐教學,強化學生探究思維、能力訓練,健全學生生物學科修養。
一、初中生物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以往,生物課堂教學以師講生聽為主,學生在課堂環境下,學習狀態比較被動,生物思維也明顯受到局限。而國家不斷發展,對人才素質要求也已經有所轉變,要求人才必須具有一定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1]。尤其是在生物學領域,必須加強全能型、創新性人才儲備,才能夠提高我國生物研究水平在國際領域的整體競爭實力。而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生物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生物基礎建設的關鍵時期。作為生物教師,必須要認識到當下國家對人才素質要求的轉變,素質教育改革需求,對生物教學體系進行創新和優化,在思想上重視實踐教學,并加強學生探究能力培養,從而全面提升初中生生物學科素質,為國家生物領域建設和發展夯實人才基礎。
二、初中生物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途徑探究
(一)構建探究性生物情境,培養學生探究興趣
在實踐教學領域,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能力,必須加強學生探究興趣、意識的建設。因此,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內容,合理構建生物情境,將生物內容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對課程內容產生興趣,并建立起探究意識,為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奠定思想基礎。比如說,在講解“植物細胞”時,教師可以將不同類型植物在顯微鏡下的植物細胞狀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具體的生物圖片,在特定生物情境下,加深學生情境體驗。
(二)滲透生物思想和方法,夯實探究思維基礎
生物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需要合理滲透生物思想和方法,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奠定思維基礎。首先,教師向學生滲透類比、推理思想,將生物學科領域相關性較高的生物內容進行整合,然后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實現對初中生生物分析思維的有效培養。比如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通過對比分析和記憶,掌握兩者之間存在的差別和聯系,從而健全初中生生物學科知識體系。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等方式,進行生物學科自主探究,從而進一步夯實學生探究思維基礎。
(三)優化設計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
生物教師要重視探究性實驗優化設計,改變傳統演示類生物實驗,為學生創建更多的自主實驗探究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實驗的過程中,全面提高探究能力。比如說,針對“種子的萌發條件”,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生物實驗自主探究。學生利用實驗室所提供的種子材料,一般以黃豆種子為主。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種子發芽條件實驗。學生根據之前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合理控制種子的生長環境要素,比如說溫度、光照、濕度等。之后,觀察不同生長環境下黃豆種子的萌發狀態,并進行實驗數據有效記錄[2]。讓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實驗思維,提高生物實驗探究能力。
(四)落實實踐性生物活動,規范學生生物探究習慣
教師若想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就必須加強對生物實踐活動的組織和落實。綜合生物領域發展動態,積極組織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探究空間,培養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生物博物館,觀察博物館中一些經典的生物標本以及科研項目,從而提高初中生生物知識眼界。其次,教師需要組織學生深入生活、自然環境,切身體會生物學知識、信息,全面提高學生生物探究能力。
(五)成立生物興趣實踐小組,優化生物探究環境
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加便利的條件參與生物實踐探究,教師應該專門成立興趣小組。定期為興趣小組推薦有趣的實踐項目,引導興趣小組有組織、有規律地進行生物實踐探究。同時,教師還需要為興趣小組實踐探究提供一定的條件支持和幫助。適當為學生的實踐探究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幫助學生發掘實驗素材,從而保證初中生的生物實踐活動能夠有序地落實下去。
綜上,實踐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是決定學生生物學科素質建設的關鍵。因此,生物教師需要在思想上重視實踐教學,并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為實踐教學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姚偉娜.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學周刊,2018(25):86-87.
[2]丁素娟,張秋紅,辛寧.論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