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艷艷 李逸玲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教育模式在逐漸進行轉變,對于其他方面也更加關注,對于貧困生的資助也能夠體現一個學校的辦學態度和責任。本文將對貧困生進行資助的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入手,結合對于貧困生資格評定的保準和過程,分析進行精細化管理的措施和較為可行的服務策略。
關鍵詞:高校 貧困生 資助 精細化管理 服務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b)-0094-02
貧困生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是每所高校中重要的一項工作,國家建立相關的大學生資助體系就是為了保障家庭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使教育事業發展的更加順利和健康。目前高校對于貧困生的服務是能夠保障他們實現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基本需求,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對于貧困生的管理和服務也提更高的要求。
1 貧困生資助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
貧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高校的資助就是讓這一群體能夠更加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學業,不讓其在上學的期間因為錢的問題而有后顧之憂,甚至是耽誤他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對于他們的管理也應該更加精細化,對于他們的資助也涉及到很多方面和內容,太過簡化也容易出現問題。有些貧困生會有一種自卑的心理,對于受資助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對他們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就是要更多的關注容易出現在他們身上的問題,更加人性化,使他們的身心都得到正常發展,將對他們進行資助的積極作用發揮到最大,如果每個學校都能這樣做,那么我國的教育水平將會有更大的提升,這也是貧困生資助工作的意義所在。
2 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管理與服務中的問題
2.1 高校貧困生資格認定審核過程中的問題
這一過程中,主要的問題就是要想選出真正家庭困難的學生難度較大。一般在高校錄取通知書下發的時候,就會順帶將一些扶貧的政策和制度一起下發,學生們可以在開學前將一些材料和證明準備好,在開學以后進行資格評定。但是由于社會層面的問題,這些材料和證明的開具都沒有明確和具體標準,是很容易進行偽造的,如果大量地出現這種情況,就會占用一部分受資助的名額,真正需要被資助的人卻得不到這個名額,會對他們的家庭造成較大的壓力。其次,學生真正的家庭狀況也難以進行實地的考察,所以最后的評選結果公平性還是有待考量。最后,貧困生的評選都少不了班級評議,這個時候主要就是看他們在生活中的消費水平及學習狀態等方面,但是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人際關系,人緣好的同學自然會贏得更多的選票,如果是家庭狀況不好又比較內向的同學可能就會在這個階段有些吃虧,可能會影響到助學金的等級。另一個問題就是要先給學生們做好思想工作,讓真正有需要的同學勇敢的站出來去進行資格認定,不要因為自卑或者是害怕別人的眼光而不敢站出來,反而讓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獲得一筆額外的收入。
2.2 高校貧困生在獲得資助以后的管理與服務中的問題
這個階段主要就是更多的貧困生的心理,因為有些學生會因為面子問題而不好意思接受助學金,這些學生的心理更加敏感和脆弱,需要得到精神上的支持。所以,助學金評定的結束并不是整個工作的結束,后續的管理和服務也是十分重要的。
3 貧困生資助工作的精細化管理與服務的措施
3.1 資格審核評定過程
每所高校的貧困生資格評定都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使評選過程實現最大程度的公平,再用認真的態度將細節進一步落實。
(1)在學生入校之前去開具相關材料和證明的時候,就要接受社會層面的第一次監督,比如基層的村委會或者是街道社區等相關部門,對于貧困家庭的登記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這樣也方便民政部門的核查,健全家督制度,把好貧困生資格審定的第一關。
(2)進入學校以后,相關的學生或者是教師要做好政策的宣傳和對資助具體事項的講解,對于誠信理念也進行一并的宣傳,不僅要調動真正需要被資助的學生進行評定,另外要讓他們首先對自己進行自查,過了自己良心的這一關,然后再參與貧困生資格的評定。然后在對他們上交的材料和證明進行審核,尤其關注走綠色通道的同學,對他們進行登記。
(3)廣泛收集信息。與家長進行溝通,學生填寫學籍卡之類的信息,并且對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一定的走訪等,深入學生的宿舍或者是食堂等,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態和日常用品和消費水平,對于與上交材料差距較大的同學可以進行再次審核,或者考慮將名額轉讓給其他更有需要的同學。
3.2 獲得資助后
3.2.1 針對獲得資助后的貧困生的跟蹤和反饋
高校貧困生經過了一層又一層的審核,才獲得了國家和學校的資助,助學金較少的貧困生也可以保證一些飲食或者是日常生活的費用,助學金較多的學生就能保證學費的繳納和日常生活的開銷,能夠給家里減輕負擔,甚至是不需要家里進行過多的資金支持,也算是一筆較大的資金了,再加上審核的條件也沒有特別苛刻或者是可控性強的條件,所以后續的管理和監督是十分重要的。
3.2.2 對于特殊的貧困生加強心理輔導
每年的貧困生中都會有一些人有心理障礙,不想在大家面前將自己的家庭情況暴露出來,甚至會因為面子而放棄助學金的評選,對于這類學生還是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很受尊重的,這個助學金也只是一種幫助的形式,并不是可憐他們,大家都是平等的。可以讓更高年級的同學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定期帶他們去心理咨詢室,讓他們更好地融入這個集體,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培養他們自立自強、熱愛集體的意識。
3.3 已經畢業的貧困生
對于貧困生的服務和管理不能僅局限于在校期間,大部分學生畢業以后就不需要助學資助了,經濟條件會有所改善,也能夠靠自己的能力去賺錢了,也需要長期地對他們進行后續的服務并做好反饋,這樣也能體現出資助的價值和意義,也可以為他們繼續提供一些盡可能的幫助,使他們發展得更加順利一些。有些受過資助的學生在自己經濟條件變好了以后還會回母校去資助和自己一樣在校期間比較貧困的同學,這樣的行為是很令人感動的。
3.4 不同角度的精細化管理
(1)貧困生來自全國各地,家庭狀況可能每年也都在變化,這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相關人員要及時了解貧困生的家庭狀況,讓家庭困難的同學可以獲得相應級別的補助,不需要資助的同學可以取消資助,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獲得幫助,讓資助工作更加精準和全面。
(2)資助工作要及時了解社會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以及自然災害的發生范圍,在時間上的變化也是很重要的。
(3)從群體的角度來說,當個別人的利益和整個貧困生整體發生沖突的時候,要盡量做出最公平合理的判斷,盡量與國家政策保持一致,做好學生群體的工作。
(4)從個體角度來說,如果家里突發變故或者是出現意外,可以酌情加大資助力度,加強心理輔導,更加深入和細心地了解具體情況,拿出更多的耐心來進行幫扶和引導。
4 結語
貧困生的資助工作應該有自己的運轉體系,應該得到進一步規范和細致。針對這個特殊的群體,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也要靈活地處理問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切實保障真正的貧困學生的利益。
參考文獻
[1] 謝少娜.淺析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中的精細化管理[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2(1):124-129.
[2] 黃瓊,蘭戀.高校資助工作中貧困生認定精細化模式探索[J].科研,2016(12):293.
[3] 梁國初.基于精細化管理視角下受資助貧困大學生誠信教育途徑的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5):132,
134.
[4] 吳迪.遼寧省藝術院校貧困生資助政策實施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