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 要:理工類院校最重要的數學基礎課之一就是高等數學。隨著時代的發展,它的教學背景和教學思想越來越豐富,但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缺少師生交流就是傳統高等數學課堂面臨的重大難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在“以生為本,人文關懷”的大背景下,激情滿滿,不斷去探索適合新時代高等數學發展的新模式和新理念,從而符合新時代對高等數學的要求。
關鍵詞:高等數學文化觀 存在問題 教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12(c)-0177-02
1 高等數學文化觀的含義和意義
數學文化觀是學者對高等數學的認識和理解,指數學的觀點、思維、方法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與數學相關的各種文化關系。這門學科不僅有復雜的數學關系,還有空間的內容。高等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與此同時,高等數學也是一種工具,它被應用到社會的許多領域,來完成一些工作和任務。它涉及的領域廣泛,不僅在科技方面有涉及,而且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數學這一學科的影子。高等數學對人類做出來很大的貢獻,幫助人類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還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數學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行為。數學行為是人類在行為活動中物質和精神的產物。對數學本身的認知和對數學涉及到的其他文化方面的認知都屬于數學行為。數學行為有著更加深刻的含義,它不僅僅是要教好數學知識,理清各向量各函數之間的數量關系,更重要的是培養讀者對事物具有獨特見解的能力,這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作為學者,不應該把數學只當作一種知識或者一種工具,而應該把數學當作一種文化,用文化的眼光來看待。數學文化對人類的行為、態度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對學生的文化素質和健全的人格的培養有巨大的作用。
2 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目標單一
我國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落后,仍是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模式,沒有創新。教學內容只是停留在教與學的層次,沒有更深入的培養。缺乏實踐,對各個領域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聯系極少。只是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從而忽視了對學生文化素質和健全人格的培養。因此,單一的教學目標是不合適的,也是不正確的,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也不利于高等院校教學方法的創新。我們應該追求的是多目標、多方向、全方面發展。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培養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文素養和品格。
2.2 缺少人文關懷
眾所周知,數學的理論性很強,不管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還是及其難理解的數學題,它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步驟都是有理論依據的。可以說,數學是死板的,是不靈活的,缺少人為關懷。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生存狀況的關懷、對人的尊嚴與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的肯定,對人類的解放與自由的追求。總體來說,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類自覺意識提高的反映。教師們只注重數學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和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對學生個人情感和心理的關心,導致數學缺少了人文關懷。教師們長期只注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就會導致學生們對數學產生厭倦心理,阻礙了數學的發展空間的拓展。
2.3 人文教育少
學生只有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才能學習到知識的精髓,才能將數學知識運用得淋漓盡致。在人文教育這方面出現的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高等數學的學習應該多多重視人為教育。高等數學的文化觀可以使學生全面的了解數學,學習好數學,運用到各個領域,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只有完善了高等數學的人文教育,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高等數學文化觀的發展,才能加快數學發展的步伐。
2.4 學生學習數學興趣不濃厚
高等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生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這種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學生在后天不斷積累的結果。并且學生的心理素質要好,要有頑強的意志力,不能被小小的挫折所打敗。許多的成功事例告訴我們,成功在于我們自身,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學生要把學習高等數學作為一種樂趣,而不是一種學習負擔,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大學生來說,要學好高等數學,不僅需要認真聽教師們授課,還需要自己多研究、多學習。
3 高等院校數學教育教學模式
3.1 “自學-輔導”教育模式
“自學-輔導”這種教學教育模式是指學生在自己學習課本知識的同既自學的同時教師對其加以指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自身的潛力,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教育教學模式的體現在自學上,而且也體現在輔導上。這樣做不是取消了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主導作用,而是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學習。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文化基礎和學習效率傳授知識,這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挑戰,啟發學生,讓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讓不同認識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充分發揮各個學生的學習潛力。除此之外,該模式的應用還有一定的限制,學生要有很強的自律能力和學習能力。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教師對知識的處理和加工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3.2 “引導-發現”教育教學模式
“引導-發現”教育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發現問題、處理問題。這種教育教學模式使學生成了活動的構建主體,學生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接受的,這有利于學生對高等數學文化的學習。教師在這種教育教學模式中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這一教育教學模式需要學生有很強的思考能力,有能力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對教學課本也有一定的要求,課本要符合探究發現的思維方式,要具有結構性。此外,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促進高等數學方面的發展。
3.3 “活動-參與”教育教學模式
“活動-參與”教育教學模式是指學生在活動中參與數學問題的解決,該模式相對于前兩種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模式更具有趣味性。可以通過實物測量、模型制作、教具的演示等學習高等數學。還可以通過一些實驗來學習,發現規律、提出猜想、進行論證的方法。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該教育教學模式的主體。這種教育教學模式是比較新穎的,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當做合作過程中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這是至關重要的。學生們要積極參與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活動,從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不斷完善自己,不斷提升自己,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就美好的人生。
4 結語
高等數學是大學的必修課,與此同時,它也對我們個人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習慣有了深刻的影響。高等院校應該大力發展高等數學方面的教育教學模式,重視對高等數學的研究,為在校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濃厚的學習氛圍。我們要打破傳統的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模式,不斷創新,但這并不意味著對傳統高等數學教育教學模式的完全撇棄,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改善高等數學的教育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充分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美玲.大學數學理論與方法[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2] 劉振云.價值與應用——對大學數學教育關系與作用的哲思[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7(1):261-263.
[3] 歐陽光中,朱學炎,金福臨,等.數學分析(上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劉玉璉,楊奎元,劉偉,等.數學分析講義(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