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力偉 董群籍
摘要:2015年司改后,人民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監督工作發生了重大的、實質性的變化,監督職責涵蓋了刑事執行的全部過程。但是受基層檢察院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刑事執行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阻礙了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基層;刑事執行檢察;現狀
中圖分類號:D925.2;D92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8)35-0156-01
作者簡介:景力偉(1961-),遼寧北票人,本科,朝陽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研究方向:檢察實務與法學理論研究;董群籍(1964-),遼寧朝陽人,本科,朝陽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研究方向:檢察實務與法學理論研究。
人民檢察院是法律監督機關,對刑事偵查、刑事審判、刑事執行賦有監督職責。2015年檢察機關監所部門更名為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相應地增加了工作職能,其監督職責更是涵蓋刑事執行全過程。但基層檢察院的刑事執行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困難,阻礙了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發展。
一、基層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現狀
普遍來說,基層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工作面臨領導重視不夠、隊伍不精、人員不足、業務面廣等問題。
(一)刑事執行檢察工作隊伍薄弱
1.增量不增人。基層檢察院作為政法機關,由地方編委統籌配置政法專項編制,目前,仍沿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刑事執行檢察編制標準。2015年司改后,刑事執行檢察業務翻倍增加,諸如“羈押必要性審查、社區矯正檢察監督、財產刑執行檢察監督、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檢察監督、強制醫療檢察監督”等等,在增量不增人的情況下,要想保質保量的完成刑事執行檢察監督工作,幾乎不可能。就朝陽地區來看,七個基層檢察院中從事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的檢察人員最多不超過3人,大約占各院編制的4%,要想完成各縣(區)派駐看守所檢察、社區矯正檢察、財產刑執行檢察,并做到規范化、制度化、常規化,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派駐監管場所檢察規范化標準(一級規范化檢察室)保準》要求“派駐監管場所月駐所時間不得少于18天,駐所檢察人員不少于2人”。按照每月22天工作日計算,刨除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幾乎再無時間和精力去開展社區矯正、財產刑執行等業務。
2.刑事執行檢察人員政治待遇低,工作缺乏熱情。部分基層檢察院領導對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不夠重視,在人員的選拔任用上,往往滯后于某些業務科室。從事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人員大致有兩種:一是剛走上工作崗位,缺少工作經驗的;二是年齡偏大即將退休的。老同志抱著混幾年就“回家”的思想;年輕干警則缺乏工作經驗,并且因看不到未來而缺少工作主動性。
(二)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監督權力不足
一方面,刑事執行檢察工作長期以來的監督定位較為模糊。以“社區矯正檢察”為例,《刑事訴訟法》僅在第265條對檢察機關開展“社區矯正檢察”做了較為籠統的規定。雖然相關的條例、實施細則以及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范當中都規定檢察機關是監督機關,但對監督的方法、權力等均沒有明確規定,導致基層院開展社區矯正檢察時工作模式落后、監督力度不足。另一方面,雖然目前強調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對所在院其他內部科室也有著監督的權力,但也因沒有相應的規范依據,或者依據較為模糊以及受現階段思想認識有限等原因,基本流于形式。
二、造成基層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出現問題的原因
(一)受傳統影響基層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工作長期邊緣化。部分基層檢察院領導對刑事執行檢察工作不甚了解,認為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不直接參與辦案,也就是做做臺帳、看看號室。甚至有的領導在黨組會議上對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評價就是登登記而已,特別是對于辦理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認為就是走程序。因而,在人員配備上,總是盡量選些老、嫩、懶。工作上不加壓力,前途上不予考慮,生活上不予關心,這也使得現有部分刑事執行檢察人員對自己的要求不高,不深入刑事執行檢察業務,人心渙散。
(二)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硬件配備不足、人員待遇低導致刑事執行檢察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雖然許多基層檢察院派駐檢察室已經通過了規范化檢察室等級驗收,但實際狀況并不如驗收時那么規范;同時因刑事檢察工作案多人少,而在待遇上比不上看守所民警,政治前途上比不上本院主要業務科室,工作自然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應對基層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現狀的對策
(一)要切實號準干警的思想脈搏,提高干警待遇。不要完全依賴形形式式的教育整頓,普通干警對固定模式的“學習教育,排查整改,總結提高”一刀切的教育三部曲已產生了惰性和抵觸情緒,需要領導干部沉下身子過細地做好具體工作。比如最高人民檢察院要求駐所監察室主任級別要與看守所長級別相同,但大多數基層檢察院駐所檢察室主任都沒有落實。新調入的青年干警要注重關心培養,正面引導。對能力強表現好的同志要信任使用,適時進行崗位交流。對老同志要充分肯定他們過去對檢察工作的貢獻,鼓勵他們為檢察事業繼續發揮余熱,帶領年青干警做好本職工作。
(二)合理配備刑事執行檢察人員,提高隊伍整體素養。及時調整刑事執行檢察隊伍“老齡化”的結構,加大對刑事執行檢察部門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力度,選派年富力強的干警充實到刑事執行檢察隊伍中,以適應現代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需要;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尤其是對新上崗的同志更要組織專門的培訓,逐步做到持證上崗、嚴格考核、優勝劣汰。
[參考文獻]
[1]李國安,祁云順,陳煒.困境與出路: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現狀與重構[J].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學報,2015.
[2]袁其國.〈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全面加強和規范刑事執行檢察工作的決定〉解讀[J].人民檢察,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