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蕓
摘 要: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唱的音樂魅力是獨特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為了達到最佳的合唱教學效果,必須優化互動排練式教學方法,解決實踐教學中的問題,這需要引起相關教師的重視,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發展規律、認知方式等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實現學生音樂素養的增強。
關鍵詞:互動排練;教學模式;小學合唱;教學效率
一、互動排練式教學的意義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環境中,教師往往采用按部就班式的教學方法,由教師指揮練聲、學歌、演唱,這種三部曲式的合唱教學方法的效率較低,因此有必要開展互動排練式教學策略,這種教學方法能夠營造融洽性的合唱排練氛圍,突破了單一性的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局面。
合唱排練教學需要在相對固定的時間展開,這種固定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互動式排練模式可以讓教師進行學生的統一性管理,在音樂排練過程中,學生的各項音樂素質得到鍛煉,有利于學生體驗到音樂知識的魅力,這種排練方式符合了學生的認知發展特點,滿足了現階段小學音樂教學的要求。
班級合唱模式提升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學生的基礎音樂能力得到培養,其音樂節奏感增強。合唱教學模式堅持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學生的基礎音樂素質得到延伸,在排練過程中,鞏固了其自身的音樂知識結構。在音樂教育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唱歌特點,區別于獨唱模式,合唱實現了所有學生不同聲音的結合,實現了所有學生音樂才能的發揮。在排練過程中,互動性教學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音樂才能,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嗓音特點,進行音域寬度、音調高低等的合理性安排,將學生安排到相應的聲部,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知識才能。
二、具體應用方法
(一)合唱歌曲的選擇及教學
互動排練式教學方法即在教師的統一指導下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各個排練環節,這些環節包括合唱歌曲的選擇、基礎練習、合唱訓練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擺脫了被動學習的局面,教師的教學趣味性更濃,有利于提升學生參與合唱歌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音樂合唱教學的開展,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音樂應用能力,這是展開歌曲教學的前提,這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節奏感,在合唱過程中,跟得上音樂的節拍,這也需要學生不斷熟悉合唱樂譜,進行合唱歌曲的學習,這對學生的音樂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合唱教學中,可供選擇的歌曲多種多樣,有些學生缺乏對合唱歌曲類型的選擇能力,為了增強學生的音樂素質,教師需要進行合唱歌曲選擇的綜合性分析,避免選擇難度較大的經典合唱曲目,這些曲目偏成人化,不利于學生進行相關音樂知識的掌握。為了解決實際問題,需要進行歌曲的合理性選擇。
歌曲題材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發展需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進行合唱曲目的優化選擇。在合唱排練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搜集自己喜歡的合唱曲目,搜集的合唱曲目需要與其日常生活內容相關,學生就合唱曲目提出自己的想法及建議,最終選出適合合唱、難度適宜的曲目,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歌唱積極性。
(二)優化合唱排練式方法,拓寬學生音樂知識視野
在合唱排練式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自身的教學引導工作,以使學生了解正確的合唱節奏,提升互動排練式教學方法的效益,以有效拓寬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面,增強學生的音樂素質,這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每一個排練環節,這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融洽的合唱教學環境,營造民主性、和諧性的合唱排練氛圍,這需要教師關注小學生的內心世界,融洽師生關系,真正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引導學生做好合唱歌曲的學習及處理,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水平。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其學習經歷并不豐富,在學習中能夠掌握的歌唱知識較少,缺乏對音樂基礎知識的深入性了解。為了開拓學生的音樂知識面,在合唱教學中,教師需要實現所教音樂知識與課外知識的結合,以為學生營造積極的音樂氛圍,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音樂藝術作品,這需要學生多多接觸音樂知識,多多學習,多多訓練,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合唱水平。
在小學合唱排練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兩種風格不一樣的音樂作品,比如《天賜神糧》《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前者的曲調比較樸實,使人陶冶在純潔、安靜的情感環境中,后者的曲調輕松明快,音樂風格比較強烈,充滿著快樂喜悅的氣氛,通過對不同風格音樂作品的引導,可以拓展學生的音樂知識面,有助于學生進行不同音樂風格的比較,從而增強學生的音樂知識鑒別能力及應用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具音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外音樂作品選擇中,教師要選擇經典性作品,這些音樂作品更具代表性,有利于學生進行音樂內涵的深入性了解。
(三)合唱排練式教學氛圍的營造
學生是音樂合唱排練式教學體系的核心,為了增強學生的音樂素質,提升互動排練式教學的效益,教師必須營造融洽性的合唱互動式環境,在合唱教學中,教師需要尊重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從學生的角度進行音樂知識的教學,這有利于教師從情感角度上認識學生的音樂思維方式。這需要教師摒棄權威式的教學方法,確保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在合唱知識教學中,避免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實現學生合唱興趣的激發。
音樂學習興趣與學生的合唱積極性密切相關,只有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避免其在歌曲的重復性演練中產生厭煩心理,為了達到最佳的排練效果,教師要主動聽取學生的想法及意見,在學習交流中,拓寬學生的音樂知識面,增強學生對相關音樂知識的了解,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對相關音樂作品的理解及建議,實現學生間、師生間的相互點評。
三、結語
合唱是一種常見的音樂歌唱模式,其對于小學音樂教學的影響深遠。綜合來看,合唱排練方法能夠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合唱藝術是一門音樂歌唱技巧,也是當下音樂教學的重難點,在合唱過程中,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協作能力、音樂應用能力得到有效性的提升,在現階段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選擇恰當有效的合唱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林秋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2]周雪玉.試論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7).
[3]劉瑞英.運用有效策略構建合唱教學[J].兒童音樂,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