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媛
摘 要: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初中階段的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學好初中化學,既為學生升入高中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專業基礎,又為學生以后參加工作處理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要想提高初中化學的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必須從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加強化學實驗教學,使學生形成系統的化學知識結構,同時教師還要及時就自己的化學教學工作做好反思和總結。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學習方法;知識結構
新課程改革實施很多年了,它讓我第一次感到我所從事的職業與我向往的事業聯系在一起興奮,也使我更深層次地感到教師職業的神圣和偉大。新課改的課堂教學理念強調,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改變原有被動的接受式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探究性、參與性、體驗性和實踐性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學生“三維”目標的整體發展。因此,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效率是體現新課改理念的關鍵。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學實際談談我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幾點淺見。
一、教師要對學生保持足夠的誠心
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我們要始終保持對教育事業的一顆誠心、對化學教學的一份熱愛,這樣才能夠始終保持著無限的教學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教師要認真研究化學教學大綱,吃透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充滿自信,情緒飽滿地走進教室,營造出一種生動活潑的化學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做好自己的教學準備工作的同時,還要對學生施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全身心地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服務好,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的指導和點撥,開辟化學教學的新天地,提高化學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將對教師的喜愛和崇敬之意轉移到化學學科的學習上來。通過這些工作,教師成為了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習成績自然會逐步提高。
二、改變學習方式,重視實驗教學,把合作探究引進課堂
新課改要打破以講授、灌輸為主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參與合作,師生互動,探究創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引導學生自主鉆研,鼓勵他們求異創新,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第一,合作學習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新課程的實施更注重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進步,在互助合作中獲取知識應成為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同學之間相互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學中要教會把學生置于集體之中,處理好個人和集體的關系,學會合作學習。第二,科學探究活動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自然科學,在教學中,提倡和鼓勵學生通過化學實驗進行探究性學習,要盡可能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動手參與實驗操作,努力發揮化學實驗在探究性學習中的作用,激勵學生改進實驗方案,參與設計。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這節課的教學中,講述二氧化碳與水反應這一性質時,先把紫色石蕊試液滴到食醋酸中,然后再把干燥、濕潤的紫色石蕊小花分別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讓學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試液變紅的原因。給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后,學生通過猜想與假設,收集資料,設計實驗,交流討論等環節,最終得出了科學結論。這樣就成功地把書上的演示實驗轉變成了探究性實驗,從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發現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實現由被動接受式向互動探究式的轉變。
三、幫助學生掌握化學預習方法
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對于初三學生而言,化學是一門非常陌生的學科。有些學生在初中階段學習過程中始終意識不到預習的重要性,自主學習能力很差,教師布置的預習作業不能認真完成,往往是草草地讀一遍教材。所以,要想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化學預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帶著目的來聽課。在預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將課堂教學內容仔細通讀,將自己看不明白的內容做上標記,然后帶著疑問去學習,這樣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就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科學有效的課前預習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要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根據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好預習提綱,引導學生列出自己在預習中的收獲,這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學生逐步養成了預習的良好習慣,能夠自覺主動地進行預習,一旦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會使他們終生受益。
四、改變單一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第一,要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向主動參與評價。目前世界各國的教育評價逐步成為由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交互過程,這也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發展進程的體現。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讓學生及家長共同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一方面可以發展學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進步。
第二,注重過程,實現評價中心的轉移。從過分關注結果逐步轉向對過程的關注。傳統的學習評價主要是終結性評價,它是面向過去的評價,往往表現為“一考定終身”;同時,這種評價往往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而對學生獲得答案的過程卻漠不關心,導致學生只重結論,忽視過程。而關注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則是面向未來、重在發展的評價。
五、總結
無數的化學教學實踐證明,只要化學教師能夠潛心研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養成善于總結和歸納的良好學習習慣,我們的化學教學質量就一定能夠大面積地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永瑞.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搞好農村初中化學教學工作[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6,(11):2.
[2]劉琴.淺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方法[J].考試與評價,2015,(10):1.
[3]毛虎林.淺談新課改下如何搞好初中化學教學工作[J].文理導航(上旬),201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