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風
摘 要:任何一個學科的內容都是源于生活,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數學也一樣。但現實中的數學教學方式知識性太強,缺乏趣味性,沒有很好的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情趣進行結合教學,難免讓學生覺得學習過程枯燥無味。本文就以小學數學為例,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入手,簡要提出幾點實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1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1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新課標中對數學教學提出這樣的要求,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體驗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并對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進而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獲得了思維能力的鍛煉、價值觀的形成。這需要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數學知識規律的同時,有效的將其與生活時間聯系起來。數學生活化教學在全新的教學理念下應運而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與此同時能更好的讓學生明白學有所用,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1.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知識嚴謹,內容枯燥的學科,而小學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思維活躍的年紀,難以對枯燥無趣的數學學科產生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必然不會擁有一個好的學習成果。但生活化教學就很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學習特點,其尊重知識的來源,還原了知識的本質,讓數學知識回歸于生活。這樣的教學方式將課本知識緊密的與生活聯系起來,在讓課本知識用更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的同時,還給原本枯燥無趣的數學知識賦予了生命力,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實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2.1合理運用生活化游戲教學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而游戲就很好的迎合了小學生好動愛玩的個性特征,游戲能很好的調動學生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們帶著極高的興趣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將本就來源于生活的數學知識悄悄的藏在“游戲”中,建設一條讓學生樂學、愛學的途徑。所以數學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游戲結合起來,增添學習的樂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加減法”教學中,從剛開始進行10以內的加減教學時,可以利用小彩棍設計一個擺數字的游戲,讓學生用五顏六色的小彩棍自由的擺數字,通過回答擺放每個數字需要的小彩棍數量,以及添加或者移除一些數量的小彩棍,這些數字之間發生的數值變化進行加減法教學。
2.2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
情景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因為其能很好的將抽象性的數學知識變得更為直觀和形象。從創設情景開始,建立數學模型,再對其進行解釋和應用,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需要教師在創設情景時將生活性和現實性的信息融合進去,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進行加減法應用題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這樣一個生活情景讓學生思考:假如明天我們要到野外郊游,你們想帶什么零食?分別得花多少錢?一共花多少錢?如此生活化的情景,有效的激發學生興趣和熱情,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從現實生活的細節中發現并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在生活內容將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化的同時,也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了全新的看法。
2.3善用生活化語言開展教學
針對數學這門知識較枯燥,且偏重抽象化的學科而言,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和技巧是很重要的,直接影響學生理解知識的難易程度。因此,教學語言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生活化語言教學就是一個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手段。例如,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的“利息”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用機械式的語言向同學們解釋儲蓄、本金的含義,必然無法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如果教師用生活化的語言進行互動式提問,“老師現在身上有1000塊錢暫時不用,放在身上或者家里都不太安全,你們幫老師想想辦法,怎樣處理這些錢好嗎?”這種帶有求助性的互動提問法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積極回答,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引導學生,最安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儲蓄。進而“但是儲蓄具體有哪些好呢?”進而引導學生了解儲蓄的含義。
2.4用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的方式就是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角落,并被廣泛的應用。學習數學知識以便更好的為生活服務,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所以,教師可以在完成課程教學后,設計一些具有實際應用性質的練習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問題,通過完成生活化的作業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中“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教學中,教師在課程結束后給學生布置測算教室粉刷面積,或者測算課桌使用面積的作業,讓學生們通過測量教室,門窗和黑板的長和寬,運用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完成課后生活化作業。讓學生親身體驗測算長方體表面積的過程,促進學生消化、理解課堂知識。
3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的習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探索的過程中進行思維的交流,形成科學探究的習慣。
參考文獻
[1]李秀英.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關愛明天,2015(2).
[2]王玉寶.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5(16):117-117.